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云端之下做语文教师
编者按:
龙泉湖畔,凉风习习,颇有夏日惬意。
而我却无心享受这短暂的惬意,一是因为时间的紧迫,二是因为头脑里产生的想法急需笔录下来。
学习的意义不在重复别人的路,而在创新自己的思想。专家的话,更多应被视作触发自己进一步思考的引子。
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学是该走下云端了。语文教学要接地气。要接受几个转变。要回归原点,要朴素纯真。
要站在云端之下做语文教师,要有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
要明白教育目标是什么,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是不是按照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去做的。目标正确与否,符合学生实际与否,这都是我们应该亟待认真思考的。事实上,确实遵照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做了,就是语文教育教学正确的路。
花哨,热闹,还是按部就班,快、慢,这一切都不应该是评价语文教育教学的标准,也不应该成为标准。
三新形势之下,我们如何做语文教师,如何开展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如何设计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如何安排语文任务,这都应该是我们的案头课题。
这两天,连轴转,听了几位专家老师的报告和课例,印证并融会贯通了我之前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也算是对自己一个时段的自我摸索的思想总结。
我认为,当下语文教学,我们应持有五种朴素语文观。
01、教师是平等的助跑者
尊师重道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包括自己在内的诸多从教者。
自古以来,信息的传播更多是靠口耳相传,因此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便着实突出重要,提倡尊师重道本没有错,然而,信息浩瀚,且获取渠道多元的当下,学生获取信息的媒介再也不是仅仅依赖教师了,教师变成了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奔跑的人。此时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助跑和自跑的关系。
孔子讲:亲其师,信其道。孔夫子一边讲着师道尊严,同时,一边又不回避亲师信道的教与学的真谛!
当下语文教学,学生对于教材媒介所涉及的知识的识别和获取,变得更加多元。随便找本系统的语文辅导书,上面所列各种语文知识,极其详备,表格条理,体系清晰,完全可以自学得来。
教师的传道授业的功能已经被陪伴、点拨、引领的作用取代了!
因此,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助跑的作用,便首先要学会正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的面对学生的姿态放低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理顺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实现也必会变得更容易展开。理顺师生关系,持有平等的师生观,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开始,更是语文教育教学实现最大效益化的开端!
事实上,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不论是教师的点拨,还是学生的接受被点拨、被引导都将变得水到渠成。
当下的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实践中一定不能板着脸传授知识,更不能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帜进行着一系列的冰冷地难以接受的措施。
因为我们是面对人的教学,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和我们平等的人。
想通这个问题,学会弯腰,学会微笑,学会低姿态,学会服务,学会助跑,一切都将变得自然,一切都将会迎刃而解。
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走下云端,去面对,去沟通,去交流,告别高高在上,冷若冰霜。
02、身教重于说教
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要求不等于说教。
真正的要求,是应该的、正确的。
事实上,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做出要求和指令,一定要可行、可操作,不能笼统、随意。如果要下达指令,对学生做出一定的任务安排和严格要求,那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设计的时候,想清楚,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一次讲清!这样的要求就是言教!
想什么时候说,就随口而出。这不行。表面上看,你是出于好心修正之前的任务布置和严格要求,实质效果来看,却是对学生当下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造成了打扰、打断、烦恼的结果。得不偿失。
作为语文教师,绝不可好心变坏事,变成了令人厌烦的“修正”,政令频出,尤其是无序、随意的出,那不是对学生的好,那不是我们常说的言教!那是唠唠叨叨的说教,那是不胜其烦的无效且易造成打扰的有害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举动!
不考虑后果,打着为了学生好,违背初衷而不自觉,是可怕的!
所以,我想说,身教重于说教。
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身教教什么呢?
身教教思想,教习惯!
学生在校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陪伴者、助跑者、纠正引领者。
因此,教师的身教可以在思想引领、习惯养成的方面下下功夫!
事实上,学生正值青春逆反的年龄段,不用说唠叨、说教,就是言教,他也未必会心甘情愿地听而照办的,因为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想要引领自信的思想,可以在上课之初,在PPT上码上一段勉励的话,让学生自己读读、看看。
教师想要引领学生懂得设身处地的理解父母师长的思想,可以在上课之初,设计一个思辨话题,让学生讨论讨论交流交流。
教师想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可以提前去候课,设置几个检查和提问,每次都如此,慢慢学生不用你说教,他就知道你的习惯了!小学名师薛法根最擅长的绝招,就是如此。
教师想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你可以设计一节课,每周都是固定的这节课,一起研读一篇文章,师生共读,长此以往,习惯自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教师想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你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因为勤于动笔而在作文上取得了进步,他自己就会主动去练笔去积累,而不用你的说教。
语文教师的身教,不仅仅是示范那么简单,语文教师的身教,是用自己的教学设计来说话,来引领,来助跑!让学生自己在活动和任务中,在切实的效果面前,自然地做出自己本能的选择,如此,胜于一切的说教!
岂不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某些方面,某些事情,你做了,短期未必能够奏效,做久了, 总会有学生看到的、看懂的。
03、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有教无类。
教学相长。
这些词语,充分地肯定着:学生是变化发展中的学生。
平时语文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进步、成绩的起伏,我们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提升的很慢?当然是有诸多原因的。
你一定会说,最大的原因就是学生不肯学这一科。为什么会这样?
每次考试之后,学生最期待的是你对他的肯定、宽容,你有没有雷霆震怒?你有没有冷若冰霜?我们教师如果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一次关心,尚且心里暖和好多天,发奋努力地工作,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嘛?
