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产主义”的蒋介石
蒋介石大家都比较熟悉——黄埔军校校长,北伐军的总司令,“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刽子手,苏区大屠杀的指挥者,抗战的“全国领袖”,帝国主义的买办,代表官僚资本主义的新军阀,被人民打倒的反动派。
对于蒋介石,三个字就可以总结,“投机者”。周恩来有过一句精彩的评论:“(蒋介石)虽曾组织黄埔军校,指挥北伐,但他的军阀思想和投机思想却与他‘参加’革命相随而来”。
举个例子,在孙先生军事上最需要他的时候,他跑到上海炒股去了,还美其名曰“为革命筹集资金”。
1921年以前,上海股票证券行业正是受到人们追捧的时候。蒋介石等人也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扩张生意,接连投资茂新、恒泰、利源、新丰、鼎新等证券经纪事务所,确实赚了不少钱。
这时候孙中山电令他去广州帮忙,他居然不乐意,有钱了嘛,谁还去革什么命?搞得孙先生很不高兴。
早年间,美国作家霍塞在《出卖上海滩》一书中曾评价蒋介石说:“蒋介石之所以能在上海取得成功,大概是做股票经纪人比做军人更适合。”
1920-1922年正是证券市场泡沫膨胀期,蒋介石赚得盆满钵满但并非个人炒股能力,完全是市场泡沫的缘故。这期间蒋介石志得意满,生活优裕,好不快活自在。甚至把儿子蒋经国也送到了上海贵族学校,自己也过上了天天花街柳巷的生活。为此,他下定决心戒色,还写下了戒色日记,9月25日记:“日日言远色,不特心中有妓,且是目中有妓,是果何为耶?”。
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奢侈无度,游堕日增,而品学一无进步,所谓勤、廉、谦、谨四者,毫不注意实行,道德一落千丈,不可救药矣!”,连自己都承认那段时间的生活奢靡。
转眼间到了1922年初,虚高的股市泡沫破裂,股灾一下到来,蒋介石的持股狂泻不止,从一夜暴富的大富翁到负债60多万,竟然连儿子的15元校服费都拿不出来了。不但如此,他欠了上海青帮大佬们很多钱,以至于有人要出钱买他的腿。
1922年6月15日,陈炯明发动兵变,蒋介石想乘机摆脱上海的烂摊子,于是又想去革命了......
债权人还整日追债,甚至连上海租界的巡抚也要来缉拿蒋介石。蒋介石只能求助于他的老乡、上海滩商界领袖虞洽卿。虞洽卿建议蒋介石拜青帮三大亨之一的黄金荣为师,有了这样的流氓头子做靠山,还有谁敢要债。蒋介石爽快的答应了,而黄金荣也卖了虞洽卿一个面子,蒋介石以门生“蒋志清”的名义,正式拜入青帮门下。
于是蒋介石投拜到上海黑社会青帮大佬黄金荣门下,磕头叫师父,相当于成了黄金荣的“义子”,当时黄金荣十分看好蒋介石的前途,大方的给了他200元路费。
于是蒋介石拿着这200元前去广东找孙中山,孙先生大受感动,视他为“肝胆相照”的真朋友、好兄弟。
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蒋介石等人组成“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俄国考察党务、政治和军事。在苏期间,代表团参观了苏联红军和步兵、军用化学、高级射击、海军大学及海军机器等学校;造访了教练总监彼得禄夫斯克等军事将领;观摩了苏联红军的训练表演;拜会了苏维埃议长加利宁等领导人。大家对武器装备展览感唏不止,慨叹“非若我国之窳败也”。
蒋介石一开始非常崇拜苏联,他经常关注俄国革命的消息。当年夏,苏俄红军击败高尔察克,尤登尼奇的叛乱武装。蒋介石还在日记中欣喜的写道:“列宁政府之地位,更加巩固矣!”不久,他开始阅读《俄国革命史》,深受影响;在日记上还写下“企仰靡已”四字。
他对布尔什维克们也非常崇拜,到了苏联见到会见加里宁后,认为其人“完全一农民,语言诚笃”,“比吾国黎元洪之狡猾荏馁,迥然殊异,诚不愧为劳农专制国之议长矣!”
蒋介石在苏联的表现,宛然是个激进的共产主义者!
