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矿价飙涨愈发依赖铁矿的澳洲面临巨大风险

500

澳洲目前的做法正将国家风险越来越集中于铁矿石一项单一产品。有人认为目前澳洲铁矿石的价格上涨弥补了大麦、煤炭、铜、棉花、糖和木材在中国市场订单减少造成的损失,目前从账上看确实如此,实际情况却是澳洲的风险正快速向铁矿集中,澳洲铁矿82%以上出口中国,而由于全球铁矿需求65%以上依赖中国,矿价受中国的需求与消息面影响极大,澳洲将经济风险收缩到铁矿上相当于将经济命脉交到中国手上。

下图是2010年12月到2021年5月的铁矿价格走势,长期来看矿价波动非常频繁。现在铁矿价格处于历史最高位,最近5天62%铁矿普氏价格指数涨了21.3%,一年内则涨了2.6倍。矿价的飞涨使得供应增加,近期开工了许多铁矿新项目,但澳矿因中澳关系却不敢贸然大举扩产,坐失良机。

500

矿价怎么涨上去就会怎么跌下来。澳洲的政治人物但凡事了解一点铁矿价格历史走势,都知道寄望于矿价长期保持高位是不现实的,都会对目前国家经济高度依赖铁矿感到焦虑。但现在澳洲政治人物对此境况却很麻木,反而诉诸于加强对抗,什么原因呢?毛主席说,想了十天十夜,想不通印度为什么要来搞我们。澳洲也一样,明明双方之前经济合作愉快,高度互补,为什么近年一马当先,甘当反华急先锋,从理性的角度完全想不通。那只能从非理性角度来分析了,澳洲有可能在挑拨下做了非理性的判断。

1、特朗普时代押宝美国重创中国经济。事实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上的地位比前几年更稳固了。美国高估了自己,特朗普那套行不通,挑动的民粹之火搞不好会烧到到犹太人身上;贸易战达不到目的,结果反而是中国对美出口剧增。拜登政府也对贸易战毫无兴趣,正想着拿来做筹码从中国换点东西。

2、拜登时代押宝美国联合诸强政经围堵中国。事实是世界经济更需要中国了。中国经济表现亮眼,而诸强受疫情影响印钱度日,世界经济通膨初见发端,中国商品刚好是对抗通膨的利器。美国商务部急着和中国沟通寻求经济合作可能,欧洲看到美国要抢跑,也一改之前的态度更理性看待中欧投资协定。

中国如果要摆脱对澳矿的依赖,操作上难不难?实际上挺难。中国进口的铁矿数量是10亿吨级别,2020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了6亿多吨的铁矿。澳矿品味高,开采成本低,离中国近,矿价高的时候还可以部分替代,矿价低的时候澳矿少赚点,别的矿可能就要亏本停产。但难归难,在中澳关系紧绷的当下,中国还是得减少对澳矿的依赖。两个思路,一是减少中国的铁矿需求,二是扩大澳矿以外的铁矿供应。减少需求在中国经济火热的当下有点难,主要还是探讨怎么扩大供应。

扩大铁矿供应主要是两手准备:一是促进澳矿竞争对手扩产,二是中国在海外掌握更多铁矿资源。

促进澳矿竞争对手扩产并不容易,以澳矿的最大竞争对手--巴西矿为例。超大型铁矿所在国或开发企业最少都要按20年开采周期来计算,这样比较符合当地政府或开发企业的最大利益,要改变开发计划大规模扩大产量并不容易。巴西淡水河谷铁矿储量160亿吨,其中73亿吨品位65%,已做40年开采计划,剩下120亿吨品味47%,已做80年左右开采计划。要大规模提升产量就必须需整体更改原先的开采计划,大规模提高投资,站在淡水河谷的角度,主要需方中国路途遥远,运输成本及开采成本都比澳矿高,目前虽然中澳关系不好,但不能排除中澳关系突然转好的可能,之前中国的港口就有一段时间因某些原因不让淡水河谷的30万吨级矿砂船队靠港。淡水河谷在没有得到某种强力保证之前不会激进扩产,通常做法是在原先计划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温和扩产或减产。

中国在海外投资更多的超大型铁矿资源,也不容易。世界铁矿资源看似很多,但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商业出口。

1、铁矿成本有竞争力。这就要求铁矿资源靠近海边港口以节约运输成本,而且还得是能停靠超大型船舶的深水港,俄罗斯铁矿储量全球第三,平均品味56%,但大都位于中西部地区,俄国不要说深水港了,不冻港都没几个,只能陆运,成本不划算。百来美元一吨货值的铁矿从俄国中西部运到中国,价格还有竞争力的话,我们去欧洲的货也不用走海运了。

2、当地的铁矿品味要够高,否则投资成本高,项目风险大。如铁矿储量全球第二的加拿大,其铁矿平均品味只有36.5%。

总之,交通方便靠近深水港,品味高的10亿吨级超大型未开发铁矿几乎没有了,剩下的都是开发难度高,交通不便的铁矿,这些铁矿开采成本高,矿价波动时容易亏本。

中国近期加大了海外铁矿项目的投资力度。有迹象表明中国最近为了获得更多的海外铁矿矿权,甘愿承受更大的投资风险。中国最近在海外铁矿项目上发力,新开的几个铁矿项目即使前期的配套投资成本高,项目开发难度大,都没有阻挡中国的投资热情。以下是几个目前中国正开发的海外超大型铁矿:

西芒杜铁矿:位于非洲几内亚,储量22亿吨,品味66%以上。开发难点,1)新建一条680公里的重载铁路 2)铁路终点的大西洋Matakon港新建能停靠40万吨矿砂船的深水港 3)当地政府要求不能光出口原矿,还要在当地建大型钢厂和发电厂 4)当地政府强制入干股15%。5)项目完成周期要4-5年,目前处于初始建设阶段。

穆通铁矿:位于玻利维亚,储量400亿吨,品味63%以上。开发难点,1)玻利维亚是内陆国没有出海口,像蒙古一样只能借道出海,穆通铁矿附近有个叫苏亚雷斯港的河港,可通过河流运输,但这条河流的运力只能通过1000吨左右散货船。2)穆通铁矿所在地处于热带雨林,附近有很多沼泽河流,地方偏僻,这样的话一是招工不易,二是修公路铁路难度大。3)玻利维亚政府的优先想法是通过这个超大型铁矿吸引投资者兴建钢厂满足国内的钢铁需要,已有中国公司签约建设钢厂。

姆巴拉姆-纳贝巴铁矿:位于刚果布与喀麦隆交界处,8亿吨品味57%,剩下48亿吨品味33%。开发难点 1)中国拿到的矿权是刚果布的纳贝巴铁矿,具体占整体铁矿多少暂未有信息来源数据,两国交界的项目关系通常比较复杂 2)需要建一条500公里的重载铁路及同向配套公路,配套的深水港还要投资扩大散货运力 3)该铁矿还有法律纠纷,之前的铁矿开发公司打算索赔87亿美元

矿业纠纷处理起来特别麻烦。企业拿到主导权,自负盈亏还好说,如果让地主,权势人物或政府插上一脚会产生很多纠纷与麻烦,因为他们毫无经验只想着利益最大化却,会对铁矿投资运营各种质疑与干扰,让项目运转困难。

总的来看,中澳直接互补性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现在这种局面对澳洲来说是消耗与伤害,对中国来说增添了不稳定因素。顺其自然,如果澳洲能理性看待问题,双方关系应该能很快雨过天晴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