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8·19事变

500

01

那个晚上是属于美国总统老布什的度假时间。

如果不出意外,他将悠闲地度过这个晚上,在第二天清晨去见波士顿红袜队的顶尖投球手罗杰·克莱门斯,然后两人打一场18洞的高尔夫。

但是意外出现了,他的电话铃响了。

是他的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打来的。

这个电话给布什带来了一个可以说惊天动地的消息——

据莫斯科的官方消息,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为健康原因辞职了,苏联方面已经成立应对紧急状态的委员会,成员包括副总统亚纳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掌门人克留奇科夫等强硬派当权人士。

除了这些信息,布什和他的团队班子,以及美国中情局、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那边,一时间再得不到其他任何信息。

戈尔巴乔夫是怎么生病的?得的什么病?现在什么地方?情况怎么样?

苏联方面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意思?

在苏联总统失联的情况下,这个委员会到底想干什么?会干什么?

……

这些疑问,统统无人给出答案。

但有一点,布什和他的团队可以肯定:

戈尔巴乔夫绝对没有生病!

就在半个月前,布什还乘坐专机赴莫斯科跟戈尔巴乔夫见过面。当时的戈尔巴乔夫精神抖擞,红光满面。虽然叶利钦势力在俄罗斯崛起的时局对他非常不利,但他还是在使出浑身招数化解困局,比如决定跟叶利钦签定新联盟协议,比如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还有一点,布什团队虽然不敢肯定,但八九成把握是有的:

一场政变在苏联发生了,戈尔巴乔夫现在凶多吉少!

美国总统布什有个习惯,睡前会录下几句话,当作这一天的语音日记。

这天入睡前,老布什的语音日记里有句话:

“我愿你一切安你好,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名字)。”

 

02

布什团队的直觉是准确的。

戈尔巴乔夫确实没生病。他在位于克里米亚黑海边的别墅里度假时,突然被自己的几个属下组团软禁了。

这里插播一段闲话:

在克里米亚的黑海边度假,并且在海边拥有一幢豪华别墅,可以说是历任苏联领导人的标配。

戈尔巴乔夫的度假别墅叫“福罗斯”。这个造价据称达9千万美元的奢华别墅,位于黑海边一片巨大的祼石上。为了让周边的环境更加迷人,成千上万吨的沙土和树木被人从远方运输过来。每年冬天,大风大雨会把沙土送去大海里,那就再派人运来新沙代替旧土。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戈尔巴乔夫是1985年正式坐上苏联头号座椅的。

自勃列日涅夫执政苏联的1970年代起,作为一个能跟美国叫板冷战的超级大国,苏联的经济已全面陷入停滞不前,甚至日益掉落严重的恶劣状态。

同时出现的政治跟民生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官员的腐败与不作为已成社会共识。

物质的极度贫乏与稀缺,让普通百姓的日子非常难过。

从戈尔巴乔夫上任的第一天起,变革就成了他和团队班子的首要大事。

他们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在舆论管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先后做出了围绕“公开性、经济变革、政治民主化”这个大主题,从而展开的各种程序不同的尝试与变革。

但是,这些变革要么无声无息,就像一个拳头打在了棉花上;要么不受控制,变得像洪水猛兽一样席卷全国,成就了戈尔巴乔夫和其团队根本无法掌握的各方力量。

比如脱离苏联共产党后,带领俄罗斯开始自个当家作主的叶利钦。

比如本来为了对付保守派而彻底放开的舆论管制,已经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之路撒腿狂奔,反过来却变成了叶利钦们对付戈尔巴乔夫们的武器。

可以说,这场变革一路走来,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无人叫好的悲催境地。

保守派从一开始就不待见变革,他们的许多特权都在变革中消亡了。

激进派慢慢也变得不待见变革,他们觉得变革的步子迈得太小太慢,距离他们想要的速度和效果越来越山高水长,路途茫茫。

权贵阶层更不待见变革,变革的资本主义倾向让他们尝到了私有化的甜头,但是他们的胃口扩张得实在太快,尝试性的中小企业的私有化,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贪欲,他们将目光看向了石油这种大型国有领域。

