民族保护学说----俄罗斯新版的国家安全战略
7月3日,普京签署了新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塔斯社已经公布了英文版,国内已经有人翻译了,可以看这个
这一版的《国家安全战略》取代了2015年的一份类似文件,且废除了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时期的《2020年国家安全战略》(这份文件是2009年的),从2009年到2015年,六年时间,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发生了180度转弯,这一次国家安全战略其实是对2015年版的巩固。
梅德韦杰夫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和现在有较大的不同,梅德韦杰夫时代,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依然是以世界多极化为基础,加强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被归结到“安全威胁”的,主要是强国单方面的武力威胁,世界政治实体之间的矛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或者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的威胁,网络和生物领域,高科技领域以及非法活动的威胁。
总体来说,梅德韦杰夫时代对于美国和欧盟的态度非常友善,在梅德韦杰夫看来,对全球造成威胁的来源主要是伊拉克,阿富汗和朝鲜半岛,以此为基础,梅德韦杰夫当时是主张和美国进行透明的,稳定的战略合作,与欧盟进行经济合作。
而到了2015版本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情况就全变了,当时的文件指出:美国和欧盟对乌克兰反宪法政变的支持,导致乌克兰社会陷入严重的分裂和武装冲突,极右翼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加强,有意识的在乌克兰人民面前塑造俄罗斯是敌人的形象,赤裸裸的押注于以武力解决国内矛盾,深刻的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使得乌克兰成为欧洲和俄罗斯之间长期不稳定的温床。
但是即便是2015年的战略,俄罗斯还是“继续倡导加强与欧洲国家,欧盟的互利合作,协调欧洲和后苏联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在欧洲--大西洋建立一个集体安全体系。”
同样是对于美国和欧盟,这一次的安全战略变成了:““西方国家保持霸权的意图、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和工具的危机、各国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加深、跨国公司限制政府作用的意图,引发了内部政治问题的加剧、国家间矛盾的深化、国际机构的影响力减弱以及国际安全体系有效性的降低”
这中间区别可就大了,毕竟即便是在2015年,俄罗斯依然主张:“俄罗斯联邦有兴趣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包括在经济领域,与美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并考虑到俄美关系对整个国际环境的关键影响”,到了这次的安全战略,类似的描述完全没有了。
另外关于外交方面,新版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和过去两版的不同。在2009年梅德韦杰夫版本的外交关系上,独联体被视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到2015版的时候,独联体成为外交领域的“关键之一”,而到了最新版本的,独联体完全没有任何优先级别了,成了“俄罗斯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之一”。
另外,如何定义“国家利益”也变了很多,2009年的梅德韦杰夫版本里面,俄罗斯国家利益被定义为:
第一,发展民主,民间社会和经济竞争力
第二,促进民主和公民社会。
第三,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确保俄罗斯宪政秩序,主权,独立和国家领土完整。
2015年版本的就变成了:
第一,加强国家防御,确保俄罗斯宪政秩序,主权,独立,国家和领土完整。
第二,加强民族和谐,政治和社会稳定,发展民主体制,改善国家和民间社会的互动机制。
第三,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公共卫生,确保国家人口稳定发展
第四,维护和发展俄罗斯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
第五,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力
第六,巩固俄罗斯联邦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的地位,旨在在多级世界中维持战略稳定和互利的伙伴关系。
而这次2021年版本的,国家利益被增加到了八项:
第一,俄罗斯人民的储蓄、人类发展、生活质量和公民福利的提高
第二,确保俄罗斯宪政秩序,主权,独立,国家和领土完整,加强防御能力。
第三,维护该国的和平与和谐,加强法治,消除腐败,保护公民和财产免受非法侵犯,发展国家与民间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
第四,发展安全的信息空间,保护俄罗斯社会免受破坏性的信息和心理影响
第五,俄罗斯经济在新技术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适应气候变化
第七,加强俄罗斯传统的精神和道德价值观,保护俄罗斯人民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第八,维护战略稳定,加强和平与安全,维护国际关系的法律基础。
我们看三个版本的“国家利益”的界定,国家利益被界定的越来越具体,梅德韦杰夫版本那只是泛泛谈了一下,有很强的“追随西方价值观”的感觉,但是在2015年的时候,整个调子就变了,国家利益更加具体化,到了最近的版本则更加详细。
另外三个版本中,会很明显的发现,俄罗斯国家利益越来越“内部化”,即俄罗斯国家利益主要是内部利益而非外部。
根据新版战略第23条:“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数量的增加导致世界秩序新架构、规则和原则的形成,不仅伴随着新的挑战和威胁,而且伴随着额外的机会”,这句话暗示的意味十足。
重塑俄罗斯国家认同
2015年版和这次新版本的俄罗斯国家战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关于俄罗斯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俄罗斯?”
2017年《俄罗斯全球政治杂志》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俄罗斯今天是什么?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帝国?不是帝国,因为俄罗斯帝国已经过去了,也不是一个国家,因为现代俄罗斯不可能建立一个民族国家。俄罗斯甚至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联邦。
为什么俄罗斯还存在那么多所谓的“皇俄”(君主主义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俄罗斯人想要回到帝国时代,其实是对俄罗斯现状的一种迷茫,俄罗斯帝国时代,一切的思想架构都是现成的,俄罗斯沙皇和国家的关系,国家和宗教的关系,直接照搬来即可,但是现在的俄罗斯是什么?说的清吗?
这个问题自苏联解体后一直就有人问,前俄罗斯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俄罗斯联邦民族事务部长瓦列里·蒂什科夫就特别借用了中国人的国家观和民族观,他在2021年3月1日写了一篇《国家、民族主义和建国》建议俄罗斯借鉴中华史观,即所谓的“中华民族”的概念,他写道: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成功和全华一体化的政策取得成效,注重建立民族认同……俄罗斯情况一样,车臣人,雅库特人和其他俄罗斯民族中的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存在并不否认他们中全俄罗斯身份的支配地位,以及他们对俄罗斯人民的认同,这同样适用于俄罗斯。”
亦即,建立一个多重的民族身份,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身份,汉族即是汉族,也是中华民族,俄罗斯也应当如此。
同时借鉴所谓的“中华文明”的说法,即汉族/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这么一个梯次的关系,应当对应:俄罗斯族/俄罗斯人/斯拉夫文明,蒂什科夫认为,尽管这类的说法在科学和政治上意义不大,由于俄罗斯是联邦国家,这种说法也很难取代民族自决,但是在公共传播和教育上是完全可行的,俄罗斯既是一个民族,也是一个文明。
使用类中国的方式对俄罗斯的再塑造,保护俄罗斯的价值观,道德观,使现代俄罗斯即能和苏联区分开,又能和俄罗斯帝国区分开,这是普京想要做的事情,2015年和2021的“俄罗斯国家战略”,都特别强调了“维护和发展俄罗斯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加强俄罗斯传统的精神和道德价值观,保护俄罗斯人民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可能就是这个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