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沙特为什么愿意花35亿美元买东风3?
受《那年那兔》的影响,各类高赞回答严重脱离实际。
主要有两点硬伤:
1,为了渲染沙特是狗大户,各种段子编得飞起,什么我方一表示付款优惠,财大气粗的沙特就“骂谁呐?”、“太瞧不起沙某了”。实际上,这35亿美元对沙特一样肉疼,以至我国还得大量进口沙特小麦来安抚这个颇为计较的客户。
2,以色列真的动了摧毁“东风”导弹的念头,最后由美国出面化解了。还有一个美国的死对头,也出来威胁以色列,为保障东风导弹的安全落地帮了大忙。
先说第一点,乱吹沙特如何阔气的众回答都忽略了一个背景:1986年国际油价跌破创纪录的每桶10美元(81年35美元/桶),海湾国家的石油议价权完全丧失,严重打击了沙特财力,不仅损失惨重,收入预期也一片灰暗。
东风导弹的价格与付款谈判,详情无人知道,但很多迹像显示绝非段子吹的那样慷慨大方。首先,成交之后,我国加大了对沙特石化产品的进口,要知道,当时我国远不是石油大买家,反而是石油和石化产品的净出口国,理论上说,与沙特还多少有那么点竞争关系。而沙特不但不像今天这样,是粮食进口国,相反,沙特小麦严重过剩,每年生产的小麦大半需要处理,有的用来送人。而导弹成交的1986年,沙特小麦又恰好大丰收,小麦过剩超过100万吨。
当时,台湾报纸不怀好意的诬蔑我们为了这笔导弹交易,甘心向沙特“蚀本采购”小麦。从立场上讲,台报必然夸大其辞。但在那段时间,我国的确成为沙特小麦的头号买家:
沙特政府十四日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沙特向十三个国家共出口小麦四十万吨,其中中国购买了十五万九千八百三十三吨 (《参考消息》1988年8月16日)
整个八十年代,我国的小麦都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向沙特进口小麦应该说双赢。只是沙特的小麦生产成本惊人,农民采取旋转式的喷灌法,要比普通喷灌多消耗10倍的水。按美国农业部数据,为了鼓励小麦种植,沙特政府要付给农民每吨小麦552美元的价格,远远超过美国的92美元。所以我国是以什么价格进口沙特小麦,尚不得而知。
但不论如何,沙特是背负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与我国进行谈判的,那种情况下,我们能谈出35亿美元的导弹售价并非高赞们说的那样,要得太少了,而是很有胆魄,堪称了不起。1986年,做为一个泱泱大国,我们的外汇储备才20.7亿美元。而且86、87连续两年的外贸逆差都在100多亿美元,手头非常不宽裕。86年,国有企业的职工一年的工资才合300多美元。35亿美元对我国来说是一笔来之不易的进项。
2,做为世界第三极,我国拥有不少强国都不具备的战略武器的研制实力。但我们的军售长期徘徊在5、6名的位次,往往与我国的军事投放能力鞭长莫及相关。中东更是列强的传统势力范围,即使买卖双方你情我愿,生意达成,能不能送货到门,很大程度还取决于超级大国的态度。毕竟,改开初的我国在政治上是五强,但军力只能幅射到家门口的边边上。
对于中沙这笔交易,美国态度非常复杂。朝野各类人士,阻挠有之,不安有之,叫着制裁沙特者亦有之。但在以色列公开表态要对“东风”导弹下手之后,美国政府最终出来示意,叫以色列罢手。另外,还有一个不相关的小国出来向以色列叫板,为东风导弹保驾护航,它的名字叫叙利亚:
法新社华盛顿1988年8月23日电:《纽约时报》今天援引一位没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的话说,美国政府已敦促以色列不要对沙特阿拉伯前不久购买的中国制造的导弹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里根总统的政府之所以担心以色列会这样做,是因为据报道沙米尔总理的办公厅主任阿哈龙在耶路撒冷说,以色列享有“不等到可能的危险变成事实就采取行动”的名声。《纽约时报》报道,这位官员说,阿哈龙的这番话“根本无助于”为劝阻沙特阿拉伯部署这类导弹而作的外交努力。这位官员对《纽约时报》记者说:“我们同以色列进行了交涉,表明了我们的严重关注。”他说,以色列没有作出明确答复。这位官员说,沙特阿拉伯和中国都已向美国保证,这种射程为3500公里的CSS—2导弹不会装备核弹头。传到华盛顿的消息说,这些导弹大概正在运往沙特阿拉伯的途中。在大马士革,叙利亚前天发誓说,如果以色列在沙特阿拉伯同中国达成这笔导弹交易之后对沙特阿拉伯发动袭击,叙利亚一定会对以色列进行报复。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援引一位叙利亚官员的话说,袭击沙特阿拉伯领土就是侵略叙利亚,大马士革将不得不进行报复。
这笔巨大的军售交易能顺利完成,也受益于时间,当时冷战尚未结束,美国对中国所求大于所虑,尽管对中国的种种防范已经开始。
编辑于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