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李嘉诚的私人寺庙是怎样一种体验?

今天是香港的佛诞假期,大家是不是都在家休(抠)息(脚)、弥补工作日带来的身心创伤呢?

佛诞就是佛祖释迦摩尼诞生的日子,对香港人来说,这是个重大节日,每年都会有许多人在这天成群结队涌向佛教寺庙拜神。

在一众寺庙中,或以大埔的慈山寺最为出色。

一来,这是李嘉诚花30亿建造的,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占地50万平方尺,里面还有一个供李嘉诚专用的禅修室,因此慈山寺也有“李嘉诚私人寺庙”之称;

二来,慈山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要提前在网上预约,每天只有400个名额。

但据媒体报道,每天抢名额的人数却多达五六千,有时需要排上三个月。

据我司编辑@观塘柳岩回忆,今年她原本很想去慈山寺看新春桃花,结果从桃花开了约到桃花谢了,都没预约上......

今天趁着佛诞假期,小助理我邀请到我司编辑部唯一一位曾参观过慈山寺的同事@北京在逃烤鸭,来聊聊她在慈山寺的见闻。

以下是@北京在逃烤鸭的自述。

●  ●  ●

我这个人,对宗教一直很感兴趣。

去全球各地旅游的时候,很喜欢往寺庙、道场、教堂里钻,曾经还在某座山里的小寺庙领了皈依证。

后来来港上学,没想到凭这个小小的证件,还可以申请佛教专项奖学金。

去年七月,本来计划要再去一趟西藏,但疫情原因无缘再去,就来到久负盛名的慈山寺观摩。

之前听说过慈山寺预约火爆,但可能我那天运气爆棚,很容易就预约上了。

找到慈山寺的网站,选择合适的时段和人数,留下联系方式就可以了。

到了约定时间——七月的某个午后,因为怕迟到了不给进,我跟朋友没吃午饭,顶着大太阳乘出租车前往慈山寺。

然而没想到车开得这么快,大概早到了半个多小时。

500

当然是不得入场的。

太阳很大,周围也没有喝水和吃东西的地方,只能在凉棚下发呆。

一个四五岁的混血小女孩正好参观完出来,怎么也不想走,直到父母一再向她保证“很快再来”才悻悻离开,走之前一直对着僧人鞠躬行礼,很是可爱。

天气太热,工作人员帮我搬了一把椅子休息,坐下后发现一只黑色小猫,在僧人的袍子下面睡着了。

炙热的午后,在阴凉下打盹儿,真令人羡慕!

500

慢慢的人多了起来,大家在凉亭下安静等待入场。

然而,我的体温是超标的,门口的志愿者怎么也测不到少于37度的温度。

以香港最近的天气来说,估计大家现在去,也会遭遇这个问题,所以建议算好时间,不必太早。

志愿者作罢,人们排队,贴好慈山寺的sticker,从虎门右边的小径走进去。

上坡,转弯上到一个很大的广场——四大部洲。

这里视野就开阔了,可以看到吐露港、远处绿色的群山,修剪得很规矩的树木,刻意为了某种节奏安排在一起的灌木丛,还可以看到远处白色的观音圣像。

500

这就是寺院中轴线的起点、第一扇门——山门,象徵解脱烦恼的三种法门,两侧有青铜铸金刚力士威武屹立,护持寺院。

踏入山门,寓意放下贪、瞋、痴诸烦恼,以清净平和之心,进入解脱之门。

500

整个慈山寺的建筑群设计大气超脱,色彩沉稳深厚、空间和谐,颇具有盛唐时代的风格。

在烈日、蓝天、群山的环绕中,又显得格外好看。

其实没有做什么功课,很多学习班和静心活动因为疫情关系已经停止了,就顺着中轴线往前走。

慈山寺的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弥勒殿两侧有钟鼓楼,上刻金刚经。

几个大殿都有回廊相连,因有时间和人数限制,参观的人并不多,可以享受时时刻刻的宁静。

500

走到藏经阁,发现可以参与抄经的静心活动。

在殿外暂等了一会儿,脱鞋、穿袜,被引坐在一个小小的桌前,抄一张经。

整个地方四下非常安静,周围只有呼吸和抄经笔接触纸张的声音。

500

抄着抄着,我的笔快没水了,但还是坚持将它用到最后空掉。那时候,它的生命才尽了。

抄完之后,整个人都凉了下来。

由殿内的工作人员盖章加印,再整整齐齐地卷起来,恭恭敬敬地递给我。

想到前几年北京过年,去白云观的庙会,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请到了道长的一幅“福”字,不知道现在又在哪儿呢?

再往前走,绕过大雄宝殿,就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

500

穿过普门,走近了看,面目圆润,裙带飘逸,目光安详,在太阳下发出一种柔和的光。

这种氛围,我在其他地方是没有感受过的。

西藏的佛像都藏在殿内,被长燃的油灯从下往上照着,跳动着;

敦煌一线的佛像受魏晋影响,多数都颇具动感,没有这种庄严;

北京的雍和宫里最有名的,就是那尊几层楼高的木质佛像,因为也在殿内,且都是木质,想看的话,必须探头穿过层层叠叠的穹顶,黑黢黢的,有帝王般的距离感。

慈山寺的菩萨圣象呢,好像没有太重的负担,通体洁白,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轻盈。

她从上面微笑着注视着你,在蓝天之中,散发着奇妙的光。

500

在慈山寺礼佛,不可烧香,是要敬水的。

舀一瓢水,双手捧着沿着慈悲路走到对岸,浇到一口青铜水盂中,算是完结。

500

500

之前去过柬埔寨的吴哥窟,那里走向神殿的台阶都很陡且窄,且出现过失足的案例,传说是为了让人知道“这条通天的道路的难”。

相比起来,这里的“易”,又更显示了大乘佛教的通透。

500

在观音的东侧,是慈山寺艺术佛教博物馆。

令人惊喜的是,这里竟然有很多不错的佛教收藏品,从两千年前古印度的释迦摩尼立像,到北齐时代的佛半身像,再到尼泊尔、印尼、日本、缅甸各类坐像、卧像,应有尽有。

500

几层展厅错落有致,布展及分类也做得很好,让观者可以有完整的体验。

回到大雄宝殿,正好赶上佛学弟子的活动,先在殿外进行唱诵,再由僧人引至殿内。

大雄宝殿内供奉三世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

释迦牟尼佛的左侧为阿难尊者,右侧为迦叶尊者,殿内东西两侧为十八罗汉坐像。

在寺院里听到这样的唱诵,面前是无尽的自然、大海,以及和自然相融的建筑群,是很容易引起深切的共鸣的。

茫茫宇宙间,我们真的很小,小如一粒尘埃。

但身处在这样的佛教仪式里,人又得以从渺小的自我中得到片刻的超脱,上升融汇到一个更大的意念集体当中,获得凡世间稍纵即逝的喘息。

参观完、走出寺院,才感到饿了。

于是去大美督吃饭,骑单车,看夕阳,度过了“多净信,多爱乐,多适悦”的一天。

500

-END-

●  ●  ●

点击[香港体验官]查看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