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秸秆还田”为基础的免耕法拯救东北黑土
黑土,是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
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
目前世界上有四大黑土集中分布区
其中一个便是我国东北地区
正是依托富饶的黑土
东北地区已成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
如今东北黑土的土层正变得越来越薄
肥力也正在迅速衰退
目前我国东北黑土区坡耕地的黑土层厚度
已由开垦初期的平均80~100㎝下降到了20~ 40㎝
并正以每年0.3~1㎝的侵蚀速率在流失
如不及时治理
40~50年后大部分黑土层将流失殆尽
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
导致这片土地陷入“病入膏肓”的困境?
又该怎样才能拯救它呢?
东北黑土
黑土的土质松软,腐殖质层深厚
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
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
这里说的“黑土”
是对黑土区暗色土壤的统称
包含了土壤系统分类中的
黑土、黑钙土、暗棕壤、棕壤、
白浆土、草甸土、水稻土等多种土壤类型
我国东北平原与乌克兰平原、
密西西比河流域所在的美国大平原、
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
并称为“世界四大黑土分布区”
这些地区无一例外都是“大粮仓”
深刻影响着所在国乃至全球
粮食的产量和市场价格
“黑土”这一统称其实包含土壤发生分类学中的黑土、黑钙土、暗棕壤、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水稻土等多种土壤类型,地图中画出了其中几种主要黑土类土壤在东北黑土区的分布情况。
我国东北的黑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等地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玉米、水稻和大豆的产量在全国领先,这些作物不仅是关乎民生的商品粮,也是重要的战略储备粮。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广袤垦区
大豆和玉米收割之后,那些刚被翻出的黑土
在秋日午后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如同流油一般
黑土的形成
得益于这里独特的湿冷气候条件
东北夏季降雨充沛
土壤表面被丰茂的草甸植物覆盖
土壤上层含水量丰富
这种状态被称为“上层滞水”
到了漫长、寒冷的冬季
土壤的含水层形成季节性冻土
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
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的分解变得缓慢
从而转化成腐殖质
经过成千上万年
最终累积出了黑土表面那层深厚的腐殖质层
储存大量养分的腐殖质
正是黑土肥沃的秘密所在
不过,令人感到痛心的是
尽管东北黑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历史不长
但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却日益严重
耕种多了,黑土“乏了”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
调查报告表明
黑土区的耕层土壤正面临着严峻的退化问题:
土壤养分得不到弥补和再生、
肥力逐渐下降、有机质丧失
该报告的结论是:
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着直接关系
耕地松土,怎么反而害了黑土呢?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翻地耕作
但久而久之,翻耕造成土壤下层裸露
水分蒸发流失,黑土层的稳定结构被破坏
有机质在日晒雨淋下快速分解
导致土地肥力大幅下降,作物减产
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黑土地“乏了”
而且,缺乏有机质的土壤更易板结
变得十分坚硬,进而存不住水分和养分
抗旱能力也随之降低
虽然其他土壤也面临翻耕破坏土壤结构的问题
但黑土受到破坏后,恢复起来却要艰难得多
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一岁一枯荣
每年产生的枯枝落叶进入土壤
在东北特殊的气候条件下
经过长年累月的累积才会逐渐转化为腐殖质
进而形成黑土层,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沉睡万年的黑土
正在短时间内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开发
从晚清大批中原百姓迁往东北的“闯关东”开始
东北土地的大规模开垦便不曾停止
这里迅速成为了
中国面积最为广阔、农业总产量最大的农耕区
这在东北的历史上是未曾有过的
这张照片是吉林一处胡萝卜田的剖面图,橙红色的胡萝卜密密麻麻地挤在黑土之中,在阳光下显得尤为可爱。从清末至今,东北黑土在仅一百多年时间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垦,如今面临着严峻的退化和流失问题。(摄影/许阳)
此外,无论是传统的农耕方式
还是现代的机械化、产业化耕作
作物每年都要从土壤中索取养分
在收割后,秸秆等作物残茬也会被收走
年复一年
黑土层中富含的氮、磷、钾等元素就会枯竭
久而久之,土地的肥力自然就降低了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遇到过这个问题
他们想出了一个朴素却行之有效的方法:休耕
也就是在某一时期不种植农作物
让土地自行“休养生息”
但在今天人口不断增长而土地有限的压力下
这样的办法已经很难实行了
狂风加骤雨
可以轻易摧毁松软的黑土
看似旱涝保收的黑土农田
其实十分脆弱
很容易遭受风蚀和水蚀的破坏
维护起来也很困难
东北多风,不仅冬春两季西北风频繁
夏天受东北冷涡影响
(东北冷涡:常在夏季东北地区上空活动的旋转气柱)
也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造成局地大风
开垦之后,如果得不到植被的保护
富含有机质的黑土表层
不消几场大风便会被吹走
特别是翻耕过的土壤
土质结构更加疏松,风蚀更为严重
春耕时节,采用传统耕作方式的吉林省四平市农民正在田间播种,大风席卷而来,尘土漫天飞扬。东北在冬春季节盛行西北风,大风频繁,再加上春季雨水较少,而田间万物刚开始复苏,裸露的土壤得不到植被的保护,表面上的肥沃黑土就会被风吹走。
除了风蚀
土壤遭受侵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降雨
东北在我国北方属于降水比较丰沛的地带
东北东部有些地区的年降水量
甚至会超过1000毫米
适宜的雨水,对农耕有着巨大的帮助
但并非所有降水过程都是“润物细无声”
夏季的东北冷涡
极易带来短时强降雨甚至冰雹
光是雨滴或冰雹打到裸露地面的冲击力
就会对土壤造成破坏
更不必说流水的冲刷了
人们常常以为
东北的粮食产区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其实,东北许多山脉前的波形台地
才是黑土的主要分布区
这些耕地被称为坡耕地
由于并不平整,有一个倾斜角度
因此这些坡耕地上发生的水蚀现象尤为显著
东北多风、多雨、多坡耕地的特点
决定了黑土的脆弱性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
既可以少翻土还照样能保证作物的高产呢?
