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北京市这几年搞积分落户,我周围已有多人成功拿到了北京户口

说实话,老胡非常佩服北漂、沪漂这些人,他们大多没根没底,许多人学历不算突出,就敢两手空空闯大城市,其中有很多人,或者说相当一部分人站住了脚,立业成家了,他们的魄力和本事总是让老胡肃然起敬。我虽然跑了世界很多地方,经历过战争,没少冒险,但所做的一切都与组织紧密联系着,从未有过真正意义的没有任何体制支持的“单闯”。所以在“闯人生”这方面,我向那些“漂族”甘拜下风。

我相信互联网上有不少情绪来自那些“漂族”,可想而知,他们的确非常不容易。他们迈出的人生每一步都要凭借一己之力,没有组织向他们提供某种“兜底”,哪怕这种“兜底”是大家对单位里低福利的抱团忍受。所以这些人对社会公共福利体系,对机会上的公平以及遇到不公时社会性援助的有效非常看重,他们对各种“双轨制”尤其意见大。

有了一定年纪的人大多都获得了一定的稳定性,或者年轻时没有漂过,或者从漂的状态落地了。我们的经验是,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这甚至成为了“过来人”的一种信仰。然而“过来人”切莫忘了漂着时那些刻骨铭心的动荡感,这是理解今天年轻人、尤其是年轻“漂族”的关键。

我们的社会需要多多关心各种各样的“漂族”,他们是这个社会前进的生力军,是各大城市活力最突出的源泉。北京市这些年四五环、包括更远的地方出现了大片居住区,它们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了北漂的家,各行各业里的主力有太多从北漂“转正”了的新北京人。各大城市都要感谢这些勇敢的漂族,是他们拓展了城市的空间,给城市注入了更多现代性和多元化。可以想见,这些繁荣建立的过程中有过多少那些漂族的艰辛。

互联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漂族们凑到一起的“超级吐槽大会”,他们提出的一些夸张要求当然难以满足,但他们的那些焦虑是每一代人都经历过的,重要的是社会不要以过来人的态度轻视它们,等着它们自生自灭,而是要多一些真正的感同身受。随着社会财富和能力的增加,多一些对当下年轻人的真实帮助,让他们虽然承受着压力,但能够看到希望,社会需要认真加强这方面的探索。

北京市这几年搞积分落户,我周围已有多人成功拿到了北京户口。这让很多人一下子看到了某种希望。还有房子,我知道这是世界所有大城市共同的难题,在旧金山和汉堡,我听到新来的城市建设者痛感“买房无望”的共同故事。就更不要说很多香港人的望楼兴叹了。然而我们大家都希望中国大城市能够找到更好的答案,拔高一点说,它显然是“中国梦”其中的一部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