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边界战争十三-冲动是魔鬼,尤其是领导

1985年3月,济南军区陆军67军199师、46军138师、炮兵第12师(炮22团、24团并指挥炮8师46团)进入文山、砚山两县集结驻训,并于5月18日至28日进入战区接替第1军所属部队防务,5月31日防务移交完成。此外第26、46军组建第6侦察大队、空降第15军组成第7侦察大队,成都军区汽车第17团、沈阳军区独立通信干扰营相继进入老山战区,7月又增加了67军200师598团,作为预备队。同年9月,新疆军区、19军、21军分别组成8到10侦察大队进入战区, 67军与先后进入老山战区协同作战的各兵种部队,达到31146人,67军被授予临时番号14军(乙)。布防情况如下,以199师595团守那拉,596团守老山,597团2营守松毛岭,其它两个营作为师预备队,由炮兵第46团、第22团(欠1营)、第24团1营进行支援,全师防御正面11.7公里,纵深15.5公里,大小阵地200余个。138师加强炮兵第24团(欠1营)、第22团1营,守卫八里河东山,全师防御正面13.9公里,大小阵地93个。

在我军换防前一个多月越军也换防了,此时越军在河江战场布置了11个步兵团,1个特工团,一线部队有3个步兵团(12个营),7个炮兵营、2个特工营,兵力有15000余人。由于越军换防早,又观察到我军阵地有人员频繁流动,通信联络也更加频繁,判断我军在换防,此时的越军早已做着反扑的准备,二军区制定了“M1-T5”计划,一方面继续将堑壕向前延伸,直接挖到中方阵地前面,另一方面筹措物资,加强侦察,在这种情况下越军认为时机已到,从5月21日到28日起连续组织四次营、连规模的试探性进攻,为了掩盖企图敌进攻的方面选择在老山和松毛岭方向。5月31日凌晨5:10分开始,敌对我猛烈炮火准备,于5:55分使用加强团级兵力向我军全线反扑,敌313师982团(和我军一样越军换防的部队也用了老部队的番号,真实番号是322师567团)4营、 5营向我那拉方向的408、 244和429 、475 、574号阵地西山头发起攻击(这些阵地名称都这么陌生是因为67军重新对阵地进行了编号,老的编号分别是142、140、166、156、211高地/阵地),同时356师981团1、3营分别向662.6高地和老山方向实施牵制性进攻。

                           

500

67军炮兵射击中


6:17分,敌约一个连的兵力突入156高地阵地表面阵地,被575团四连三排击退,之后,敌又三次向156阵地攻击,在炮火打击和四连坚守分队积极反击下,打退了敌人。坚守142阵地的六连和166阵地的五连,在炮火支援下,先后打退敌四次反扑,至12:30分,敌基本停止攻击。同时,在211阵地,由于敌进攻出发地离我阵地只有约四十米,在炮火急袭结束后,敌于6时以两个排的兵力突然冲到我1、2号哨位阵前,五连一班长鲍虎明在2号哨位指挥全班顽强抗击。终因寡不敌众,经过48分钟战斗前沿两个哨位失守,六人牺牲,一人被俘,班长与敌搏斗跳下悬崖,七天后爬回了我方阵地获救。越军继续攻向高地北侧的3号哨位,但被地形所阻,又遭到了3号哨位人员的火力阻击及北侧166、西侧146阵地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射击,攻势一时被遏止。调整后的越军进一步蚕食我3号哨位,我幸存的2名战士退到最后一个石洞坚守待援,因为通信中断,我方上级此时还不了解211高地的详情。

500

此地图比例尺不够211高地是笔者手工标注的(不是本次作战的地图)


 

此处需要先介绍下地形,211高地(也叫574号阵地西山头,越军叫A6-b高地),位于那拉东南侧,东接越军占据的227高地(距离100多米,越军叫A6-a高地,两个高地可以看成是一个阵地的两个山峰),西邻中国军队防守的255高地(距离300多米,中间是一片开阔凹地),这一带地区地势低,高地的名称即海拔,而其西侧的146阵地(海拔404米,中方控制)、南侧的小青山(海拔634米,越军控制)和东侧的汉杨高地(越军控制)都比其高,形成俯瞰态势。211高地是一座石山,面积约9100平方米,山上有许多石洞,我军的哨位就是由这些石洞组成。3个哨位的海拔逐步降低,1号在高处。

500

 

