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神奇女侠》里的性暗示,及女权主义

500

谁人不爱神奇女侠呢?!

 01 

复杂的作者

毋庸置疑的是,与漫威相比,DC的处境极其糟糕,超人电影胎死腹中,蝙蝠侠演员几易其主。相对而言,盖尔·加朵饰演的神奇女侠戴安娜,发挥还算稳定。

毕竟,谁人不爱神奇女侠呢?

女生欣赏她的美丽,更羡慕其力量;男生除了爱慕她的容颜,更重要的是,欣赏其纯真。

尤其是电影第一部中,戴安娜刚刚离开天堂岛,她从未在世俗的世界生存,行为举止竟还有些“傻”。

女生的傻,才能激发男人的保护欲,更何况他们保护的对象,还是无所不能的神奇女侠。

500

这就是电影中的神奇女侠,本身极其强大,气场又足,同时也带出不成熟、不世故、一副怜香惜玉的模样。

我相信,行文至此,肯定会有老司机,发出邪魅的微笑。

可以有千万个词汇形容神奇女侠,但“纯真”恐怕不能包含在内,别的姑且不说,光看她那身行头,就怎么也纯洁不起来。

恭喜这样的老司机,你们猜对了。  

一切还要从神奇女侠的起源说起。神奇女侠的创作者,名叫威廉·莫尔顿·马斯顿,成为漫画作者之前,他已然拥有三个哈佛大学学历,其中包括文学学位、法律学学位以及心理学博士学位。

500

一句话概括,马斯顿是一个学霸。

马斯顿在心理学上造诣最高,他成为博士的时候发生在1921年。

诚如某位学者所言:“心理学有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一直以来,心理学都是哲学的某个支脉,1879年,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在德国成立;十余年之后,真正独立出来的心理学科,才开始在美国发展。

所以,简言之,马斯顿还是一个追求时髦之人。

马斯顿有见地,亦不乏胆魄,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编纂书籍,提出所谓“DISC理论”。就如它的英文缩写那样,这个理论包含四个单词,代表四层意思。它们分别是:

D-支配,i-劝诱,S-屈服,C-顺从。

500

该理论被创立伊始,名不见经传;发展至今日,已经被奉作经典,今天的学者称其为“人类行为语言”。

笔者不揣冒昧,身为一个吃瓜群众,我用最世俗、最无知的眼光看这套理论,能读出浓浓的“PUA”味道。

毕竟,发表该理论之前,马斯顿曾在学校传授、深化之,他也成功“支配”了一名女学生。但是,此时的马斯顿其实早就有了妻子。

500

马斯顿的妻子最终欣然接受,他们三个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其实还包含最后一个真相:马斯顿的妻子和学生之间,还存在同性之爱。

换言之,马斯顿还是个惊世骇俗之人。

我们很容易想象,如此“有生活”的一位学者,创作的漫画角色,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色情的味道。

 02 

色情的女侠

神奇女侠角色诞生之前,美国漫画的常青树,譬如蝙蝠侠、超人,都带着浓浓的阳刚之气,马斯顿的伟大愿景是,创造出一个截然不同的样板。

500

客观原因是,此时的马斯顿,因为生活“混乱”,最终被学校解雇。好巧不巧的是,他的妻子和情人,分别为他生下一对婴童。

500

马斯顿生活拮据,捉襟见肘,他迫切创作漫画,当然也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

在马斯顿的传记电影中,某种程度上,他被刻画成一个具有博爱精神的理想主义。马斯顿发明出第一代测谎仪,却不想通过它赚钱,甚至没有申请专利。

500

现实情况是,他带着相关理论,出现在吉列刀片的商业广告中。通过广告的媒介,马斯顿声称,测谎仪显示出,吉列刀片比其余品牌质量更佳。

我们没有理由苛求马斯顿,大众的福祉当然需要谋求,四个嗷嗷待哺的婴童,也不能饿着肚子。

不管怎样,《神奇女侠》是马斯顿教授,奉送给世界的一份大礼;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在这个角色里,大量夹带私货,神奇女侠戴安娜,其实带着浓浓的性暗示。

500

在与两位女士相处过程当中,马斯顿逐渐迷恋上BDSM,亦即绑缚与调教,支配和臣服,施虐与受虐。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