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2年重新上架,这个试图还原伊拉克战争的游戏又被抵制了

文/组长

原定于今年内发售的游戏《费卢杰六日》(Six Days in Fallujah),近期遭到了多个社会群体的抵制。

4月8日,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CAIR)在官网发布声明,倡议微软、索尼和Valve一道抵制《费卢杰六日》。

CAIR的措辞尤为激烈,说这个游戏是在鼓吹针对阿拉伯人的暴力,不过是想要将美军入侵伊拉克和杀害平民的事实加以扭曲和美化。

500

CAIR呼吁抵制《费卢杰六日》

《费卢杰六日》原为2009年就开始宣传、发行的一款军事题材的射击游戏,故事背景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即2004年美军在伊拉克境内发起的第二次费卢杰战役。

美军虽然宣称这次行动只是针对恐怖分子,但过程中还是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即使在美国民众的眼中也绝对谈不上正义。

因此,一个以美军视角为主的射击游戏,一个强调还原“真实战争”的游戏,自然引发了多方面的质疑和忧虑。

500

这一情形与2009年《费卢杰六日》所面临的窘况几乎如出一辙。

当初,游戏甫一正式宣发就遭到了各界的口诛笔伐。

反对者的主力不是别人,而正是曾经参与那场战役的部分美国士兵的家人,他们有的已经痛失儿女,不希望这份创伤经历以“娱乐”的方式被呈现,同时也不愿意看到仅仅是服从命令的士兵被描绘成什么英雄。

当时游戏的发行商Konami很快向舆论低头,决定将其雪藏。游戏的开发商Atomic Games吃了大亏,虽然在2010年还推出过新作《Breach》,但一年过后就草草关闭。

时过境迁,主要由前Bungie工作室成员(参与项目包括《光环》《命运》系列)组建的Highwire Games接手了《费卢杰六日》,并与新的发行商Victura合作,准备让这一尘封12年的游戏重见天日。

只是这一次,游戏仍然未能逃过同样的窘境。

1

伊拉克的费卢杰市(Fallujah)位于首都巴格达以西,是起源于古巴比伦时期的一座历史名城。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占领伊拉克的西方联军主力为美国军队。萨达姆逃亡后,原政权残余武装力量、中东恐怖势力和一些情绪化的反美力量聚集到了费卢杰,使这里成为当时反美斗争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500

随着这些地方叛军势力越来越大,以及挑衅式的“黑水桥事件”的发生,美军决定联合伊方临时政府对其进行全面清剿,于2004年4月、11月前后展开了两次军事行动,即第一、二次费卢杰战役。

《费卢杰六日》的原型正是第二次战役。

第二次费卢杰战役是美军在越战顺化战役后规模最大的一场攻坚战。和当初西方联军长驱直入巴格达不同,美军出于多重考虑,不再不计后果地直接展开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而是转向城市巷战。

城市巷战有许多新的特点,比如密集的市区建筑大大方便了伊拉克反叛军的隐蔽,他们甚至会通过混入平民家庭而突施冷箭,这极大地增加了作战的复杂性。

500

现实中的费卢杰

对此美军采取了一整套新的城市战战术,最终收效显著。他们在短时间内基本控制了费卢杰市,但代价亦不容小觑:美军死亡100人以上,负伤人员过千,同时还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尽管美国军方曾声称他们会最大限度顾及平民,但事后据国际红十字会的统计,仍有超过800名无辜伊拉克平民在本次战役中丧生。

费卢杰之战所体现的现代城市巷战特性,让当时一家擅长于军事策略类游戏的工作室Atomic Games有了新的灵感。

彼时的Atomic Games还归属于小发行商Destineer,虽然没出过什么商业化大作,但军事策略游戏这一强项非常突出,他们甚至承接过CIA和FBI的委托,为美国军方开发军事训练模拟器。

2005年,在有了充分的经验技术积累后,他们想要制作一款由叙事主导的真正的大众游戏,而不只是纯功能性的模拟器。

这个游戏就是《费卢杰六日》。

2

虽然有不少游戏如《全境封锁》《使命召唤》都会涉及现代战争或有其痕迹,但一向都会避免卷入争议较大的事件,或者干脆声称游戏世界观概为虚构。

像《费卢杰六日》这样试图还原离现实年代这样近的真实战争的游戏,并不多见。

为制作《费卢杰六日》,Atomic Games利用此前和军方的合作关系,邀请到了从费卢杰战场归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作为亲历者,这些人同时也会将这场21世纪以来首次大规模城市巷战的种种细节描绘出来。

