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最喜欢的皇帝是谁?

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占据台湾,因台湾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不擅农耕,故从大陆东南沿海一带招募汉人来垦殖,这是历史上汉人大规模移民台湾的开端。 

自此,台湾的社会主体中,汉族的血脉和文化开始生根发展。到国姓爷郑成功管理台湾后,中华文化得到系统传播。

 而今的民进党,虽有种种“去中国化”之龌龊之事,奈何历史走过的痕迹,不是他们掌权就能轻易抹去的。如今台湾流行的话题,正是对岸几出轰轰烈烈的宫斗大戏,从几年前的《甄嬛传》,到最近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就让台湾观众们也追捧的不亦乐乎。

魏璎珞的儿子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延禧攻略》中的第一女主角魏璎珞一路斩棘劈棘的升级之路,让台湾观众看得目不转睛,不过大家对这个数百年前居住在北京“魏姓”女子的真实身份,和其“令妃”的称号仅是一知半解,最熟悉的反而是“嘉庆帝之母”这个身份。

颙琰母亲魏佳氏及童年颙琰(嘉庆帝)像

500

 

熟悉嘉庆皇帝,是因为他是台湾人最喜欢的清朝皇帝。在大陆出镜率最高的康雍乾三帝,在台湾反而没有太多拥护。 

台湾人对嘉庆帝情有独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把台湾从水深火热的动乱年代中解救出来的。 

传说中还只是皇子的嘉庆奉父亲乾隆帝之命,率兵一万五千多人,赴台湾镇压天地会的林爽文政变。这位皇子在叛乱平息后,竟爱上了台湾这块“不寒不暑”的人间仙境,于是微服私访,旅途中破奇案、惩奸佞,更有台湾土地上的山精树神助他化险为夷。 

嘉庆君助守嘉义时建造的城楼被称作“太子楼”。嘉庆君夜宿南投县草屯镇的土地庙时,曾得当地土地公托梦,躲过原住民猎人头一劫,赐该土地庙号“庆安”,意为“保护嘉庆平安”。嘉庆微服经过台南市一个古称麻豆堡的地方时,曾遇土匪,得一武功高清的白胡子老翁相救,于是在他登基后赐这里的土地公三件宝物,以示感恩。

台视2009年八点档连续剧《嘉庆君游台湾》的海报

500

 嘉庆君在经过台中市时又被悍匪袭击,幸得一棵大树保佑,树神化身红衣异人击退悍匪,因此这棵大树被册封为“树王公”,树王旁边建有将军庙,供奉舍身保护嘉庆君的卫士。最后,嘉庆君听闻台湾的文旦吃了可百病全消,于是也要带回北京孝敬他的父王乾隆帝,历经磨难找到台南麻豆,寻获文旦后携回北京,而他找到的文旦就被称做“太子文旦”流传于世。

台南麻豆文旦

500

 

诸如此类事迹,在台湾多不胜数,琐碎者如“皇帝番薯”、“皇帝山泉水”、“皇帝面条”等等,皆有嘉庆君独家做官宣。 

台湾民众这么爱戴嘉庆君,艺能界自然也少不了推波助澜。民间流传各种嘉庆帝的歌仔戏,都是曾是婆婆妈妈们的最爱,名伶如叶青、杨丽花、孙翠凤都有演出过嘉庆君。而电视普及以后,嘉庆君微服私访台湾也成了热门电影和电视剧的题材,主角请的也都是当红的男星,又穿凿附会了有情有义的台湾女子陈素娘与嘉庆君的爱情等故事。同类题材的故事也频频见于报章杂志和民间小说,可见嘉庆君锄强扶弱的英雄形象是多么深入人心。

500

 

尔晴的儿子

然而皇子和帝王的生平,皆是有据可考的。根据正史记载,嘉庆皇帝却有出访,但实不曾踏上过台湾。真正来过的,反而是《延禧攻略》中,魏璎珞死敌的儿子—一代名将福康安。

《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中的福康安画像

500

 

事情发生在1787年(乾隆五十一年),台湾知府奉命取缔“反清复明”的民间结社天地会,并逮捕其领袖数人。彰化县民林爽文因其叔父被抓,率众劫狱、攻击官府、击杀官员、起事抗清。这股动乱几乎席卷全台,林爽文势力大到甚至自立为盟主大元帅,号称拥兵五十万(实际只有三万左右),年号“顺天”。 

清庭闻讯后即刻派兵数千人前来镇压,可是没想到官兵遭遇天地会叛军后,竟节节败退。于是清廷又加码增派了近一万兵力,由名将福康安率领,从闽浙开赴台湾。

乾隆《平定台湾得胜图》

“大剿诸贼开通诸罗并进攻斗六门”

500

 

所以这才是故事真实的版本,赴台的大官并不是什么“太子嘉庆君”,而是乾隆帝的宠臣福康安。也许是当年的台湾是边远地方,从没见过京城来的这几位大官老爷的气派,才发生了这个美丽的误会,认为是真龙天子来拯救他们。 

