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巴勒斯坦问题的基本事实
在刚刚过去的 5 月 21 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方面正式协议停火。本轮历经 11 天、造成数千名平民伤亡的巴以军事冲突终于按下了暂停键。有关巴勒斯坦平民的惨状、应该支持哪一方的争论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现,而大多数人恐怕对“犹太复国主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应许之地”、“哈马斯”等名词的含义还一头雾水。今天,单读选编了一篇开源文章,在讨论立场和解决方案前,它给我们介绍了这场近百年争端的基本事实和前因后果。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Mohsen M.Saleh 博士,他任教于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IIUM)历史与文明系,是一位现代和当代阿拉伯史研究专家。(原文链接:https://www.middleeastmonitor.com/20210326-basic-facts-on-the-palestine-issue/)
巴勒斯坦问题的基本事实
撰文:Mohsen M.Saleh 博士
翻译:张金鸣 刘婧 薛雅心 何珊珊
这本小册子旨在提供一个充实而简洁的信息库,以建立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基本理解。它汇集了作者认为对于理解巴勒斯坦问题而言必不可少的所有事实信息、基本知识和概念。这是一本简明扼要的书,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包含某些细节或尾注,尽管如此,书中的信息全部基于可靠的科学来源。这本书的标题为“基本事实”,但并不一定意味着里面陈述的就是最终的事实,书中难免存在个人的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在近 20 年来已有多个版本,此版本为 2020 年更新修订的版本,首次提供了插图。
巴勒斯坦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巴勒斯坦”位于沙姆地区(Bilad al-Sham,包括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等国)的西南部。这片阿拉伯穆斯林的土地,位于亚洲大陆以西的地中海东岸,是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纽带,也临近欧洲。巴勒斯坦还位于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的中心,连接着它们的两翼。因此,这片土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巴勒斯坦的北部毗邻黎巴嫩,东北与叙利亚接壤,往东即是约旦,南面便是埃及。根据目前资料显示,古代巴勒斯坦面积为 27,009 平方千米。巴勒斯坦属温和的地中海气候,地形多样。
古代文明发祥地
巴勒斯坦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居住地之一。这里有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公元前 50 万至 1.4 万年)和中石器时代(公元前 1.4 万至 8000 年)的遗址,在巴勒斯坦,它们被称为纳图夫文化。根据当代考古发现,古人类正是在这里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即大约在一万一千年前,公元前 9000 年)。大约在公元前 8000 年,巴勒斯坦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耶利哥。从那以后,巴勒斯坦一直是各种辉煌文明的所在地。
巴勒斯坦的宗教意义
巴勒斯坦在每个穆斯林的心中都有独特的位置。根据《古兰经》记载,它是一块神圣的、被祝福的土地。那里有一座阿克萨清真寺,它是第一个“基卜拉” [1]——穆斯林进行祷告时需要朝向的方向,第二座奉献给真主的清真寺和世界上第三神圣的清真寺。这里也是 Al Isra’(即“夜间之旅”)[2] 的土地:先知穆罕默德在这里进入了神圣之域,经历了奇迹般的夜间旅程。这是一片属于先知的土地,《古兰经》中提到的许多先知被认为生长于此,并最终埋葬在这片土地。对伊斯兰教而言,这里是“聚会”和“复活”的圣城,也是伊斯兰教的中心。这里象征着胜利和正义,人民持守着这个信念等待着复活之日来临。
阿克萨清真寺
巴勒斯坦这片土地对犹太人和基督徒来说也是神圣的。犹太人认为这是他们应许之地,是他们重要历史节点的核心区和先知们的安息之地,他们圣地的中心在耶路撒冷和希伯伦。基督徒同样认为这是他们信仰的发源地,因为耶稣(也有一说是先知伊萨)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基督教的圣城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拿撒勒,也都位于巴勒斯坦。
穆斯林,一神教 [3] 旗帜的承继者
伊斯兰教认为,穆斯林真正传承了大卫王、所罗门、以色列支派的先知及其先祖的遗产,继承了曾经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一神教传统。因此,穆斯林认为应该由自己继承统治合法性,因为他们举起了一神教旗帜,追随了先知开辟的道路。
