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副教授怒喷「躺平族」,网友炸锅:躺平不可耻,躺赢才可怕!
躺平不是躺尸
「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这两天,清华副教授怒喷躺平族的言论一出即炸了热搜。
同时他还表示,内卷有教育的筛选功能,理论一套一套的,中心思想就是说:卷!一定要卷!人才都是卷出来的!
原本是想凭一己之力喊醒那些装睡的年轻人,没料到躺平阶级有力量,该热搜下网友们个个不买账。
其中点赞量最高的哥们,建议清华大学开启副教授末尾淘汰制,每年开除排名末尾的五名副教授,好让这些高知们尝尝社畜的滋味。
这些言论之所以引起公愤,主要是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是一个奋斗的既得利益者,于是站在高处指点江山,鼓励所有人打鸡血,但是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充满了傲慢与不体恤。
躺平是指不努力吗?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吗?躺平了就是可耻的废物吗?
跟这些何不食肉糜的言论相比,朴树对年轻人说的话才真的值得思考思考:「我没资格评判现在的年轻人,年轻人应该是狂热的,但如果一代年轻人被压的抬不起头,我们应该想想是哪出了问题。」
01
鸡血被榨干,我只想躺平
“内卷”这个词从去年就疯狂卷到现在,不仅没有熄火的趋势,反而越聊越敏感。
最近一档职场类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频繁被骂上热搜,先是张萌傲娇地说自己半夜3点给员工发信息,早晨7点追问员工为什么不及时回复。
前两天,苏芒又在综艺节目上因为一句“内卷是因为你们的欲望太高”而被骂上热搜,细想这真没多大事儿,中年人对这些词汇不了解很正常,但是碰上“内卷”就过不去了,你得正儿八经出来道歉。
这种类型的节目,年轻人完全可以从“职场新人避坑指南”的角度来观看,奇怪的是,很多人对此绕道而行,他们更乐意站在吐槽和扒皮资本家的立场来看,由此可见他们对生活的毒打有多痛恨。
从对精英的崇拜追逐,再到怀疑嘲讽,成功学那一套再也没法一呼百应了。
8090后小时候都还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真正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首要的竞争对象不是同学,而是同学他爹,人家赢在了娘胎里。
于是你只能与那些跟你半斤八两的人玩儿,别人读硕士,你也硬着头上,别人主动加班,你也不好按时就撤,曾经你们比谁聪明,现在只能比谁更“贱”。
内卷到最后就是一种纯体力消耗,但人的生理极限在这儿。
明明付出了洪荒之力想改善生活,但现实只给你反馈了个小浪花,你的工资上涨永远赶不上房价。
当年轻人在嘲讽精英时,多少还带着点酸的心理,但躺平的态度仿佛表明,我不愤怒不嘲讽了,你贩卖你的鸡汤,你高喊你的梦想,你说什么都对,但是别妨碍我躺着就行。
“没办法不躺平,因为爬起来就被一脚踹躺下”,这是被毒打的社会人的真实写照。
反正卷也是徒劳,不如躺平,至少还能避免过劳死,这似乎是弱者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了,但仅限于「似乎」。
02
躺平了,你怎么还哭了呢?
之前网上出了个《躺平即正义》的神帖,这哥们两年不工作也不觉得哪里不对,每个月开销不超过200块,实在是没钱了,他就会揣上他的演员证,到横店演尸体,换个地方继续躺,还能混点生活费,可谓是躺平族中的极品。
“躺平大师”的跟帖我看了不少,有无数共鸣、赞同、羡慕,但背后都透露出了深深的担忧:你有没有抗风险的能力。
你固然可以消费降级,从过去的商场999到现在的拼多多9块9,从过去的三餐到两餐,哪怕你每天一顿咸菜馒头也能续命,但这是你最后的退路了不是么?
