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教育和中国功夫
今天有好几个热帖,闲着无事,我也来侃几句。
中国功夫这种话题还能十万人点击加评论?我也是醉了。看来孔夫子把“勇”和智与仁并列,还真是有些道理。当然,也可能是武侠与仙侠小说的余波所及吧。
在我看来,传统武术把它看成京剧便完事了,哪里还有过多讨论的价值呢?传统戏剧,在唐末因为宫廷艺人流落江湖而起步,也因为时代的选择退出江湖。传武,我认为也如此,起于人类内部的纷争,以及应付恶劣自然环境而生,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没落,这都很正常,何至于还这么热闹呢?不懂。
说到武术什么的,我是真能说上几句的。为什么?因为从小就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就说读中学那几年吧,早上晨跑完了,绝对在公园和树荫下要嘿哈嘿哈一下;下午放学,路上都在练习蜻蜓点水,一路跑回家。
呵呵,这还不算完。我又让自己家里人给我订各种报刊,什么气功、健身等等,认真研究理论。现如今老家的抽屉里还有一本《查拳》,以及一些武术搏击类的精华本。
有个初中同学比我幸运,他家里是开汽车修理的,他也喜欢武术。我看他廋得像只猴一样,身手却很不错,就经常和他玩,甚至偶尔去他家,大家一起站马步,他还给我讲解要点,几个九十度什么的。记得有一次他得意地说,其实,我是有师父的,武当派的。那一刻,我那个羡慕啊。
高中时,很多同学都分开了。这时来了一位年轻的体育老师,有一天忽然神秘兮兮地发消息说,他会传授少林硬气功,愿者交费多少,为期多久,云云。我和几个男同学肯定积极得很,都参加了。于是,每天放学不用练习轻功了,就在一个仓库练习这硬气功。最后,我们还去了一家旅馆,因为要闭穴。
但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学时见过的一个人。这个人好像是我们县领导的秘书,膀粗腰圆,每天早上都会光着膀子、拿一根齐眉棍在空地上练习。我经常在旁边看得是心醉神迷、跃跃欲试。
这人不仅武术好,书法也好。记得县城菜市场换招牌,也是他写的新匾额。秘书嘛,除了书法,文字功夫想必也不错。可惜,这人没两年就被遣送回家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违反计划生育了。我记得他有两个女儿,都很可爱。但估计这人学了传武,思想也很传统,非要生个儿子,居然还要生。那还得了,后来就被开除了公职。
回头来看,学习传武或热爱体育,给了我丰厚回报。虽然自从进入大学后,不习武而是看武侠,不锻炼而是抽烟喝酒,但直到五年前,我都不知道医院的门朝哪个方向开、什么叫头孢,等等。而长时间的恶习堆积,外加不运动,现在身体陆续出了不少问题了。
而说到人口和教育,我觉得可以一起说。比如人口,首先是一个数量多少,其次是和教育连在一起的质量如何,再次,便是人才的使用、管理和流动等问题。但这些东西讨论的人比较多,也为了少码几个字,我只提出一个自己的思考:
假设三十年或五十年后,全世界各国的人口、科技等都差不多;又或者说,一场核大战下来,各国、各民族回到原初,实力均等。那么,你觉得那个时候,中华民族凭什么还可以屹立不倒?
限于水平,我肯定给不出准确答案。要我说的话,恐怕还得靠四个字,道德和智慧。其实就是两个字,道德。因为道德高不是说人老实,道德高本身便包含了大智慧。
具体来说,在那种情况下,肯定不能单干啊,赶紧抱团,才能避免无处不在的危险,才能活下来。那问题来了,那时大家都惶恐不安,唯恐最先死去,谁会找你结盟,你会找谁结盟?
恐怕那时,像欧美或非洲这样牛高马大的,才会是香饽饽吧。中国功夫?嗯,但愿那时有人想起这个。那我们中国人该怎么保存自己呢?我觉得考虑的因素大概还是两点。一个,从外部来说,长期以来他人对我们种族的印象。如果觉得我们是可以信任的、可以利用的,我们进入团体的可能性就大,甚至能获得话语权;第二,从自身来说,我们这个种族有着什么别人没有的优势。
所以,我算来算去,还是想起了传统文化中的那些仁义礼智信,还有勇。也就是说,你这种族的某些特点给他人的印象很鲜明而深刻:你是博爱而不是自私的、是讲道义而不是虚伪的、是讲理讲礼貌、是聪明的、是诚信的、是勇敢的,那么,自己内部一定能团结起来,别人也愿意和你走在一起,你就能屹立不倒。
说起来,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长,区别于其他物种,不就在于具有道德和智慧吗?总不至于是贝壳或比特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