穆斯林的文明统治
在穆斯林统治巴勒斯坦地区期间,穆斯林(尤其是在耶路撒冷)对待不同宗教、种族和社会地位的人普遍采取宽容、共存、正义和仁慈的准则。保障犹太人、基督徒及其他人的权利,防止任何针对他们的侵犯或不公正行为。穆斯林还向其他宗教的信仰者敞开大门,让他们平等地参与伊斯兰文明建设。而历史上巴勒斯坦的其他统治者普遍十分严厉,无法与其他宗教共存,压迫其他宗教的追随者并试图驱赶他们,就像古时候的罗马人,十字军以及现在的以色列人所做的一样。
巴勒斯坦人
最早定居在巴勒斯坦并留下印记的人,是 4500 年前从阿拉伯半岛移居此地的“迦南人”,因此这片土地最初为人所知的名字叫做“迦南之地”。今天的巴勒斯坦人是迦南人的后裔,属于东地中海民族(即派莱赛特人 PLST 或非利士人),以及后来与阿拉伯部落通婚的后代。虽然很多民族曾经统治过巴勒斯坦,但原住民们不间断地一直生活在这里。绝大多数的巴勒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采用阿拉伯语作为他们的通用语。就这样,自公元 636 年/伊斯兰教纪元 15 年开始直到现在,巴勒斯坦人的阿拉伯与伊斯兰文化身份被不断地建构起来,尽管大量人口在 1948 年的以色列入侵中被强制驱逐。
穆斯林对于巴勒斯坦土地的权利
犹太人主张的对巴勒斯坦的历史性权利,并不能与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主张同日而语。
事实上,在以色列人建国之前,巴勒斯坦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居住和发展了 1500 多年。在以色列人建国的过程中、在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的连接断裂之后,巴勒斯坦人依旧居住于此。犹太人曾统治过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不是全部地区)长达四个世纪(公元前 1000 — 586 年),与其他外国势力(如亚述人、波斯人、法老、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统治一样,后来他们的统治逐渐消亡,正如亚述人、波斯人、埃及法老、希腊人、罗马人这些外来统治者一样,而巴勒斯坦人民一直牢牢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除了十字军东征时为期 90 年的短暂插曲,伊斯兰教统治巴勒斯坦的时间长达 1200 年,为史上最长(公元 636-1917)。而从公元 135 年到 20 世纪之间的 1800 年里,犹太人实际上没有定居巴勒斯坦的资格,他们在巴勒斯坦既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公民权或领导权。事实上,犹太宗教教义禁止任何意义上的“回归”巴勒斯坦。
根据几位犹太研究人员和学者的考察,绝大多数的当代犹太人与巴勒斯坦没有任何关系,以色列人也是如此。如今,几乎 80% 的犹太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哈扎尔人 [4] (Ashkenaz),他们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区,并在公元 8 - 10 世纪被犹太化。因此,如果犹太人中有谁想要呼吁“回归”,那他们就应该回到他们最初居住的地区,而不是巴勒斯坦地区。
除此之外,鉴于大多数以色列支派拒绝加入摩西出埃及到圣地的旅程,犹太人声称的与巴勒斯坦的历史联系是值得怀疑的。同样地,尽管波斯皇帝居鲁士大帝曾提出会保障他们的安全,大多数人也拒绝从巴比伦返回巴勒斯坦。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起源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就是致力于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源于欧洲基督徒中的犹太复国主义支持者的煽动,尤其是新教徒,自 16 世纪起,他们就开展了支持犹太人聚集到巴勒斯坦的运动。
造成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的还有其他因素:犹太启蒙运动(Haskala)未能在犹太人社会形成影响。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盛行,欧洲的民族国家不断建立的背景下,犹太人社会里产生了“解放犹太人”和向公民身份转变的意识。19 世纪,“犹太人问题”出现,尤其是在东欧,俄国对于犹太人的压迫燃起了巴勒斯坦土地上犹太复国主义者的野心。为了实现目标,犹太人利用了一些在欧洲和美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犹太裔官员。此外,许多西欧和美洲国家拒绝接收来自东欧的犹太移民,而企图将他们逐往其他地方,这也对犹太复国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犹太复国主义计划的威胁