最重要的是,这位兄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咱没必要去深挖这是不是一种行为艺术,也没必要去翻人家家底,我们姑且按照常情来论。
如果你没结婚,不需要养老婆孩子,父母身体健康且经济独立,不需要养活房东,或者房租只需要极少的钱,且你自己身体和心理没多大毛病,此时你才符合躺平的最基本条件,只要一条不符合,你都没法躺平,至少躺得很不舒服。
去年年初,全国人民都被迫躺平了。
突然延长的假期让人窃喜,不断延长的假期让人焦虑,再也不用去上班的消息让人崩溃。
房贷车贷要交,孩子的奶粉钱,父母的养老钱,自己的基本生活都要维持,你平时吐槽到不行的工作忽然间成了救命稻草,管他内卷不内卷,重要的是,卷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你。
被迫加班是身体上的坐牢,被迫躺平是精神上的坐牢,为前者流汗,总好过为后者流泪。
如果你非要抬杠说,我看透了资本那一套,你们继续卷,老子不玩儿了,我躺平我骄傲,那我只能恭喜你尚有退路,尚有选择权。
所以躺平本身就很奢侈,你以为你已经退到了生存的基本线上,但事实不是,正如那句讲烂了的话:“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03
我们都是废物,但本质不一样
去年,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在一次演讲中说,不想让孩子被内卷,并在妈妈群表态:我们家孩子以后就让她开个奶茶店得了。
于是就有了金句:“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这话没毛病,乍听还非常舒适,但稍微动点脑子就发现有坑。
甭管卖奶茶还是摊煎饼,这行业的恶性竞争跟鸡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家只是拿卖奶茶当做不会触碰的底线来举个例子。
同样是以躺平的姿态来面对生活,但你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阶层不对等,实力悬殊大,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你们之间的「容错率」不一样,说直白些,就是你的家底能否为你的游手好闲、任性躺平兜底。
你们同样去卖奶茶,都倒闭了,但人家创业未半可以中道蹦迪,你只能老老实实中道崩殂。
有钱人想体验低档次的生活,有时也出于真心,但这里的关键词不是「真心」,而是「有钱」,他们随时都有退回到舒适生活的自由,这是躺平这个游戏里的核心算法。
如果你的存款够吃好几年,那你躺一躺无所谓,并且你要保证有一天你躺不下去了,站起来还有挣钱的能力。
躺平界的大佬有很多,人家对于躺平的期许是这样的:“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这就够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用舒适、从容、轻松去交换成功。”
而普通人那种混吃等死的躺平,只能叫躺尸。
04
躺平的不一定是废品,也可能是精品
经常能看到有人在网上晒自己躺平后的生活,典型的有这么几种:
炒了大厂的鱿鱼,踏踏实实回到小镇,干了一份以前瞧不起的铁饭碗工作,静待养老;
回老家把房子修整修整,种花种菜养狗养猫,做一份工资不高但轻松的工作;
在爸妈手下混日子,准备继承家产;
去麦当劳、星巴克打打零工,开个平台号晒晒自己的生活,说不定还能接点广告。
他们略带小资情调的躺平式生活中,除了基本物质上的保证,别忘了还有着思想上的转变。
之前网上总有人说“ 大城市放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小城市的严重误解,你只是没有发现这种灵魂的本领。
人是有根的,你不能因为自己的叶子偶然飘落在了一个繁华的地方,你就觉得这里的繁华容得下你,除非你真的有到哪里都能扎根的本领。
如果一个人在这个层面上没想明白,只是图一时的快活回去躺着,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卷铺盖继续滚回北上广,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害怕这个叫「平凡」的东西。
这里面固然有些人是因为在城市里实在卷不动了,被迫踹出了圈层,但他们在严格意义上也不能算是躺平,只能说是识趣地对生活进行了降维式调整。
所以,曾经在大厂996,现在回归小镇也能乐呵呵躺平的人,他们大多数是认真审视过自身,理解过生活,至少是在内心里接纳了平凡的人。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退出了消费主义的氛围,你反而能理性地看待自身,在减负的过程中,或许能解锁人生中更多的可能。
这样的生活才是多数人接受和期待的,也是多数人想得而得不到的。因为想做到这样的躺平,要保证精神上或者物质上,必有一样是贵族。
05
誓死捍卫「喘息的权利」
回到现实,那些口口声声要躺平的人,都在老老实实加班,兢兢业业摸鱼。
躺平只是种心理状态,而不是生理状态。
说真的,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拼的,论吃苦耐劳一点都不比父辈们差,但凡他们能在工作上看到一点点明确的上升空间,他们真的比谁都努力。
但是从现实来看,年轻一代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机会,的确比父母这一辈要小很多。
工作中常常遭遇PUA,面对父母时,往往还会被嫌弃不努力,即便有一些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不容易,但是凭他们自己的经验,已经无法指导孩子如何应对现实,甚至连心理上的宽慰,都不知如何表达。
丧文化的铺天盖地,看起来像是种精神瘟疫,其实只是种集体共鸣,不了解的人说这是「垮掉的一代」,只有躺平的人才能体会,这其实是「孤独的一代」。
他们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只能在摸鱼这种「低配版躺平」中寻点开心。
所以当张萌老板娘沾沾自喜地发表加班言论时,才引起了打工人的集体愤怒,激烈的言辞之下,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是:请你不要剥夺我喘息的权利。
而如果打工人能得到一些尊重,排解一些焦虑,活得像个人样儿,即便是大师级的躺平族,多半也会站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06
勤劳致富那一套很难再有新的说辞,而丧文化套餐里,却频出新款爆款,这一切都好像很沮丧。
但是抛开大的论调去看那些小的个体,「躺平任嘲」的态度真没那么无药可救。
我们小时候吨吨吨喝着别人熬的鸡汤, 不管汤里面有啥配料,也不会怀疑这汤是不是黄鼠狼炖的。
长大后才发现,我为啥要喝那鸡汤,肉呢?
所以年轻人宁可把那些工业鸡汤倒进下水沟,咱自己炖个无产阶级的鸡汤。
虽然卖相不那么好,味道没那么鲜,但喝下去肠道舒适不恶心。
丧、反内卷、躺平、低欲望就一定是消极遁世吗,这只是很多年轻人对待高压的自嘲式缓解。
《小舍得》里有句台词:“中年人就像踩在平衡车上,手里还端满了盘子。”
想撂挑子的人多的是,但即便我真的躺平了,他们举起的屠刀就会放下吗?
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很明白,所以没人想做屠刀下温顺的老狗,真的被生活逼到墙角了,大多数人还是会抄起家伙跟他干。
这就是一个灰头土脸的成年人倔强又可爱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