我方监听到越军的无线电得知有阵地被敌攻占,但是双方的阵地命名不一致,67军又是新上战场,也没有收到己方的报告,这样失去了最好的反击时机,直到下午15时,才通过观察判断是211高地失守,七连3排在排长刘海洋带领下一共26人反击,18:10分,从255高地向211高地出击,300米的突击路只有六十多厘米宽的一条窄道(边上是陡坡和雷区),敌人的各种火器从三个方向一齐朝冲击路线压来,沿途伤亡过半,一共11人抵达3号哨位巩固了阵地。6月1日22:50分,越军又出动了1个多营兵力,利用夜暗分别以向那拉方向的166、111、142号高地及211高地3号哨位、老山主峰前沿阵地实施进攻和偷袭,199师炮兵以猛烈炮火支援步兵战斗,激战至次日拂晓7:30分,将越军击退。至此,199师在刚上阵地立足未稳的情况下,经2昼夜战斗彻底粉碎了越军蓄谋已久的“M1-T5”进攻计划,重创越军567团,杀伤越军981团一部,共毙敌649人,伤敌89人,首战告捷。

500

刘海洋右一

500

换个角度看211、255、227的关系


但是211高地成为一个焦点,越军在夺取了211高地2个哨位后很快就在国内外大肆宣传收复了领土,这些压力就传到了中国外交部和总参谋部,总参也不清楚,又问昆明军区和67军前指,还询问“丢了阵地为什么不报告”?并要求从6月4日起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什么是不惜一切代价呢?就是要求“组织成排成连的冲锋”-参见67军参谋长粟戎生的回忆)。本来作战中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2个哨位易手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上升到国家层面就变性了。在具体策划作战时,199师(师长郑广臣)倾向于放弃本次进攻,择机再战,但是军指坚持作战,胳膊拗不过大腿。师团只能服从,反击最早定在6月8日夜,攻击兵力是不满员的两个连(1连和3连)另外预备队597团3连,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部队没有及时运动到位,一直推到10日午夜发起攻击,但发起攻击前,天下大暴雨,能见度不足1米,部队直到11日早上5点才全部到位。

500

一等功臣贾柯

500

C是211、O是227,颜色是双方控制,可以211已经被打的没有草了


在此之间211高地从未平静,据越军的《第1军区陆军第26军步兵第322师567步兵团5营5连A6-b高地(河宣渭川)进攻战斗》中记载“在5月31日—6月3日这4天内,我5连、7连先后击败敌人的12次进攻。上述敌向我发动的每一次进攻,均按固定的进攻路线和方向前进,所以我能及早发现敌人,并在敌人刚刚开始集结或机动过程中,使用82毫米、60毫米追击炮和召唤军区,师、团各级炮火向敌展开猛烈袭击……”这已经说明了由于只有一条窄路可供攻击,我军只能采用添油战术,而且敌人警惕性非常高,突击211就是摆在我军将士们面前的就是一道鬼门关。6月10日入夜后,战区下着大雨,天地一片黑暗,21时,595团1连第一突击队在副连长贾柯带领下率先沿小路向211高地摸进,途中被敌发现,敌立即对 “百米生死线”实施拦阻射击。我军炮兵旋即开火,在弹雨中第一和第二突击队被越军炮火杀伤过半,余下的突击队员进入211高地,贾柯带人突入了1、2号哨位。但是越军早有预案,提前准备好了反击预备队,在我立足未稳时包围了我突击队员,由于突击队员兵力过少,又没有重火力,此时近距离交战也没有炮兵支援,根本挡不住越军,贾柯在腹部受伤后用3枚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1、2号哨位又都失守。副营长带第二梯队上来又被打下去只剩8人,还有5名是重伤员,已无力继续反击。第三突击队继续向高地增援基本伤亡在路上,少量过来的人员冲上去又被反下来,打到天亮1连丧失战斗力,上面的重伤员也下不去,后相继牺牲。3连接着上,第一突击队在刘海洋带领下进入了211高地,后来刘海洋重伤,第一突击队在付出重大牺牲后一度攻上了2号哨位,很快又在双方炮火轰炸(由于情况不明,我军炮兵也在射击)和越军反击下全部伤亡。这时3连的第二、第三突击队也进入了“百米生死线”向211高地增援,由于已经天亮,敌人的射击更加准确,两支突击队的54名队员只剩下了9名到达3号哨位。经过激烈拼杀,突击队又夺回了1、2号哨位。此后预备队597团3连也投入战斗,但是这种仗每次过火线人员伤亡在2/3以上,人员到达时间不齐无法形成合力,重武器也过不去,成了打呆仗,最后是伤亡惨重,经过反复拉锯,一直持续到了6月14日入夜已被占领的1、2号哨位最后全部失去,高地上的剩余人员只好退守3号哨位,无奈之下,199师停止了进攻。此战包括我军前期投入的兵力595团的1、3、7、9连和597团的3连都遭到重创,牺牲120余人(还有种说法70余人),伤亡200多人,整个高地被打成了石灰厂。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