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为世界做出了实际范例

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平衡,长期饱受贫困问题困扰。中国的贫困规模之大、贫困分布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世所罕见,贫困治理难度超乎想象。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内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的全面胜利,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人民减贫探索新的路径,携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附录:中国扶贫标准的变化和调整。

解决贫困要基本解决“不愁吃”问题。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71人民币,实际增速高于全国农村1.7个百分点。收入水平提高,增强了贫困地区的粮食获取能力。解决了贫困地区的不愁吃的问题。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在解决了不愁吃的问题之后,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家庭的消费品也进行了换代,移动电话、计算机、汽车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教育资源同时提高。吃饱穿暖,日常生活提高,之后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公平发展,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是不能止步的。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同时对学生进行营养膳食补助。

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在看病就医方面,也在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对大病、重病住院医疗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实现规范管理。建立乡镇卫生院和卫生室。

脱贫攻坚伟大实践锻造形成“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中国减贫的实践表明,与贫困作斗争,最重要的是勇气、远见、责任和担当。只要有坚定意志和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就能够向着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不断迈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