在西方尤其是英国殖民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的实体组织建立,以起到“缓冲地带”和殖民据点的作用,这一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西方犹太复国主义的威胁达到顶峰。在伊斯兰和阿拉伯土地的心脏地带建立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可以分裂伊斯兰教分布于亚、非大地上的两翼,阻碍穆斯林的团结,削弱它的力量。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建立使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始终处于分裂状态,失去任何复苏的可能性,使他们在受制于西方的轨道上打转,只能为西方提供原材料,再消费他们的商品。犹太复国主义要想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维持稳定和发展,就必须保证其周围的穆斯林国家始终脆弱、分裂和欠发达。同样地,穆斯林乌玛(民族)的复兴、团结和力量,也仰赖于他们终结犹太复国主义侵占巴勒斯坦的能力。
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The World Zionist Organization,WZO)
1897年8月,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WZO)在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Herzl)的领导下,于巴塞尔成立。该组织以“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为目标,并与西方殖民主义计划建立了联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该组织才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建立在犹太教信仰、历史遗产和民族主义基础上的种族主义运动,视废除巴勒斯坦人在其土地上的权利并取代他们为己任。犹太复国主义的各种思潮之间没有根本的区别,不论它是政教分离主义、社会主义、宗教信仰性质还是政党性质,所有派别都以为犹太人建立家园这一共同宗旨而团结起来。
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会旗
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计划的采纳
英国采纳了犹太复国主义计划,1917年 2 月 11日,英国发表了《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支持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并于 1918 年 9 月完成了对巴勒斯坦的占领。英国违背了自己对谢里夫·侯赛因的承诺,英国曾答应,在他治下的阿拉伯将获得自由和独立。此外,依据《赛克斯-皮科协定》(Sykes-Picot Agreement,1916 年 5 月),英国还与法国将沙姆地区和伊拉克划分为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为将巴勒斯坦置于国际控制之下做好了准备。之后,英国通过《圣雷莫协定》(San Remo Agreement,1920 年 4 月)获得了对巴勒斯坦的实际控制,并成功将《贝尔福宣言》纳入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宪章 ,该决议于 1922 年 7 月得到国际联盟理事会(the Council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的承认。
被占领的巴勒斯坦
在占领巴勒斯坦期间(1918-1948),英国向犹太移民敞开了大门。犹太人数量从 1918 年的 5.5 万人猛增到 1948 年的 64.6 万人(即人口占比从 8%上升到 31.7%)。同时,英国当局还支持土地收购,这使得犹太人的土地所有从约 42 万多努姆(1 多努姆=1000 平方米)(土地的 1.6%)增至约 170 万多努姆(巴勒斯坦土地的 6.3%)。犹太人得到这一切,大多通过英国官方,亦或者是其他非巴勒斯坦人的渠道。尽管处境艰难、受尽屈辱,巴勒斯坦人民还是在这艰苦的 30 年里坚守着自己的土地,巴勒斯坦人的人口依然占多数(68.3%),而且控制了大部分土地(93.7%)。
不过犹太复国主义者还是在英国占领当局的积极帮助和掩护下,建立了经济、政治、教育、军事和社会机构。到 1948 年,他们已经建立了 292 个定居点,并组建了一支汇集哈加拿 [5](Haganah)、伊尔贡 [6](Irgun)和斯特恩帮 [7](Stern)等恐怖组织成员的人数约 7 万人的武装力量,准备宣告国家成立。
《贝尔福宣言》发表100周年,巴勒斯坦人民上街进行抗议游行
1917-1948 巴勒斯坦抵抗运动
尽管英帝国对巴勒斯坦的强权政治远远超过了人民的抵御能力,但是他们始终与英国占领当局和犹太复国主义计划进行顽强抗争,争取独立。穆萨·卡兹姆[8](Musa Kazimal-Hussaini)和阿明·侯赛尼 [9](Haj Aminal-Hussaini)领导的一系列伊斯兰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调动了巴勒斯坦人的政治主体性,出现了有大规模群众基础的政治动员和起义运动。第一次运动为 1920 年的耶路撒冷起义,随后是 1921 年的雅法(Jaffa)起义、1929 年和 1933 年 10 月的巴拉克墙(al-Buraq Wall)起义。在阿兹丁·卡桑(Ezzedineal-Qassam)[10] 领导下的“圣战”(Jihadiyyah)运动在抵抗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迫于 1936-1939 年巴勒斯坦反抗的压力,英国不得不于 1939 年 5 月发表白皮书,承诺在 10 年内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除极端状况外禁止将巴勒斯坦土地转让给犹太人,并将在五年后禁止犹太移民。然而,1945 年 11 月,二战结束后,英国当局通过时任外交部长欧内斯特·贝文(Ernest Bevin)的声明背弃了这些承诺。美国的支持则为犹太复国主义计划注入了新鲜血液。
