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为什么会被下架处罚?

      滴滴app下架,究竟它做错了什么?通告模糊地说是违法使用个人数据。有的义愤填膺说滴滴收集的道路信息让美国的导弹打的更准,这就比较扯了。导弹在空中飞永远是两点一线的最短距离。 

      滴滴出行和其他超级app一样,收集个人信息做大数据分析。那么从大数据里分析的东西是什么? 特征。通过分析特征可以让相关联的事物透明化。个人猜测,滴滴不会把道路数据分析作为它的重点,这个是司机关心的东西。顾客,出发点,目的地才是重点。既然是大数据分析,那么就是说频繁发生的事才会表现出某种特征。我偶尔从家里附近打车到公司上班,滴滴没法确定我出发的地点是我的家,下车的地方是我的工作单位。但是我经常打车,且常是8点左右出发,晚上6点后从固定点打车,那么滴滴就可以下判断了。如果一群人和我一样的出行特征,出发点的小区是一般的居民区,那么滴滴可以分析出我们这一群人有相近的收入水平的上班族。如果我是公司高管,我的出行轨迹那就与一般职员又不大一样。滴滴也有录音,通过日常对话,能更精确的分析我的个人情况。像滴滴这样的企业拥有的个人数据越多,它对社会某些方面的了解更全面丰富,这可能是专门搞情报收集的国家安全部门都没法做到的。滴滴你上市把数据放到美国去,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你看看之前马云的小额贷做的风生水起,但专业的银行却干不好这个,因为你在马云面前是个“透明人”,而银行没有能力和手段评估你的个人信用。所谓信用是你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的收入,消费能力和倾向等等的个人经济状况的特征总和。在后工业化时代,服务经济越来越重要,对个人信息收集不应该仅仅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去理解,而是要把这些互联网大厂的用户数据由国家来管理,至少要监督他们对个人信息的使用。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