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民生有多艰辛,看看这位北京副处长送外卖体验就知道了

这两天,很多人在关注北京市人社局一位副处长体验外卖小哥工作的新闻。

12小时里,这位副处长完成5单送餐,获得快递费41元,一天下来,快要累瘫的他坐在马路牙子上感叹:“真的太不容易了,我觉得很委屈。我今天跑了那么长时间,就挣这么点钱,离我的100块钱的目标差那么多。”

看完这个视频,很多人一边为当事人点赞,感谢他能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外卖小哥的辛苦,希望多一些这样的领导,一边感慨于外卖小哥生活不易,对互联网外卖平台通过市场不对等地位和数字科技对普通劳动者进行过度剥削深感不满。

事实上,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决不仅仅是互联网外卖平台普遍存在的过度剥削问题,它还折射出了社会底层民众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艰辛,以及社会财富的宏观分配问题,这些更甚层次的结构性经济与民生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

解决互联网平台经济通过市场不对称地位对普通劳动者和商家进行过度剥削很有必要,在更宏观的层面使经济利益能在社会各阶层更合理分配更为关键。

去年两会出了个六亿人月收入也就千元左右的新闻,不少人质疑这个数字,有些人对这个数字本身存在质疑,还有人就是心理上接受不了,觉得这个数字不够光鲜,好像不太适合GDP世界第二的场景和当下高热的社会氛围,从这位副处长一天送外卖累瘫在马路边却只挣了41元可以看出,这样收入的人真不在少数。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国家崛起,民众的生活就都怎么样了,在我们国家,除了能受到扶贫政策照顾的贫困人口,还有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城乡低收入群体,他们的生活仍然非常艰辛。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对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头脑冷静,要对社会底层给予更多爱与关注。我也希望我们体制与各类媒体包括自媒体大V们,除了颂扬建设成绩,关注国家大事,也要多关注这些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多替社会底层发声。

我知道,在今天的整体氛围下,很多人不愿意谈这些话题,一个是因为不太光鲜,也没有流量,一个是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风险与困扰,甚至可能被封禁,但如果我们都装作看不到这些事情,那对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些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崛起了,在里里外外各方面都很有气派,很多内外政策与国家目标设定都展现出令人心潮澎湃的雄心,老百姓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

但另一方面,如何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与工作收入层面,感受到国家崛起带来的变化,对提升幸福感也极为关键。它甚至比那些宏大的场景与目标更为重要。

像龙应台那样“只要小民幸福,不要大国崛起”的主张肯定不对,这种片面的个人主义取向,不符合中国大陆的集体主义与传统文化。

龙应台是个深受西方价值观熏陶的台湾文人,她的价值观与生活经验,决定了她体会不到大陆的人文底层与精神传承,也理解不了大陆人民对大国崛起的强烈向往。

但是,如何在国家治理中平衡“小民幸福”与“大国崛起”,让亿万“小民”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大国崛起带来的变化,让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能从大国崛起中收获应有的幸福与尊严,绝对是我们这个国家治理需要永恒关注的主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