普通百姓也不待见变革,他们的苦日子一如往常,并没有因为变革有所改善。

这样的四面楚歌之中,戈尔巴乔夫就遭遇了一面是保守派对他逼宫,另一面却是以俄罗斯为首的一帮共和国,跟他闹独立的苦逼窘境。

戈尔巴乔夫左冲右突,穷途末路之下,想到了一个借力打力的方法。

他决定跟叶利钦、纳扎尔巴耶夫等共和国领导人签订一个新联盟协议。

在这个协议的帽子下,过去权倾列国的老大哥苏联变成了只有一个虚架子的“新苏联”,而老大哥手下过去的那帮小弟们,现在都摇身变成了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他们可以越过“新苏联”的肩膀,直接跟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建立外交甚至贸易关系。

“新苏联”让度主权后得到的置换,就是一帮共和国领导对“新苏联”领导戈尔巴乔夫的力挺,以及他们承诺对“新苏联”的豢养。

对于克格勃掌门人克留奇科夫这种苏共强硬派当权人士来说,这还不是致命的。

更致命的是,克格勃监听到了一场来自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纳扎尔巴耶夫的密谈对话。

这场对话的内容是,在新成立的“新苏联”政府中,迫于叶利钦和纳扎尔巴耶夫的压力,戈尔巴乔夫将把现在的苏联总理巴甫洛夫换掉,换成纳扎尔巴耶夫,同时将被换掉的人,还有克格勃掌门人克留奇科夫、内务部长普戈。

叶利钦他们还想换掉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但是戈尔巴乔夫没有同意。

 

03

组团软禁戈尔巴乔夫的那帮人里,便有克格勃掌门人克留奇科夫、国防部长亚佐夫、总理巴甫洛夫、副总统亚纳耶夫、内务部长普戈。

克留奇科夫一手策划了政变的想法和实施。他知道,一旦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人的新联盟协议签定了,他的好日子就走到头了。

所以他们需要赶在协议约定签署的8月20日之前发动政变。

算起来,这个团队的最后一个参团者是副总统亚纳耶夫。

直到戈尔巴乔夫被软禁后,需要副总统签署总统健康出现状况和紧急委员会成立的法令时,亚纳耶夫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一开始,亚纳耶夫不愿意签字。

他是个酒鬼,对接手戈尔巴乔夫的工作远没有对酒感兴趣。

但他禁不起克格勃掌门人和国防部长等人的软硬兼施,最终妥协签字了。

很快,政变的新闻通过苏联的官方媒体对外公布了。

部队和坦克也被国防部长亚佐夫紧急调进了莫斯科。

他们封锁了城市的交通要道,包围了俄罗斯共和国的议会大楼。

这些紧急调用的军事力量包括4000名军人、350多辆坦克、300辆左右的装甲运兵车、420辆卡车。

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都在克留奇科夫、亚佐夫等人的筹划之中。

但是,意外很快一波接一波出现了。

 

04 

这些一波又一波的意外,究其根由,其实都源于紧急委员会里的内部矛盾。

这个圈子在外人看来,全是威名赫赫的强硬派,又是当权人士,按理说这帮人组团在一起,无论想要干成一件什么事都是不难的。

实际效果却是——

恰恰相反,这帮人看着英明神武,团结一致,实际上外强中干,像盘散沙,每个人心里还都打着小九九。

比如说亚纳耶夫,他就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总是在被人当枪使。

8月19日下午六点,以为自己已全面掌控大局的紧急委员会,决定对外公开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

但是,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和总理巴甫洛夫都觉得他们是政变策划者,应该躲在幕后不出来,而将副总统亚纳耶夫强行推到了被无数眼睛和镜头盯着的台前。

亚纳耶夫嘴上无法拒绝,心里却清楚得很:他们就是一帮懦夫,这么做无非就是不愿意承担政变的责任而已。

可想而知,整场发布会上,被逼上梁山的亚纳耶夫的表现有多破罐子破摔。

偏偏还有一个趁乱溜进发布会的女记者,以及一些不受控制的国际记者,先后提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比如“你是否承认,昨晚你们发生了政变”这种级别的,使得亚纳耶夫一时间疲于应付,窘迫不已。

那天晚上,亚纳耶夫的差劲表现,通过电视转播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电视屏幕中,人们看到的压根就不是一个春风满面、精神抖擞、浑身散发激情与力量的政变成功者,而是一个头发灰白、神态疲惫的高龄政府官员,他的声音发颤,一双不安的手,不断地在寻找更合适的位置。

据说当亚佐夫看到电视转播中的亚纳耶夫时,忍不住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不仅如此,在8月20晚上八点召开的、还有二级军官参与的内部会议上,亚纳耶夫在会议开场时自作主张,发表了一个否认将进攻俄罗斯议会大楼的声明。

但是,一旦大会结束,等房间里只剩下几个主要领导人时,亚纳耶夫却像个变色龙一样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攻击俄罗斯议会大楼,一定要逮捕大楼里的叶利钦。

亚纳耶夫在人前和人后的两种鲜明态度,让国防部长亚佐夫心里的忧虑深深地被再次镀上一层滤镜。

亚佐夫本来就在担心,他和他的军队,会不会成为这个政变团体的白手套和替罪羊?