1947 年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1947 年 11 月 29 日,联合国大会发布第 181 号决议,建议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在此决议中,约 54.7% 的土地归犹太国,44.8% 归阿拉伯国,还有 0.5% 的包含耶路撒冷地区的土地,将特设国际政权掌管,成为“单独实体”(corpus separatum))。然而,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不具有约束力,而且,第 181 号决议也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根本宗旨,即当地人民享有自由和“民族自决”(self-determination)的权利。直接受到该决议影响的巴勒斯坦人没有参与任何讨论,更不用说该决议将更多土地和最好的部分给了占少数的犹太移民,这更反映了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压迫。
1948 年战争及其结果
1948 年 5 月 14 日晚,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他们的国家“以色列”。他们成功地击败了阿拉伯军队,可见阿拉伯军队群龙无首、配合不佳、经验匮乏。更糟糕的是,一些犹太复国主义者受殖民主义的影响,占领了巴勒斯坦77%的土地(20,770 平方公里),强行驱逐了 80 万巴勒斯坦居民(该区域内共约 92.5 万巴勒斯坦人)[11] 来建立他们的国家。犹太复国主义者们摧毁了大多数巴勒斯坦村庄,并进行了几十次屠杀。
至于巴勒斯坦的其余部分,约旦正式吞并了约旦河西岸(5,876 平方公里),埃及将加沙地带(363 平方公里)置于其管理之下。联合国以“允许巴勒斯坦难民返回他们曾经的家园和村庄”为条件同意以色列加入联合国。但是,直至今日,以色列仍然坚决拒绝遵守这一要求。这是一个以压迫、种族主义和宗教狂热为基石的国家,一个没有官方边界和成文宪法的政治实体,这与现代文明国家最显著的特征是矛盾的。
1948-1967 年时期的情况
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导阿明·侯塞尼出席了阿拉伯高级委员会,代表巴勒斯坦的领导权。1948 年 9 月 23 日,委员会在加沙建立了全巴勒斯坦(All-Palestine)政府,并于 1948 年 10 月 1日在加沙会议上宣布巴勒斯坦独立。然而,这个新生政权却要与一些阿拉伯政权相争,而另一些阿拉伯政权则直接忽视了它。全巴勒斯坦政府没有取得在巴勒斯坦其余地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同时,它在国外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在 1948-1967 年间,阿拉伯世界大力宣扬“民族主义的战斗”和“唯有团结起来才能获得解放”的口号。他们在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 [12] (Jamal 'Abdel Nasser)的领导下积极采取行动。与此同时,巴勒斯坦领导层的作用被削弱,阿拉伯世界提供的解决方案成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主要声音。
然而,阿拉伯政权缺乏正确的方法、认真的态度和真正的战斗意愿。他们没有从 1956 年以色列-英国-法国发动的侵埃战争以及以色列占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中吸取教训。阿拉伯领导层出于战术原因吸纳了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却并不将这股力量视为全面战略计划的一部分。阿拉伯领导层只会利用和煽动群众的情绪,而没让他们做好解放的准备。与此同时,曾经被认为不够成熟的犹太复国主义政权逐渐变得强大和稳固。尽管如此,在此期间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并没有放弃抗争,个人和团体发起了上百次跨境行动。
纳赛尔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巴解组织)成立于 1964 年,首任主席为艾哈迈德·舒凯里(Ahmad Shuqayri)。巴解组织得到了纳赛尔的直接支持,但在秘密行动和组织在巴勒斯坦境内出现后,尤其是早在 1957 年就出现并积极采取行动的法塔赫,纳赛尔就担忧事情不在他的控制之内。