而你的表现,却很可能让学生一次次望而却步,进而心想考好考孬他都是那个样,我还学个什么劲?
你会说,学习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你自己不学,我管得了吗?强扭的瓜不甜,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管得了吗?
嘿,你可别跟学生较劲。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真正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学习是他们此时最重要的事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如果都能认识到,他们自然会拼命学习,哪用得着你去引导、督促呢?正是因为他们不懂事、不成熟,所以才需要你去助跑嘛!
对于学生学习进步、成绩提高这一点,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变化成长过程。
此外, 研究学生,重于研究试卷。试卷再熟,学生吸收不了,熟的只是自己。很多教师,试卷研究的头头是道,可称得上专家学者型教师。但是,学生却接受的很慢、接受的很少。
很多教师,总是在课堂上言语铿锵、光彩照人,但是呢,学生却沉默少语,无动于衷。
要知道,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我们是教学生成长,我们是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变得优秀,才是我们开展教学的目的啊!我们表现自己,要自己优秀,学生得不到提高,却学会了当一个观众和鼓掌者!这绝对不是教育教学的初衷,也绝对不是语文教师存在的价值!
语文教师是搭建舞台者、设计舞台者,语文教师搭建设计舞台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上面当主角的,让学生在舞台设计中学会成长的!
有谁敢断定现在知识储备薄弱的学生,将来会怎么样?又有谁敢确定现在课堂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将来又会如何?
都说爱因斯坦被自己的老师判定为学习低能者,但他回到家里跟着母亲学习,最终改变了世界!都说方仲永是个神童,跟着父亲到处表演神奇,但他成年之后却成了平平庸庸的人!
学生的未来,教师是无法断定的!即使学生当下在知识或者能力上显得薄弱,将来也许突然顿悟,大器晚成,亦未可知之!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吧,至少为了将来不尴尬碰头!
04、抓业务求务实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几样精湛的业务能力!
所谓听说读写,总得有几样擅长的吧,总不能教学生听说读写,自己却不过尔尔!
什么是语文?语言和文学。在语文的世界里,要想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明了文学属性,你首先要懂。而懂得最起码的途径是,自己要去接触文本、解读文本,而不能说抱着本教学参考,考试答案,讲来讲去,把玩不够!
你不是来教答案的,答案册子里有,哪还用你教呢?
那语文教什么?教听说读写,教会学生拥有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言语文字表达的能力,教会学生从古今圣贤优秀作品汲取做人的道理!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喜欢读书!要懂得“师范”“示范”的道理。你不能说,语文教师只会研究做题、做卷子,却从来不读书,哪怕是解读课文,挖掘文本?却要求学生去读书,去解读文章!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诵读!要善于在“教师诵读引领”中引导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诵读,愿意张开嘴、读出声、读出情感、读出意义!你不能说,自己不擅长诵读,不喜欢诵读,却只是依赖诵读名家的范读录音光盘和磁带!语文课堂上就应该充斥着朗朗的书声,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自己本就应该具备的诵读的能力去影响学生、引领学生、为学生做榜样!如果说一堂课,只是听了录音范读的话,那么语文教师自己最强大的最本真的武器就失去了它自身的教育原生力!如果自己都诵读不了这个文章的话,那他又怎么能去带动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呢?
那样,他将会失去语文教师的本真和淳朴!那样,他将和其他学科的老师没有什么分别?那样,语文教学还需要专职教师来教授学习吗?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写作!至少写写教学反思吧,不需要文采,不需要格式!你不能要求学生写800字,自己却从来不动笔!你不能要求学生熟记写作的原理和规则,自己压根儿就不习惯于写写东西!多了写不了,少些总可以吧?微写作如何?几百字?70多岁的王栋生老师自己说,每天还保持3000字的写作习惯!厉害,了不起!得向人家学习啊!首先说我啊!
作为语文教师,要踏踏实实去做,设定好系列训练方案,教自己、教学生勤写作、爱上练笔。
教师,语文教师,绝对不能放下一笔好字,一口好音,一手好文,一种朴素的语文教育教学的思想。
05、力求本真语文
读书,思考。
弃声光电、热闹。
真正的语文课堂学习未必都是热热闹闹的,静静的手捧书籍、认真痴迷,投入其中,为故事动心力,为人物动情感,为思想动志向!笔录精彩之处,熟记知识,涤荡人格,厚实素养,不也是语文课堂学习吗?
真正的语文课堂学习未必都是识记词汇、积累背诵、习题训练,书声琅琅,诵读品味,范读、个人读,纠正读,生生齐读,鉴赏读,不也是语文课堂学习吗?
真正的语文课堂学习未必都是满堂浇灌,左右同学、小组交流,共同研究,相互激发、相互碰撞,顿悟,不也是语文课堂学习吗?
真正的语文课堂学习未必都是监管督促,自己设定学习计划,完成目标,时间节点,查漏补缺,研究重点本,不也是语文课堂学习吗?
真正的语文课堂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寻求学生的素养发展,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的一生谋划铺垫!
让学生最大化受益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如果只是让学生参与活动,貌似热热闹闹,很是享受啊,教师看在眼里,心里尽是满足,那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那也不是为了学生的语文课堂,那更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
那只是表演,还不知道谁是主角呢?
人的课堂,应把尊重放在前头。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尊重语文之所以是语文的最本质的属性——借助教材媒介,为学生锻炼听说读写,搭建的天梯!
夜已深。
窗外已无过路的车声。
前行的路,仿佛变得笔直,更加笔直。
2021年4月11日 23点 家中
【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feihaoyou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