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是句大俗话但其实也是真的

【本文来自《孩子上课外兴趣班,得孩子感兴趣才支持他去学,学的好不好也不重要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回复您的是我的粗浅看法,请指教: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是孩子的第一个模仿和学习对象,所以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才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第一要素。如果当父母的不能以身作则,而期望孩子怎样的听话、懂事,想着孩子应该知道将来的成长进步是需要从小认真甚至刻苦学习打基础才可能实现的,那只怕有点缘木求鱼哈。

2.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哪怕孩子淘气他也是在学习、在做新的尝试(心理学上有把孩子的淘气认为是孩子在博取家长的关注的说法),在孩子年幼时父母还是应该多陪伴孩子,在陪伴中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和包容,通过陪伴我们也可以细心体会、耐心引导孩子逐步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最初的阶段确实可能是伤脑筋和花功夫、费时间的。世俗笑谈孩子是父母人生最大的一笔投资,如果期望有很高的收益,那还是值得我们多去耐烦、琐碎努力的是吧。

3.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常人,智力水平或者各方面条件大都很平常,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努力、刻苦进取,一样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理想。我们当然也会尽量给孩子提供良好(甚至远胜于我们年少时)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但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我们长大以后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常的普罗大众之一份子,再高光的人那高光时刻也是可数的,我们真正拥有的应该更多是平常、祥和、朴素的生活,我们笑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不公、艰难、庸俗和烦恼。如果一定要把我们都可能很难实现的梦去描述为孩子的未来,然后强加给孩子和我们“无穷无尽”的烦恼和冲突,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结果将使我们付出更多的痛苦和烦恼

4.您说的隐藏不讨论的问题,窃以为可能是指社会分化、阶层固化或类似的问题,其实这个是不必太多去回避的,姑且不说现在很多父母强加给自己孩子很多期望和要求,那到底是未来孩子成长真正需要的,还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当父母的是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在圆自己年少时可能稀缺什么或者期望而不可求的梦呢。社会阶层固化不是一时一事更不是一个人或者期望一个孩子的努力能去改变的(说句不消极的消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是句大俗话但其实也是真的。我们可以对照当下的自己和当初父母的期望有多少合拍或者不搭架的地方是可以细细体会的)。阶层分化、固化说到底和自家孩子未来的发展看似相关但其实是个风马牛不太相及的问题。真要较这个真,真的期望这种社会现象能有所改变、进步,或许反倒是当父母的我们更应该审视我们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在成为社会“顶梁柱”的阶段,我们有没有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点滴为了这个大目标去承担我们的责任去不懈努力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