巴解组织的目标是解放 1948 年被占领的所有巴勒斯坦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章程里强调,武装斗争是解放的唯一途径。大多数巴勒斯坦人对巴解组织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巴勒斯坦民族精神的化身,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很多年没能见到了。
1965 年初,法塔赫打响了第一枪。1968 年,由法塔赫领导的巴勒斯坦突击队组织加入了巴解组织。法塔赫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自 1969 年 2 月起,直到 2004 年 11 月去世一直担任巴解组织的领导人。1974 年,阿拉伯政权承认巴解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该组织获得了联合国永久观察员席位。
巴勒斯坦人民聚集在阿拉法特墓前举行纪念活动
1967 年战争(六日战争)及其结果
1967 年 6 月的这场战争以阿拉伯政权的惨痛失败告终。在几天之内,巴勒斯坦失去了更多土地,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被敌人拿走,33 万巴勒斯坦居民遭到驱逐。与此同时,叙利亚戈兰高地(1,150 平方公里)和埃及西奈半岛(61,198 平方公里)也被尽数占领。
另一方面,这场失败导致巴勒斯坦民族抵抗运动的兴起。在阿拉伯官方民族主义退潮之时,民间的巴勒斯坦民族抵抗运动开始崭露头角。
巴勒斯坦土地和人民的犹太化
以色列加剧了巴勒斯坦土地的犹太化,试图改变当地的阿拉伯和伊斯兰身份认同和文化特征。以色列征用或者自行使用了 1948 年所占领土地的 96%,包括侵吞被驱逐的巴勒斯坦人民的遗留财产、大部分伊斯兰教的宗教捐献(瓦合甫,Awqaf [13]),以及还有阿拉伯人居住的大量土地。
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其 1948 年占领的土地上建造了数百座城市和定居村庄。1967 年战争后,他们征用了约旦河西岸的大片地区,并持续地、有条不紊地使其犹太化。他们建立了超过 160 个定居点、100 余个定居点前哨和隔离墙;他们设置了数百个障碍以隔绝西岸;他们还控制了大部分水源,包围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把它们变成了两所大型监狱。
在禁止巴勒斯坦人民返回家园的同时,以色列向犹太移民敞开了大门。因此,1948 年至 2019 年期间,约 329 万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到 2019 年底,在以色列的犹太人总数约为 677 万。
耶路撒冷的犹太化
以色列人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化上,他们没收了这座城市86%的土地,并将这里塞满犹太移民(2018 年初,在东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有约 56 万犹太人和 34 万巴勒斯坦人)。阿克萨清真寺所在的东耶路撒冷的一个区域内,大约有 22 万犹太人在那里定居,这一区域被一系列犹太定居点包围,目的就是将它与周围的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隔绝。以色列正式宣布耶路撒冷为永久的首都。
以色列人非常重视对阿克萨清真寺的控制。他们占领了清真寺的西墙(Ha' tic - buraq),摧毁了穆哥拉比社区并没收了土地。他们在阿克萨清真寺下面和周围进行了密集的挖掘,很可能导致清真寺倒塌,截至 2017 年,他们挖掘出的隧道数量达到 64 条。
面对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坚决反对,以色列依然积极谋求最大程度的时空隔离。以色列人对阿克萨清真寺进行了数百次袭击和数十次亵渎,尤其是在 1993 年《奥斯陆协定》(Oslo Accords)签订后,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 1969 年 8 月 21 日对清真寺的部分焚烧。
难民问题和重返家园的权利
巴勒斯坦难民坚持他们返回家园的权利,并坚决反对被重新安置到他们祖先没有居住过的其他地区。联合国发布了一项决议,承认难民有权返回他们在 1948 年被驱逐出的村庄和土地(1948 年通过的第 194 号决议),并在过去几年的 140 多项决议中重申了这一权利。但由于以色列的不妥协、主要大国和国际社会缺乏督促以色列遵从决议的意愿和重视,没有一项决议被执行过。
联合国于 1949 年 12 月 8 日成立了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该机构的工作范围覆盖约旦河西岸地区、加沙地带、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
在 2020 年初,居住在巴勒斯坦以外的巴勒斯坦难民人数约为 671.4 万。另有 212.9 万名自 1948 年的占领离开家园的难民居住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外还有 15 万难民居住在以色列自 1948 年起占领的地方,但远离他们原本的家园。因此,到 2020 年初,大约有 899 万巴勒斯坦人处于流亡状态,占巴勒斯坦人口的 67%。这是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难民群体,巴勒斯坦也是迄今为止全球难民比例最高的国家。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 20 世纪历史最悠久、最悲惨的人道主义难民问题,而这一悲剧仍在发生。