答案就在作物自身。美国地质学家戴维·R·蒙哥马利在他的著作《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中,介绍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可持续性发展体系:保护性耕作。即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来减轻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提高抗旱能力和土壤肥力,以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农业技术
其中一种代表性的方法称为“免耕”,顾名思义,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全年在土壤表层留下可用来覆盖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也就是在收割农作物的种子(果实)之后,留下作物的根、茎、叶,在土壤表层形成一定的覆盖。这样的保护性耕作体系,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恢复土地肥力,重建土壤的腐殖质层,并减少土地污染。
在东北,我国科学家已经行动起来了
在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科研院所
和吉林四平市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部门
共同的努力下,科研人员与当地村民一起
运用免耕法对土壤进行修复和保护
如此深厚的黑土层,在东北已经极为罕见了
这是一块“理想型”黑土的剖面。它是黑龙江绥化海伦市的一块大豆田,属于土壤发生分类学中的典型黑土。得益于优越的水分条件和比较低洼的地势,这块土壤受到的侵蚀很少,乌黑的腐殖质层已经超过皮尺上1米的刻度。可惜,东北大多数土地并没有这样的好运气,特别是中南部地区,黑土的侵蚀尤为严重,免耕法的效果也尤为显著。(摄影/李保国)
“梨树模式”
梨树县所在的吉林省
就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上
当地广种玉米
他们的免耕法便以“秸秆还田”为基础
来到试验田里
眼前的地面微微起垄
玉米整齐排列其中
乍一看与普通翻耕的玉米地差不多
但地面铺满了打碎的秸秆
有了秸秆的保护
风蚀对土壤的伤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春季,免耕机械在覆满秸秆的试验田间播种,这些特意保留的高茬,有助于防止大风将地表的碎秸秆刮跑。
夏季,碎秸秆逐渐腐烂,分解而成的有机质开始被土壤吸收。(摄影/李保国)
到了秋冬,黑土大地迎来收获的季节,新的秸秆覆上土地表面,为黑土盖上一层蓄水保温防风的“棉被”。摄影师翻开一块土壤,深处松软的黑土中隐约可辨往年留下的残茬,已经分解了大半,与土壤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摄影/许阳)
梨树县使用免耕法的田地
通常每年只需要让大型机械开进田间两次
第一次是用专门的免耕播种机
一次性完成播种和施肥等一系列操作
而且播种时不需要挖开土地
而是通过“排种器”,将种子精准地埋进地里
尽量避免对土壤的扰动
第二次则是用带有秸秆处理功能的收割机
一边收获作物,一边将秸秆切断
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
此外,免耕其实不等于完全不耕
在播种前少量翻动土壤表层
将秸秆与土壤表层紧密结合
才会有利于土壤吸收秸秆分解产生的有机质
也不会因风吹雨淋而流失表层黑土
中国农业大学在梨树县的一块免耕试验田。这里的大豆苗在经历11级大风后几乎不受影响,而翻耕大豆田的幼叶却被风沙肆虐得所剩无几。(摄影/李保国)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
首先是土壤肥力得到改善
——秸秆还田5年后的耕地
地表以下2厘米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约40%
20厘米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约13%
其次,由于免耕法减少了对土壤的翻动
最大程度保护了土壤原本的分层结构
对蚯蚓等土壤生物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在土壤内构造大孔隙
让养分更好地流通
两图对比了传统耕作方式和免耕法会对土壤和作物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频繁翻耕的土壤在农具的挤压和降水的影响下,会在下方形成一层紧实的“犁底层”,作物根系遇到这一层后难以下扎,通气透水不便,同时,养分也更容易流失(左图)。而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土壤,表面有秸秆覆盖,腐殖质积累更多,而且土壤中由蚯蚓、节肢动物、线虫、原生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制造出的大孔隙明显增加,养分得到保持,犁底层也消失了(右图)。(绘图/谭希光)
更大的好处是
表层的秸秆覆盖
能够减少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
也能减少日晒时土壤的水分蒸发
土壤蓄水量增加,抗旱能力提升
在西北风盛行期还能抑制“沙尘暴”的形成
此外,秸秆还田后无需再去焚烧
也减少了春秋两季霾的形成
相关技术成果和推广方法
已经被业内誉为“梨树模式”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东北地域辽阔
拯救黑土仍然任重道远
但至少人们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并非每个地区都适合使用免耕法,免耕法在我国东北更适合相对温暖的中南部黑土区。而在哈尔滨以北,因纬度高,积温(热量)不足;降水量大,土壤水分过多;受秸秆覆盖,地温较低,升温缓慢,影响冻土层的解冻和作物生长,故不适合免耕,更适合垄作和条耕技术。
免耕法也适合于积温充足、土壤肥力低、风蚀严重的半干旱地区(我国的西北和华北等地区)。
——选摘自2019年11期《中国国家地理》:《拿什么拯救你?留住飞速消失的东北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