500

参与访谈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之一Sgt. Garcia

图中从左至右分别是真人、游戏中形象和服役期间照片

游戏悄无声息地开发了数年,Atomic Games确信《费卢杰六日》会是工作室成立以来最可引以为傲的作品。

在开发者的口中,这不是什么图个爽快的打枪游戏,它追求还原真实的战争和历史,为此他们访谈了超过100名费卢杰战役中的美国官兵。

就算后来十二年不得见光,今年3月前Destineer的CEO、现Victura的创始人Peter Tamte,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还会强调,这个游戏绝不是“又一部《使命召唤》”。

500

Peter Tamte

由于原版从未正式放出,网上能找到的截图和实机演示都不多。

不过结合当时游戏关卡设计总监Nathan Cheever在个人博客的分享,以及早年间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出镜的一段宣传视频,可以得知《费卢杰六日》原本的确是一个纪实风格强烈的游戏。

玩家在这个游戏里扮演参与费卢杰战役的美国士兵,体验其中的战术运用与人性抉择。

也就是说,它一方面要呈现出具体而微的城市巷战,让玩家在门挨着门、房连着房的复杂环境中制定作战策略;另一方面,它也时时刻刻要考验人性,让玩家自己判断下一个遇到的人到底是伊拉克的反叛军还是平民,并决定开枪与否。

据2009年的一个预告片,Tamte表示游戏还采用了Atomic Games自研的新引擎,几乎每栋建筑都可以摧毁。

至于预计于2021年发售的新版本,从此前官方公布的正式预告片来看显然经过重制,画面进步了不止一个世代,但玩法框架大致延续了原版。

这一切都让《费卢杰六日》看上去颇有新意。只是游戏开发者没有料到,社会上怀疑其包藏政治意图的声音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

3

Nathan Cheever的博客提到,《费卢杰六日》在立项之初寻找发行商时就遇到了困难,而东家Destineer毕竟只是一个资源有限的小型出版机构。

EA曾经考虑过,但坚持要把它纳入《荣耀勋章》系列中,AtomicGames未能就此和EA达成一致;索尼美国分部曾经100%确定可以发行该游戏,但后来索尼日本分部担心它在中东地区的销量不佳,合作也泡汤了。

最后,是当时在射击游戏领域尚无建树的Konami看中了《费卢杰六日》,并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支持。但在2009年的舆论压力下,Konami不作任何争辩地终止了与Atomic Games的合作。

《费卢杰六日》到底有哪些“罪状”?

反对者称,Atomic Games和美军来往甚密,很难不让人相信《费卢杰六日》的实质意图是鼓动年轻人参军。

500

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

Tamte则承认他们和军方有一些合作,但极力否认游戏包含任何宣传征兵意图,还表示美国政府不曾参与实际制作过程。

又有人称,游戏虽然强调纪实,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美军视角为中心,缺少伊拉克平民的视角,这势必导致游戏和“真实”差上一大截。

游戏还回避了美军的种种不光彩行径,其中最严重的无疑是使用白磷弹作为武器。美国军方曾向BBC承认,费卢杰战役中,他们主要用这种武器来对付那些躲在坚固掩体后的反叛军。

白磷弹的效果令人触目惊心。其主要成分白磷含有剧毒,在空气中可以自燃,粘上皮肤后又难以去除,持续燃烧的高温火焰足以烧穿皮肉,给人带来巨大的身心创伤,很多平民也受到这种武器的波及,结果或残疾、或不育。

在中东战场,白磷弹的自燃性质还有着特殊的心理战效果,因为伊斯兰教徒相信异教徒们死后都会堕入“火狱”。

500

叙利亚战争中遭受白磷弹空袭轰炸的少年

尽管国际法不曾明文禁止使用白磷弹,但《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均以不同描述限制了有毒化学武器的使用,这种给受害者带来极大非必要痛苦的武器不符合文明国家间制定的惯例、人道主义和公众良知。

此外,美军在费卢杰战役中摧毁清真寺、杀害平民等行为也屡见报端,在普遍的反战思潮下,美国人自己也会认为这些都属于“战争罪行”。

然而,《费卢杰六日》没有设计白磷弹这种武器,也没有任何杀害平民的故事,似是选择性地忽视了部分事实。

这当然招来了暴风骤雨般的质疑。前面说到的PeterTamte,同时也是新版《费卢杰六日》发行的总负责人,他在2009年对所谓“战争罪行”的解释只有一句话,“我们采访到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没有提及这些东西。”

