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副总裁批低智洗脑短视频“像猪食”,这话说的倒也不无道理
6月3日,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腾讯副总裁、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称部分低智低俗短视频长期影响用户心智,繁荣市场背后仍有不少低俗糟粕,博取关注的短视频内容,这些内容传播消耗了用户大量时间。
孙忠怀表示,这些内容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简单洗脑式的重复,潜移默化冲击用户观念,拉低用户心智,尤其是对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孙忠怀还提到了公众场合外放短视频的问题,在火车站、飞机场、地铁上都能看到,那些在公共场所语音外放看洗脑短视频的人,像傻子一样。
孙忠怀称,这种反智低俗的娱乐消费者真的是把一代人的审美水平拉下去了。
他还表示,在这背后,审核和播出的监管层面有很大压力,因为个性化分发太厉害了,你喜欢猪食看到的就全是猪食,没别的了。
对此,字节跳动副总裁回应,微信视频号是目前唯一没有按照要求上线未成年模式的短视频平台。
不看动机只看这句话本身的话,其实说的倒也不无道理。
短视频这个文化载体形式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内容质量问题,单论内容质量而言,其实短视频中颇有一些内容的品质是非常高的,制作技巧也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简单,毕竟要在极为有限的篇幅内,以视频形式做到逻辑自洽,叙述完整和抓人眼球,所需门槛是不低的。
你看看你周围有多少人经常是连说都不会话都。
但短视频依然是一个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问题不在于内容本身,而是展现内容的形式。
短视频的内容展现形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易获取和成瘾性,用过短视频软件的人都知道,这东西是非常上头的,手一划,一段新的,再一划,又是一段新的,每一段都和上一段不一样,船新的内容和船新的体验接踵而至,内容的获取成本低到几乎忽略不计,内容密度却少有其比,这种低成本高密度的内容获取方式带来了极强的正反馈,越用越想用,越用越上头,对多巴胺的分泌形成刺激作用后,就有瘾了。
这种成瘾性是非常强的,莫说是青少年,成年人都难以抵御,就以我们家而言,现在网瘾最大的人不是我,因为我有意识的戒断和不用短视频软件,而是家里长辈,他们经常抱着手机一坐就是小半天,偶尔如此也就罢了,但他们上了年纪,久坐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这种连天成月的高强度使用短视频软件对他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不低的。
现在周末家庭聚会时,他们几乎不会说我有网瘾了,因为我现在反而是全家最节制的一个,家里的人都低头抱着手机,我不得不想尽办法拉他们出去走走,请他们去游泳,桑拿,足疗,喝酒什么的,干什么都行,只要别抱着手机低着头就行,我一个晚辈来管理长辈的网瘾,说出来都有些搞笑。
有几个长辈颈椎病都挺严重了,还成天低着头,次次去看医生,次次答应再也不一直低着头了,次次说不听。
自诩有自制力的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青少年呢?
你就看看去饭馆吃饭的时候,周围有多少带着小孩子的家庭经常上演这么一幕:
小孩子哭闹不止,不愿意好好吃饭,向大人讨要手机,大人把短视频打开,手机拿给小孩子,小孩子拿到手机后,前一秒还在哭闹,后一秒瞬间安静下来,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形同雕塑。
大人获得了一时的安宁,然而代价是什么呢?
短视频未见得质量就差,很多内容不止是有质量,甚至可以说是引人深思的,但它对人的时间精力的占用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一段短视频也就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时间,但是划完一段还有下一段,段复一段无穷尽也,划着划着一天就过去了。
这不光针对短视频,任何事物成瘾都是有害的,做题成瘾同样有害,成瘾的问题不在于导致成瘾的东西本身,而在于成瘾行为对时间精力的大量占用,对人的行为模式有太强的塑造性,使人的行为模式固定化,进而失去大量可能性,这才是问题。
另外还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是哪根筋抽抽了,特别喜欢公放短视频,特别是地铁公交电梯等人群密集区,总有那么几个人素质极差,公放短视频,这简直已经是一大社会公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