他在苏联发表演说,称中国人要向“已经战胜了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苏联军队学习,“也要准备为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而捐躯”。蒋的讲话不时为热烈的掌声打断,他也热血沸腾,结束讲话时,激动得双手发抖。军乐队奏着极富感染力的《国际歌》,蒋介石竟是被苏军战士们抬着放到汽车跟前的.....
因为他在苏联“亲共”的表现,导致莫斯科对他非常有好感,还让他当上了共产国际的名誉委员,成了共产国际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所以我们现在开玩笑说“蒋公通共”,并不是没有完全没有道理的,毕竟,苏联后来的援助,绝大部分都是给国民党的。
蒋介石对红军强大的组织,钢铁一样的纪律羡慕不已,于是一回国就告诉孙先生,一定要效仿红军,建立一支“党的军队”。电视剧《中流击水》中,身穿一身红军军装,高喊革命口号的蒋介石,非常还原历史。
在这个期间,蒋介石为了获取孙先生信任,为了得到苏联的经济、军事支持,他伪装成了一个“心向革命”的“进步左派”,甚至还和右派元老们划清了界限。他也积极领导“国民革命”,发动北伐,攻打吴佩孚等军阀。
然而在孙先生辞世后,他就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制造各种事件,夺取革命领导权,通过整理党务案、中山舰事件排挤共产党,通过廖仲恺案驱逐国民党元老,最终,他得到了江浙财阀士绅的支持,得到了上海青帮黑社会的帮助,又通过婚姻抱上了美帝国主义的大腿,这个时候他的真面目就暴露了,这时候,他再也不需要苏联和共产国际了,于是他就对革命同志挥起了屠刀,制造了“四一二大屠杀”,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
蒋介石为了彻底夺取国民党的控制权,杀的最多的,其实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的基层党员。
在1924年4月清党前,国民党拥有将近80万普通注册党员,而等到1928年3月份,也就是上海的412和武汉的715之后一年,国民党员已经锐减到了22万。
在地方基层更为夸张,地主乡绅旧军阀土匪反攻倒算,借着反共的名义,大肆屠杀国民党基层干部,尤其是在广西,在1927年清党之前,大概有国民党员12.8万人。但是等到1934年只有区区5000人,还不到之前的一个零头。
412屠杀后,宁汉合流,国民党中央党部再次试图开始土地改革,推广二五减租决议,由蒋介石的基本盘江浙两省的省县两级党部先行试点。结果尚在宣传期间就引发了严重的党政冲突。江苏、浙江很多县党部的减租公告刚贴出,就被县警察撕掉,有的县党部被当地县长带领保安团直接以“通匪”为由查封,有的县党部主任被县长以“通匪”罪名枪毙。
以蒋介石控制力最强的老家浙江为例:
天台县党部主任及随从被当地的“乡贤”枪杀。
武义县党部主任被当地的“乡贤”枪杀在党部门口。
某地党部主任被当地的“乡贤”扔进粪坑,党部被砸,青天白日旗及孙中山像被毁。
经此一役,412大清洗后幸存的国民党基层党务进步力量,彻底断送。中国当时最大的进步政党不再是党,从一个现代文官政府的雏形,彻底沦为各路土豪劣绅和投机分子的大杂烩。
1933年,全国仅有17%的县建立了县党部,农村中很难看到国民党党的势力,在农民中很难找到国民党员,基层的教师、公务员、各类工作人员中,都很少有国民党,基层政治,其实还是乡绅、地主、土匪们手里,有这个政党,没这个政党,没有本质的区别。
原本“大革命”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但蒋介石在叛变革命之后,不但对军阀开始“金元笼络”,还对帝国主义列强畏之如虎。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时候,英国军舰为了阻挠革命,炮轰万县县城,制造万县惨案,炮击两个多小时,发弹300余发,万县城区33处被炮击,居民死亡604人,伤398人,被毁民房千余间。共产党人朱德、陈毅等发动万人抗英大会,要求扣留军舰,严惩凶手……但国民党方面杨森下令释放了两艘英国军舰,并压制了群众的反英示威斗争……
1927年3月,英美干涉中国革命,用舰炮轰击南京城,毁坏房屋无数,南京百姓死伤两千多人。蒋介石方面对美、英帝国主义炮轰南京打死打伤2000多人的“南京事件”一再退让,最后居然甩锅给共产党,把南京事件说成是共产党煽动而发生的,承认美、英为保护本国侨民“而不得已开炮轰击”。
