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职到离职的8天之旅
这个月去了一家说不清干什么的公司。说是广告公司,又不止干广告公司的活,也做直播,也(准备)做短视频内容。总之就是家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实际也真是莫名其妙的公司。
公司在开福寺附近,虽说离市中心五一广场不远,但实在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方圆500米之内竟然没有一家正儿八经能吃工作餐的地方。
说起来,面试前查看这家公司信息的时候,就隐约有点担忧——人事总监是老板亲戚。这年头,亲戚当人事总监的公司多半没有成熟的管理体系。
不过,项目确实比较吸引我——财经类短视频,而且直接跟我联系的是业务负责人。我真是烦透了那些用HR面试的公司,基本都是坑。
1、爱喝茶的业务负责人
业务负责人龙看起来跟我年纪差不多,是北方人,前几天才知道是陕西人(难怪对山西煤老板那么熟)。瘦高,穿一双破烂的皮鞋,捧着他自己一台13寸的iMac Pro办公。喜欢喝茶,开会的时候就拉着我去老板的办公室一边喝茶一边聊,茶的知识说得头头是道,只大概记得他说绿茶要喝鲜,红茶要喝陈,其他一概忘了。也喜欢抽烟。
龙给我最大的印象是特别能侃,面试的时候,足足聊了2个小时,我怀疑要不是到了饭点,他还能聊下去。从樊登读书会的商业模式聊到山西煤老板,从4A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聊到各种商业变现途径。聊的很多话题我都接不上来,只能连连点头称是。
具体到这个项目,是给某知名财经网站做短视频内容,有点类似于代运营。龙说初期可以做一些比较宽泛的内容,也就是泛财经。后期肯定要做比较垂直比较深度的内容,所以文案这块要求也比较高,要有知识储备,不然后期没法持续输出。龙反复强调,内容最重要。说得我有点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出有深度的内容来。
几天接触下来发现,龙虽然懂的多,或者说知道的多,但实际执行起来却不那么回事,有点……怎么说呢,纸上谈兵的味道,结果就是项目推不动。到我离职的时候,对方部分平台的账号还没要过来,或者是根本没注册。视频素材的版权问题也是稀里糊涂的,具体怎么搞也不清楚,对方旗下App的视频源能不能要过来也模棱两可。
然后我发现龙跟老板的沟通似乎也有点问题。但说不好是老板的问题,还是龙的问题。
2、如八月蝉叫的老板
老板是本地人,头发接近半白,说着一口趾高气昂的长沙普通话,语气暴躁,活像八月里嗡嗡叫着不停的蝉,思维飘忽不定,想法反复无常。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此人是那类自以为发现了世界的真谛而大吹大擂的人物,自鸣得意且毫不遮掩的土冒,村上春树笔下人物都自叹弗如的奇葩。说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已经算客气,可能的话,你永远也不愿意跟这类人物有任何交集。
他问我们组98年的小伙子对工作有什么要求,小伙子毕竟还是年轻,直接进了套,居然说「希望工作稳定」(可能是不加班双休之类的说不出口),接着此君就逮着「工作稳定」一顿「输出」。然后又喷另一个组的人(还有龙)天天5点下班,这个时代哪有什么朝九晚五的工作?你们不能割我的韭菜啊。我心想,不是7点下班吗,怎么到你嘴里就变天天5点下班了呢?
之后问了我之前的工作,我说我是做公众号运营的,此君又逮着「公众号」开始「输出」了,说什么公众号已经是5年前的东西了,现在是抖音、直播带货的时代了,你那些东西没用。现在还哪还有人写文章、写原创?不都是抄的,不抄哪来流量?之后又反复提了好几次我做公众号这事。
然后又说:「我只想赚钱。为了赚钱我什么都可以。我现在想每年赚8000万。你们要是想赚钱,就跟着我干。我们这个项目就3个人,不需要多的人,预算5万。」
第二天又强调了一遍,就3个人,预算5万。结果回头就让龙压我们组(就2个人)的工资——这预算可真够充足的。看工资压不下来,第三天直接解散了项目组。
3、眉清目秀的同事
同事是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有点婴儿肥,周一来入职的时候,我甚至没看清到底是男是女,98年。也带了一台iMac Pro来上班,手机也是iPhone——怎么全世界都是苹果。周三开会的时候才知道,原来19年的时候他跟我在同一家公司,还是同一个部门,连入职时间也差不多——也太巧了吧。可我从来没见过他,因为他去项目驻场了。
他还买了车,不过7月1号才能提车,具体型号没问,也不知道是不是电动车。这几天他大约是打车上班的,结果第三天就迟到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堵车。
我住在河西其实都不太想买车,不过最近也有点考虑买车了,因为实在不喜欢坐公交车上班,地铁又不是哪里都通。长沙的公交车委实一言难尽,司机开得一个比一个猛,拐弯都不带刹车的。车里还总有一股奇奇怪怪的味道。
不过还没来得及了解买了车一个月到底花多少钱,就分道扬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