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知乎某答主关于中西方数学差异的回答。

本帖为转载,原帖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58970?sort=created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58970/answer/23226922

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按照我的理解,我觉得对题目的解答可以分为计数系统和代数的表示方法。代数的表示方法 @姜元昊已经说了,按照1303年朱世杰的《四元玉鉴》中提到的,四元即指天、地、人、物,这本书标志着中国代数发展的高峰,其中处理过高达14次的代数方程。这方面应该说同时代的中国做的比西方要好,15世纪雷格蒙塔努斯还称要求的数字为“东西”。而计数系统有两种,不同于古巴比伦的六十进制,中国人的计算一般是十进制的。从很早以前(按照维基的说法算筹起源于商朝的占卜),就有两种计数方法,一种方法是用乘法表示的,另一种就是筹数系统。前一种方法中,有一些截然不同的记号表示从1到10,还有一些额外的记号表示10的幂,而在文字形式中,奇数位上的数字(从右至左)被乘以它们所代表的次幂。比如,678这个数字写作:六后面紧跟着100的符号,然后是7紧跟着代表10的符号,最后是代表8的符号。(抱歉不知道这种计数方法具体叫什么名字,也没有图片)算筹就见得比较多,严格来说筹数系统是百进制的,下图是数字0到9(南宋后,来自维基)500500

下面一排一般是用来表示10到90的,不过在杨辉三角(帕斯卡尔三角)中也的确用横式表示500500

题主感受一下(这里第八排左边那个35写错了)。

至于为什么要写成百进制,原因还是很明显的,大家可以写一下直式的算筹正数......所以说数字和乘法表虽然都是用文字写出来的,但计算实际上是用筹数在算板上进行的,这样的话计算也没那么困难了吧。

==========================

下面随便说几句,大概题主觉得西方不是用文字描述数学的,其实也不然,在文艺复兴以前西方也一直用文字而不是像现代的代数方法,甚至都不是用十进制= =

古希腊也有两种计数方法,一种称为雅典计数法(希罗狄安计数法),另一种称为爱奥尼亚计数法(字母计数法),相当繁琐,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然后写一些现代数学符号的发明者

“=”  罗伯特雷克德《砺智石》 英国

“+” “-”  约翰魏德曼《商业算数》 德国

“小数点分隔符”  “logarithm”(对数) 纳皮尔 苏格兰

“参数”  韦达 法国 以元音字母代表未知量,辅音字母代表已知量

“>” "<"托马斯哈利奥特 英国

“x” 威廉奥特雷德 好像是英国

“∞”  约翰沃利斯《无穷算数》 英国

三角函数几个符号似乎是各个不同的时期整合在一起的,我就写一个sin吧,这个故事比较有趣。正弦在印度读作jiba(......),然后被阿拉伯拿过去用了,西欧(主要是西班牙)有一段时期在翻译阿拉伯的作品,其中有个翻译家叫罗伯特,他把jiba(一般缩写为jb)误当做了jaib,这个在阿拉伯语中好像是海岸的意思,然后他就用拉丁文里的sinus来表示正弦了= =最后,以上内容来源于我看的卡尔.B.博耶所著《数学史》,说实话这本书写的很无聊,还有些错误。。。我也是稀里糊涂地看下来的,以上整理的内容可能有错误,望指正。

==========================

好紧张,不知道被哪个大号点赞同了,要是我哪里写错了怎么办。。。。三角函数术语来源我查了下果壳这里有关于各个三角函数术语的解释,比我写的好多了~

转载者注:如果按照@主观生物记录 的说法,那么连西方经典力学,都不能算是“数学化的杠杆理论”了,毕竟在商朝都已经有算筹,并且用占位的方式表示“0”的十进制都算不上数学,那么古希腊的计数方法,更谈不上数学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