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惨烈!!一根鸭脖背后的千亿大战,“鸭脖三兄弟”谁是赢家?
近日,“鸭脖三兄弟”陆续发布2020年年报。
从年报数据来看,2020年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全年营收分别为52.76亿元、21.82亿元和24.36亿元,净利分别为7.01亿元、1.51亿元、2.82亿元。
其中,煌上煌的业绩可谓最为“亮眼”。公司在2020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增长幅度分别是15.09%和28.04%。更重要的是,在过去的一年,煌上煌业绩首度超越周黑鸭,首度跃升行业第二位。
而地处武汉的周黑鸭,在去年疫情暴发后,一度关闭1000家门店,华中生产中心更是暂停生产活动长达49天,因此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
从整体规模的维度来看,绝味食品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相对其他两家都继续保持着“一骑绝尘”的态势。
不过相较于往年,绝味食品净利润同比下降12.46%,这也是其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业绩负增长。
01
鸭脖三巨头有喜有忧
目前,鸭脖界的竞争态势是周黑鸭、煌上煌(002695.SZ)、绝味鸭脖(603517.SH)三足鼎立,被外界戏称为鸭脖界的“BAT”。
如今,鸭脖界三巨头全都实现成功上市。2012年9月,煌上煌登陆深交所,被称为“鸭脖第一股”;2016年11月,周黑鸭赴港上市;2017年3月,绝味鸭脖在上交所敲锣上市。
在盈利能力方面,2015年至2017年,煌上煌净利润分别为6088万元、8820万元、1.41亿元;绝味鸭脖净利润分别为3.01亿元、3.80亿元、5.02亿元;而周黑鸭则为5.53亿元、7.16亿元、7.62亿元。可见周黑鸭盈利能力已经远超煌上煌与绝味鸭脖。
但是,2018年周黑鸭业绩预减,煌上煌与绝味鸭脖均业绩预增。据两家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煌上煌2018年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增长22.72%;绝味鸭脖2018年净利润为6.42亿元,同比增长27.87%。
风水轮流转,曾经业绩领先的周黑鸭,已经被煌上煌、绝味鸭脖两大竞争对手反超,还遭遇机构做空与投行沽空,貌似走上了“下坡路”。
02
周黑鸭业绩遭震荡
三巨头业绩出现分化的背后,则是门店数量上的巨大差距。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绝味食品、煌上煌、周黑鸭的门店数量分别是12399家、4627家、1755家。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表示,之所以门店数量差距如此巨大,与周黑鸭坚持直营模式分不开。
在周黑鸭看来,无法掌握的加盟店潜藏着食品安全问题,而这是食品行业的最大危机,因此在2019年8月之前一直坚持直营。
然而如同硬币的正反面,直营模式也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劣势。在文志宏看来,直营模式下,虽然门店收入都归自己,但店面所有的费用都要自行承担,这也导致周黑鸭的经营费用率持续上行。
资料显示,周黑鸭的销售费用率从2014年的20.73%上升至2019年的35.56%。
受自有资金制约,周黑鸭的门店扩张速度完全无法和绝味与煌上煌相比。2017-2019年三年间,绝味保持着每年1000家左右的门店扩张速度,煌上煌每年扩张200-400家门店。而周黑鸭每年仅扩张100-200家,在2019年仅扩张13家。
周黑鸭在逐渐改变其直营模式的短板。
2019年8月,周黑鸭在中期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将利用特许经营模式。2019年11月,周黑鸭与铭和食品完成首批特许经营商签约,周黑鸭开启了加盟模式。
周黑鸭方面表示,虽然有疫情影响,但公司仍然在2020年收到超过29000份特许经营的申请,全年开店数接近600家,超越公司既定目标。目前直营+特许已进驻全国25个省,151个城市。
03
未来到底谁更胜一筹?
数据显示,2018年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911亿,2020年达到上千亿元。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王岑曾说,类似鸭脖等卤味市场规模,在中国是千亿级别,它是消费者每天都会消费的,因此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将有更多的品牌涌现。
事实也正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众多品牌参与竞争,除了绝味食品、煌上煌、周黑鸭三家上市公司,紫燕百味鸡、德州扒鸡也开启了IPO之路。
2020年6月,山东证监局官网披露信息《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接受辅导公告》,这意味着,德州扒鸡正式谋求上市。
资料显示,2018-2020年,德州扒鸡线上增速连续三年突破100%,2021年德州扒鸡线上销售将突破1亿元。
2020年7月,紫燕百味鸡与广发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向上海证监局报送辅导备案材料。业内普遍认为,紫燕百味鸡有望成为第四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卤制食品企业。
除了在资本市场上卤味食品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行业门槛不高,众多创业者也开始将触角伸向了该市场,并出现了卤大姐、卤味研究所、嘎嘎鸭脑壳、卤人甲、卤味火锅等卤味品牌。
为了加速发展,卤味三巨头纷纷开始跑马圈地。
2018年,绝味食品投资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福建淳百味餐饮发展有限公司,并完成了绝味鲜货、椒椒有味部分市场的试点。
2020年,绝味食品设立小龙虾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于从事小龙虾、牛蛙、蟹等水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
煌上煌和周黑鸭也不甘落后。煌上煌也开展了小龙虾业务,但煌上煌客服人员此前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小龙虾业务并未在全国铺开,只在部分店面销售。周黑鸭则直接推出了小龙虾品牌“聚一虾”。
进入2021年,卤味三强的扩张进一步白热化。据周黑鸭方面透露,今年在保证开店质量的前提下加速开店,预计新增特许门店800-1000家。绝味食品和煌上煌也是不遑多让,开店目标分别是1700家与1400家。
不过即便拥有了如此多的门店,卤味三强却难言胜利。
业内人士认为,在卤味食品巨头竞争的背后,经销模式成为了三家格局生变的重要推手。
但随着周黑鸭开放特许经营、煌上煌开拓新市场,绝味食品增长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未来谁能在拥有千亿市场规模的卤味行业中独占鳌头,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