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是劝年轻人下乡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是农村真的还有多少空间供年轻作为?

如果农村有好机会,农村子弟为啥自己不留在乡下,好给城市青年腾地方?农村发展空间不足,农村青年才离乡。城市青年下乡凭啥就会成功了?

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了,农村由于承包制度的施行,产权二元化,即使是新生农村子弟也不能再获得重新分配土地的机会。

土地产权是农村经济的支柱,拿不到产权,去谈什么机会?

现代中国已经是工业社会,主要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在城市,不在农村。换言之,更多的机会在城里,不在乡下。

即使是种地这项生产活动,也逐渐成为资本密集产业了,要想靠种地发财,就需要大量资本来购买种子、化肥和农业机械,还得承包土地,雇佣短期工人……  有这多么钱和这么大的本事,青年人可以干的事情很多,也可以挣更多的钱。

总是有人提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但是“上山下乡”成功了吗?知青为什么要返城?它本就是没办法才搞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不匹配。我们今天因爲扩招又出现了“不匹配”,但土地都分了,城市青年怎么下乡?他们学的的东西对农村经济活动有多大助益?地方乡贤欢不欢迎?

年轻人的风口在新产业。新产业不是淘宝店、直播间这种“伪新产业”,不是以转移财富、就业岗位爲基础的,“伪新产业”是造星产业,只能成就个别人,不能提供大众的机会。鸿蒙系、钠电池、大火箭、外宣舆论战……,这些才是新产业,未来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不要总想着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何况老办法还不是很灵光。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