而福康安也果然不负众望,以寡胜多大败林爽文,最后将之生擒活捉送去北京,林爽文被凌迟处死。

平定台湾战役之一——攻剿小半天山

500

 

乾隆帝对处理林爽文民变一事十分喜悦,将之列为他的“十全武功”之一。台湾地方的各个官员首领,凡配合官兵者,包括原住民首领,在福康安的带领下前往北京接受赏赐。对于支持清军抵制林爽文的台湾诸罗地区,也被冠以“嘉其忠义”之赞美,随即更名为“嘉义”。

乾隆台湾舆图中的诸罗县城

500

 

清政府还将福康安的平叛的过程和事后的褒奖,用十块长方形石碑刻记下来,下面用赑屃托着,这样气派豪华的石碑在台湾是十分少见的。 

这些扎实的文物和记载,才是史实最真实的还原。嘉庆君游台湾的故事,足见也是依附在福康安在台湾的事迹之上。特别的是,台湾民众从来没有听说过“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这一坊间传闻,却又无意中给福康安套用了一个“太子”的模式,想来这几百年前的古人八卦的套路也和我们今人一样,也是有趣。

嘉义公园内的福康安纪功碑

500 

台湾攻略

1644年明崇祯帝朱由检在媒山自尽身亡后,明朝灭亡。残余的朱姓皇室宗亲不断南逃,最后仅余宗室朱术桂等数人放弃留在大陆,在国姓爷郑成功的支持下渡海来到台湾。在台湾百姓继续供养下,明朝朱家后代在这里苟延残喘了近四十年,直到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后,这块岛屿的日历才真正翻入进入大清朝这一页。

高雄市的宁靖王墓

500 

但是康熙帝打台湾,并不是真的心疼这块领土,很大程度上只要除掉盘踞在台湾的“反清复明”之势力,所以在日后的治理中没有太积极。其后果,则是台湾一直是一块法外之地,动乱频繁。清朝派来的官员贪污腐化,民间又有天地会等组织不断掀起民变和叛乱。如此乱象持续近百年,并且愈演愈烈,直到乾隆帝统治中期才被清廷的大军彻底镇压。 

换言之,康熙帝攻打过台湾,而雍正帝和乾隆帝年间的台湾发生过朱一贵、林爽文两大战乱,故台湾民间难对这三位君王产生好感。

康熙、雍正、乾隆画像

500

 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之事对台湾可谓意义重大,台湾通过反抗林爽文动乱而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政治上的话语权。而清朝大军在台湾土地上推进的时候,确实也让汉族移民的势力得到稳固,控制的区域也有大幅扩张。 

至于长期以来与汉人为敌的原住民,全赖福康安有战略合作的远见,与所经过的部落一一结好。借原住民之力围堵叛军逃窜的路线,并借用他们对台湾环境的熟悉,成功的破解了叛军潜伏于深山的计划。 

在此之前,汉人和原住民的关系十分紧张,彼此间相杀毫不留情,几乎不视对方为同类。而林爽文事件后,两个民族的关系逐渐走向和平,与汉人交好的一些原住民族群,开始相互通商、通婚,甚至于连族长更替之事都会与清朝官府沟通,这确实为台湾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陆地上的统治基础稳固的同时,另外一位武将的出现也让台湾人在海上的名号响彻清廷,这个人叫做王得禄。

500 

王得禄的先祖在康熙年间就登台定居,至王得禄已传至四代,子孙皆是读书人。林爽文事件爆发时,王得禄年仅十七岁,他招募丁勇数百人,投入福康安麾下,出生入死身经百战。事后清廷论功行赏,王得禄年纪轻轻就获赏五品顶戴花翎,可谓是少年英豪。 

王得禄随后加入水师,专责打击流窜在台湾海峡的海盗。1806年(嘉庆十一年),大海盗蔡牵继续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进攻台南,王得禄出战迎敌,大胜,被嘉庆帝赏加总兵衔。余后的三年中,王得禄用兵得法,最终全面清剿了海盗势力,台湾海疆因此重获平静。王得禄被嘉庆帝称赞“一日平山,一日平海”。如此名号之下,他坐上了福建水师提督之位,最高的官职直至太子太保。 

于是他出生的嘉义县,就有了“太保”这个地名,以兹纪念王得禄的功绩。王得禄死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师”,官阶一品,为台湾人在朝廷中武职最高者,王得禄实不为过。

台湾作为一个“反清复明制造厂”,经过了大大小小的动乱达百年,终于在嘉庆帝的统治中期迎来了一段喘息。虽然在大陆的眼中,嘉庆帝能力有争议,差评者甚至说他把大清帝国推向了衰亡的道路,可是台湾人民却在这一段历史洪流中,开始踏实的建设和发展,等待着八十多年后,命运中赏识她的贵人出现。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