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听《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分享趣事,于和伟女儿看完剧问“爸,你是党员吗?”

“于和伟和我说,他女儿从来不看这类片子,看完了问他‘爸,你是党员吗?’,弄得于和伟很不好意思,回了句‘我是团员’。”

“我女儿三十多岁了,白领,看了这部剧和我说,她写入党申请书了,吓了我一跳,真的假的?”

“这小伙子(青年毛泽东),他不创建共产党,他不是领路人都说不过去。”

有幸参加了观察者网举办的“《觉醒年代》:伟大复兴的奠基礼”的讲座,主讲人《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老师,现场分享了诸多《觉醒年代》台前幕后的趣事。

500

讲座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觉醒年代》的主题来讲,从思想溯源、场地溯源和人物溯源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拯救中国的历史必然性,相关内容观网已经发了。(指路>>

重点说一下龙平平老师在讲座结束后和现场观众的互动交流,整理了几条有意思的问答:

龙平平老师是研究党史的,长期从事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当代文献的编辑研究工作,并非是专业的编剧出身,然而他编剧的三部电视剧《法兰西岁月》、《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和《觉醒年代》,一部比一部牛,口碑坚挺,收视长虹。

现场有观众送上小纸条问他:“作为一个专业研究党史的学者,是如何把主旋律电视剧写得如此生动的?

龙平平老师表示,自己之前因为工作缘故,多次参加邓小平相关的电影故事片、电视文献片的编剧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他主导编剧的第一部电视剧,而这一次编剧《觉醒年代》,是他自己想干的事儿。

“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因为我干的就是这个事儿,说点自信点的话,像这样的活儿,我要不干恐怕也没人干。”龙平平老师当仁不让地回答道。

500

有观众提问,以前我们对新文化运动的印象就是就是“打倒孔家店,推翻旧文化”,为什么《觉醒年代》剧中,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会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呢?

龙平平回答:“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创作《觉醒年代》剧本的时候,正好赶上我们国家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显然和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情况不一样了。此外,研究材料不断丰富,确实发现就当时的一些新文化的倡导者,也有许多肯定传统文化的论述。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要辩证地看待。”

主持人提到了《觉醒年代》剧中广受关注的一个人物——胡适。

龙平平表示,对于胡适的处理是先扬后抑,但完全符合客观事实。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白话诗,功劳是巨大的;但是对于他那套全盘西化的理论,剧中也做了批评。

“这句话是我咬着牙写上的‘中国这个样子,就是因为郭心刚太少,胡适之太多!’”龙平平说道。

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觉醒年代》剧中青年毛泽东出场的名场面:一片风雨飘摇中,毛泽东发足狂奔,将这民不聊生的世道尽收眼底。

对于这场戏,龙平平对导演张永新的处理赞不绝口:“我们导演很厉害,他搭了一条170米的长街,来了一个清明上河图,把这个民国初年的社会景象浓缩在里面。”

龙平平还提到了自己看这场戏的感受:“这小伙子(毛泽东)不创建共产党,不是领路人都说不过去,他这一览千年啊,一条条一件件,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各种现象全在眼底。太棒了……这是导演的功劳。”

谈及年轻人对《觉醒年代》的喜爱,龙平平还说了两件小趣事

一件是陈独秀的饰演者于和伟的。“于和伟和我说,他女儿从来不看这类片子,看完了问他‘爸,你是党员吗?’,弄得于和伟很不好意思,回了句‘我是团员’。”

500

而另一件则发生在了龙平平老师自己身上,“我女儿三十多岁了,白领,看了这部剧和我说,她写入党申请书了,吓了我一跳,真的假的?她真写了入党申请书,还被发展为积极分子,到党校学习去了。”

龙平平感叹道:“文艺的力量,太厉害了!”

当场听讲座的另一位大佬,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对年轻人的看法。

500

张维为教授

他表示,中国这一代的年轻人,未来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引领潮流。现在中国的年轻人,跟国外同龄年轻人相比,我们更加三观正,而且对世界的了解远远超过他们,再加上中国也是迅速的崛起,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对于《觉醒年代》的成功,张维为老师说道:“《觉醒年代》是站在今天中国崛起的高度上回望历史,回望新文化运动,对各种历史人物的心态自然不一样,更加包容,作品也更具说服力。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编剧的作用非常关键,想龙老师这样的,我们自己的史学家、学者,完全可以写出比西方学者更好的作品。”

龙平平也表示,希望像这样受年轻人喜爱的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未来能够多多出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