这些政客们只需要动动嘴,所有的战争和屠杀都得他和军队来完成。万一他指使军队把这些脏活累活都干了,包括亚纳耶夫在内的这伙人却不认账了,把他推向了人民当罪魁祸首怎么办?

所以,当进攻俄罗斯议会大楼的战争最终无可避免地打响了,第一批伤亡的人数名单通过军队报到亚佐夫这里时,亚佐夫的第一反应跟喜悦压根没有关系,反而是“我擦,死了这么多平民,开火的全是我的人,既不是克格勃也不是警察部队的”这种路数。

所以,当亚佐夫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做出停止开火的命令,也就是一件毫不奇怪的事了。

副总统在会上公开否认将进攻议会大楼,国防部长下令停止向议会大楼开火——假如你是个正在参战的苏联士兵,你完全可以仔细品一品,当你收到这些信息时,你会如何看待这场自己正在参与的战争?

国防部长亚佐夫的放弃开火,就像一排多米诺骨牌前的头牌,打倒了后面的一长串牌。

内务部指挥官跟着宣布,现在军方都停止开火了,我们也按兵不动。

面对此情此景,克格勃突击队赶紧请示掌门人克留奇科夫,克留奇科夫一边在心里大骂亚佐夫,一边对手下说,“嗯,行动不得不取消了。”

最开始,亚佐夫还只是停止开火,采取了包围俄罗斯议会大楼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

到得后来,眼见着紧急委员会这边已经全线停火了,亚佐夫干脆做出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决定:直接让部队全面撤离莫斯科。

此举让克留奇科夫等人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们极力劝说亚佐夫。

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为接下来的战斗做牵头人。

这让亚佐夫更加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要撤军。

就这样,谁都没有想到,这场毫无预兆、发起迅速、让布什、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都束手无策的,后被称作“8·19事变”的政变,竟然以这种滑稽的方式收了场。

当军队撤离莫斯科的消息,传到被围的俄罗斯议会大楼里时,那些已做好了牺牲准备的被围困的人,一时哭笑不得,百感交集……

 

05

不得不承认,相对各怀鬼胎的政变团队成员们,叶利钦在这场事变中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的。

得知政变的消息时,叶利钦还在莫斯科附近的政府度假别墅里。

他的第一行动,是赶紧将手下的团队班子召集到一起开会。

他和他的团队苦恼的是,这时的俄罗斯政府手中还没有掌握实际的兵权。军队、克格勃和内务部队的权力,还都掌握在苏共当权人士的手上。

叶利钦只能将战胜紧急委员会的主要希望,转移到了俄罗斯人民的身上。

会议结束后,在留在政府度假别墅和前往俄罗斯议会大楼之间,叶利钦选择了后者。他的团队成员建议,利用渔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将他秘密送去莫斯科。

叶利钦拒绝了团队成员的好意,他决定乘坐总统轿车,光明正大地前往莫斯科议会大厦,在亚佐夫调用的部队和坦克,已经将城市交通要道和议会大楼控制的情况下。

临行前,叶利钦一边往身上穿防弹服,他的妻子奈娜一边流泪阻止他。

奈娜说:“穿上防弹服能保护什么呢?你的头还没有保护呢,这可是最重要的。”

叶利钦还是坚决离开了她。

这会儿,紧急委员会亚佐夫、克留奇科夫等人那边,却在逮捕和不逮捕叶利钦之间,犹豫不决。

他们最终做出的决定是:见机行事——如果叶利钦愿意跟他们合作,就给他自由;不合作的话,再逮捕他也不迟。

于是,数小时后,叶利钦不仅平安到达莫斯科议会大楼,还和他的助手一行,爬到了一辆包围议会大楼的坦克顶上,当众宣读了此次政变违宪的倡议书。而且公开号召人民举行大罢工,直到当局回到正常的宪法轨道上。

回到议会大楼后,叶利钦非常干脆地拒绝了政变团队抛来的合作橄榄枝。

接下来他一直待在被部队和坦克团团包围的议会大楼里,想方设法地跟各方力量联系,企图扭转局势。

当国防部长亚佐夫决定从莫斯科撤军时,得知此消息的叶利钦刚和衣而睡地打了一个盹。懵懂中,他的第一反应是:来了,进攻已经开始了!于是一股脑儿地跟在警卫长身后跑。

警卫长安排叶利钦上了车,打开大门让车往美国大使馆的方向开。

警卫长的意思是,现在部队撤军了,赶紧趁机躲去美国大使馆好避难!