1928年,蒋介石北伐的时候,在济南遇到日军挑衅,残杀中国军人,制造济南惨案,交涉员蔡公时被割去耳鼻,残忍虐杀……然而,老蒋对日本暴行一声不吭,下令不许抵抗,最后居然让我国军人“解除武装”、离开济南,“绕道北伐”……北伐军离开后,济南民众民众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
蒋介石对帝国主义一退再退,面对自己党内同志、本国革命群众,倒是强硬的很,凶残的很,从“四一二”到“匪区大烧杀”,倒是一点不手软,国民党基层党员被残杀数十万,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群众被屠杀数百万……
至此,他已经彻底变成了“反动派”,“人民的敌人”。
其实蒋介石一生都非常羡慕共产党、红军的作风纪律,组织能力,战略执行能力。当年“剿共”的时候,他对红军的运动战、游击战羡慕不已,经常在电文手令里,各种夸奖朱毛“匪军”的厉害,对手下将领各种教育,要求他们“向匪军学习”。
其实,国民党向红军学习是公开的秘密,白崇禧每次和红军交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战场上搜集红军的政治军事教材,有一次捡到一本侦查教材,如获至宝,回去删改了几句话几个字,就原封不动做了桂军的军事教材。
1948年8月初,蒋介石主持召开“三年来戡乱检讨会”。
第93军军长盛家兴发言说:“共军军民一致,尊重人民利益,纪律严明,对我军情况明了,战术灵活巧妙,战斗力强,牺牲精神旺盛。国军应效法共军,不妨碍人民利益,争取民众,才不会成为聋子、瞎子。要效仿共军经济公开,爱惜士卒,纪律严明,才能提高士气;要学共军加强侦察,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坚决进攻,军官冲锋在前才能提高战斗力……”
蒋介石大怒:“娘希匹!你纯粹是长他人志气!这个盛家兴,他在精神上早已成了共匪的俘虏!”
蒋介石还训话说:“我认为共产党阴险暴戾,深刻精到,机警疑忌,严密笃实,并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共党懂得辩证法。你们以后对辩证法要好好研究,才能对付他们。这次我发一本辩证法给你们,希望你们回去认真研究。”
果然一人发了一本《辩证法》,是黑格尔的书。
盛家兴发牢骚:“说我的精神已成俘虏,他自己一会儿让我们学共产党交党费,一会儿号召我们学辩证法,又做何解释?”
国防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汝瑰说:“想学也没学对。共产党学的是唯物辩证法,老头子发给咱们的只有‘辩证’,没有‘唯物’。”
会议期间,郭汝瑰把一本共产党东北野战军印的《目前的战略问题》附在文件后面呈递给蒋介石。蒋介石不知道这本小册子是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的节选本,阅过感到“很高明”,遂批上“印发”二字,作为大会学习材料。
与会者中有人读过毛泽东的那两本书,翻开发给的《目前的战略问题》,目瞪口呆,惊愕地窃语:“简直成了毛主义的学习大会了。”
这会开到最后很有意思,大家互相提问、回答,比如说有人问:“如何打破共产党的农村包围城市?”答案是:“把农民争取过来!”
有人窃笑:“把农民争取过来,这仗就不用打了......”
后来蒋介石兵败大陆、退居台湾之后,大张旗鼓地进行国民党改造运动,通过公开或秘密的手段,搞到一批中共的文件和毛泽东著作,认真研究学习。
所以,国民党在“改造”之时,其内容乃至有关文件所用的术语,都会使人联想到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建党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
然而,蒋介石学习“共产主义”的方法论学了一辈子,只学到了一点皮毛,他骨子里并不信仰这个,他是个投机者,他不站在工人农民那边,他无法争取到人民群众。
国民党的军队完全没有群众基础,有怎么可能拥有基层组织能力?所以,无论他们通过抓壮丁征来多少兵,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现代军队”,他们被国民党官僚们“吃空饷”,当作奴隶一般虐待,不但没有战斗力,还会在关键时刻倒戈起义,开个“诉苦大会”,成为“解放战士”。
还是那句话,他们要是能够做到共产党所做的事情,他们就加入共产党了。
近代所有追求平等、进步,追求国家独立、富强的人,不是共产党,就是共产党的朋友,这里面不包括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