联合国与巴勒斯坦问题
从 1949 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联合国始终将巴勒斯坦问题视为难民问题。但在 1974 年以后,联合国开始颁布决议,其中大多数来自联合国大会,肯定了巴勒斯坦人的自决权,并认可他们为恢复被剥夺的权利而进行的包括武装斗争在内的抗争。联合国进而宣布犹太复国主义为种族歧视的一种形式,主张维护巴勒斯坦难民不可剥夺的、重返家园的权利。尽管如此,美国及其盟国却一直支持以色列,拒绝、无视并违反这些决议。美国不断地在安理会中行使否决权,阻止任何决议的有效执行。与此同时,美国还提升以色列自己认定的国际合法性,以巩固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存在。这无疑暴露了所谓“合法性”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残酷压迫。
纵观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大国对以色列的偏袒依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巨大障碍。他们承认以色列有“权”在 1948 年掠夺来的土地上(即巴勒斯坦的 77% 的土地)建立国家,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偏见。
注释:
[1]也作奇布拉,是穆斯林在礼拜期间进行祷告时所需要朝向的方向,目前规定为麦加的克尔白所在之方位。大部分的清真寺内都有一处称为“米哈拉布”的壁龛,指示着基卜拉的方向。
[2]夜行之旅或夜行登霄(阿拉伯语:الإسراء والمعراج),指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记载的先知穆罕默德显现的一次神迹。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在621年7月27日(回历前1年7月17日)的夜晚,真主命令天仙哲伯勒依来带着神兽布拉克来麦加迎接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遂在哲伯勒依来的陪伴下,瞬间即乘布拉克赶到了远寺(相传是耶路撒冷)。是为“夜行”。
[3]一神教指伊斯兰教的一神论,有时又依文章脉络译为独一性。主张真主(造物主,即上帝)是唯一(Wāḥid)且无与伦比(āḥad)的。)
[4]哈扎尔人一般指可萨人,西突厥民族,是由北匈奴与西迁至欧洲的一支回纥人saragur组成,也包括当地人(包括斯拉夫人)。他们创建了可萨汗国。
[5] “哈加拿”是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时期的一个犹太人准军事组织,起源于动荡的奥斯曼帝国分裂时期,在20世纪初的巴以冲突中逐渐发展,后来成为今日以色列国防军的核心。
[6]“伊尔贡”是一个秘密犹太复国主义军事恐怖组织,1931年至1948年活跃于巴勒斯坦地区。现在以色列大多称呼该组织为 Etzel(אצ"ל),是其希伯来语名称缩写。曾策划恐怖袭击有大卫王酒店爆炸案和代尔亚辛村大屠杀等。组织后改组为以色列右翼政党赫鲁特党,演变为现在的利库德党。
[7]即莱希(Lehi),常被蔑称为“斯特恩帮”,是一个由亚伯拉罕·斯特恩(“亚伊尔”)在巴勒斯坦托管地建立的锡安主义准军事组织。其公开目标是借用武力将英国当局驱逐出巴勒斯坦,允许犹太人不受限制地移居巴勒斯坦,并建立犹太国家,一个“新的极权主义的希伯来共和国”。
[8]穆萨·卡兹姆(Musa al—Kazim,745~799)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支派尊奉的第七任伊玛目,为当时哈希姆家族的头面人物之一和什叶派的著名学者,在宗教上声望极高,政治上影响颇大,深得什叶派多数穆斯林的拥戴。
[9]阿明·侯赛尼(Mohammed Amin el-Husseini;1897年-1974年1月4日)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和宗教领袖。
[10]阿兹丁·卡桑,1930年代反对英国统治的著名巴勒斯坦烈士,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哈马斯下属的武装部队“卡桑旅”
[11]1948年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巴勒斯人口约为139万
[12]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阿拉伯语: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英语:GamalAbdel Nasser,1918年1月15日–1970年9月28日),埃及第二任总统,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埃及领导人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
[13]瓦合甫(阿拉伯语:وقف;土耳其语:vakıf),一作瓦克夫,是伊斯兰法律当中不可剥夺的宗教捐献,通常是指为穆斯林宗教或公益目的而捐献建筑物或田地。捐献的财产由慈善信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