但是,就在汽车开动以前,叶利钦清醒过来了。

他要求继续留在议会大楼里。

只有在议会大楼里,无论是被捕还是被害,他都能在政治意义上活下来。

但在美国大使馆,他的人是活下来了,政治生命却消亡了。

叶利钦非常清楚,经过与美国的多年冷战下来,俄罗斯人民是不愿看到美国过多干涉俄罗斯内政的。

毫无疑问,叶利钦这个豪赌的结果是——他赢了。

当天晚上,莫斯科城里的部队便撤得差不多了。凌晨的时候,军方的戒严取消了。

8月21日,莫斯科时间下午,叶利钦接到了布什主动打来的问候电话。

在这之前,在美国总统布什的外交字典里,叶利钦还只是一个若隐若现,并且总是难以想起的名字。

那时候,整个苏联,只有戈尔巴乔夫这个名字,才是布什愿意视为挚友的。

 

06

 至于美国总统布什和其团队在8·19事变期间做了一些什么,可以想见的是,他们想做的并不多,实际去做的就更少了。

在8·19事变初期,让布什团队感到为难的是,他们要不要赶紧对外公开发布一个声明,并且在声明中强调发生在苏联的此次事变是违宪的。

当然他们利用自己一直就擅长的舆论优势,将8·19事变朝热火朝天的方向推了一把。

亚佐夫、克留奇科夫等人成立紧急委员会后,立马便控制住了能控制的所有媒体,严防未经委员会允许发布的、事关政变的任何消息走漏风声。

不过,紧急委员会还是失策了。

布什团队要求美国广播事业管理委员会旗下的电台“美国之音”,大力加强对8·19事变的报道力度。

“美国之音”在莫斯科有两个记者,他们迅速调整了节目表,增强了发射频率,每小时都会发布莫斯科记者传来的8·19事变的最新消息。

对新闻领域的从业者而言,8·19事变这种级别的新闻,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此,“美国之音”的最新消息一出来,就会被其他国家的新闻媒体光速传播。

亚佐夫、克留奇科夫等人能控制苏联境内的媒体,对这些境外媒体,也只能鞭长莫及,无可奈何。

 

07

 8·19事变失败后,戈尔巴乔夫终于从黑海边的度假别墅里回到了莫斯科。

但他很快发现,他回来的莫斯科,不再是从前的那个莫斯科。

在苏联政府这边,8·19事变的策划及实施团队不得不全员集体下线: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掌门人克留奇科夫、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巴甫洛夫等强硬派当权人士被捕,内务部长普戈饮弹自尽……

在叶利钦那边,没有了以上当权人士的制衡,他已经不再需要利用戈尔巴乔夫去牵制这些人,而且他吸取了此次事变的教训,兵权必须掌控在手中,关键时刻还是拳头来得硬……

在接下来与戈尔巴乔夫的博弈中,叶利钦一步一步地,利用8·19事变做契机,将更多的权力与资源,毫不犹豫地抓在了手中。

直到四个多月后的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苏联正式解体。

期间他还会时不时地,就像猫捉老鼠一样地,羞辱一下戈尔巴乔夫。

比如那张著名的照片——俄罗斯共和国领导人叶利钦在众目睽睽的公开会议上,要求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必须照着大会事先给他的文字稿发言。

就是这种羞辱的结果。

08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当象征苏联解体的克里姆林宫的红旗被降下来之后,一直视戈尔巴乔夫为挚友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多个公开场合都忘乎所以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国终于完胜苏联的激动之情。

在一次两院联席合议上,他说:“世界曾被分成两个对抗的军事阵营,现在剩下唯一一个卓越无比的强国,那就是美利坚共和国。”

现场顿时掌声雷动。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参考资料:

1、《大国的崩溃 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2、《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