时至今日,《费卢杰六日》依然采取了和当年一样的做法,只要是受访者没有提及的,游戏就不予呈现。

500

而面对新一轮的抵制,Tamte早先的说法是这个游戏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它仅仅是通过游戏这种形式来帮助人们理解城市巷战的复杂性,让人们体验一个士兵在军事命令的约束下如何制定战术策略和作出道德抉择。

如果说它要表达什么,那也仅仅是对美国军人的纪念和对伊拉克平民的共情。

但这种回避尖锐问题的官方说辞,很多人都不买账。

4

迫于压力,发行商Victura在3月8日发表了一份与此前表态有些相左的声明,概括来说就是:他们总算明白,《费卢杰六日》中经过再创作的事件确实不是无涉政治的,但他们仍然坚持无论游戏还是现实本身都是复杂的。

全文如下:

我们明白,《费卢杰六日》所重现的事件与政治不能截然分开。以下是本游戏对各方观点的回应:

《费卢杰六日》中的故事,一是通过游玩过程讲述,二是通过纪录片片段,在伊拉克战争中拥有不同经历和观点的军人和平民将会在其中讲述他们的故事。目前为止,25名伊拉克平民和几十名军人与我们交流了他们生活中最艰难的时刻,我们可以把这些对话分享给大家。

纪录片片段讨论了许多棘手的话题,包括导致费卢杰之战的种种事件和政治决策,以及这场战役的后果。虽然我们不允许玩家在游戏中使用白磷作为武器,但我们在纪录片片段中描述了它的用途。

游戏过程中,纪录片会提供具体故事背景,而玩家将切身参与到故事之中。每个任务都要求玩家通过游戏中的交互来处理这场战役中真实的军事和民事情节,从而提供一种其它媒介所不能提供的看待城市战的视角。

我们相信,整整一代人都为战争作出了牺牲,他们的故事值得让亲历费卢杰之战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普通士兵和平民来讲述。

我们坚信,游戏,就像它重现的的事件本身一样,是复杂的。

500

这或许可以视为官方的让步,但遗憾的是,这种让步反而体现出其观点的前后摇摆,在舆论战中更加处于下风。

不过,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反感《费卢杰六日》。相反,很多玩家在风波之始就对Atomic Games表达了支持。部分军人家庭指责游戏用娱乐的方式消费他们的痛苦,但在玩家眼中游戏并不只是娱乐,这种指责包含了太多对游戏的偏见。

2009年Youtube上的一个声援《费卢杰六日》的视频播放量很快超过了10万——这在当时相当可观,评论区也多是表达对游戏制作者的理解和认同。

500

Youtube声援《费卢杰六日》的视频截图

有的玩家甚至认为,如果确实能够避免政治宣传,就算是德国士兵主视角的二战游戏也会令人期待,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战争与人性的复杂。

专门指摘《费卢杰六日》,似乎也有失偏颇。类似于这种涉及晚近真实战争事件的游戏,更直白地将美军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统一描述成“反恐行动”的也不是没有。

比如2004年开始免费发布的《Kuma War》系列,就以连续剧的形式把上百场真实战争事件做成游戏,其中也包括费卢杰战役,而游戏的内容只是简单粗暴的突突突,真正把残酷的战争做成了纯粹的娱乐。

500

《Kuma War》

但延续近十年的《Kuma War》不曾掀起抵制的浪潮,据2005年的一篇媒体报道,它甚至拥有相当多的伊拉克粉丝。

5

我们至今仍未得见《费卢杰六日》的全貌,这也意味着事实还有待考察。

如果不知道游戏本身到底是什么样的,它到底试图表达什么,围绕游戏的种种争议必定久久不能平息,而游戏只会成为表达不同政治立场的工具。

当然,这就得交给各家游戏平台来审核了。游戏目前并未公布正式发售日期,只是在Steam已经有了商品页面,也可能登陆其它主机平台(具体不明)。

《费卢杰六日》面临的困境,或许不全都源于游戏内容本身;而更多地是因为,开发者们笃信他们的作品不会输出政治价值,但现实中,没有人能活在完全无涉政治的世界里。

他们挑战了最有可能引发争议的游戏题材,却没有在制作、宣传等环节作出最成熟的考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