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向对方提供的技术

俄国是中国主要盟友,中俄在科技上有互补性,盘点中俄互需要的科技。

一,俄国需要的中国技术。

1,太空可返回式航天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中国领先俄国。  

2,中国在航母,神盾舰等大中型舰只建造能力超过俄国。

航母,055类神盾舰,054护卫舰,075两栖舰都是俄需要的。

3,中国无人机技术先进。

中国的翼龙,彩虹等无人机技术世界领先,这是俄国需要的。

4,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先进,达到T1000级别,这是俄国不俱备。

5,中国数控机床技术领先俄国,是俄需要的。

6,中国热效达56%的新型柴油发动机和船用柴油机是俄国需要的。

河南重工出口8台CHD622V20柴油机到俄罗斯,这种型号是河南重工自主研发的新产品。这种高速大功率柴油机,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发动机之一,主要以清洁、高效能源技术为核心,单机最大功率达到3800千瓦,充分的填补3500千瓦以上的国内高速柴油机的空白,可以广泛的用于海洋运输船、游轮、打捞船、公务船等等市场。这种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的出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在舰船动力方面除柴油机之外,在燃气轮机、电力推进系统等方面也要比俄罗斯领先,目前中国已实现燃气轮机的批量生产,更先进的间冷回热的燃气轮机也已研制成功,而俄罗斯由乌克兰危机也失去燃气轮机的来源,俄罗斯自己研制舰用燃气轮机还需要时日,更别说先进的间冷回热燃气轮机,造成的结果就是22350护卫舰等舰艇的建造处于停滞,所以未来不排除俄罗斯海军从中国引进燃气轮机的可能性。

俄罗斯也缺少舰用燃气轮机,不排除引进中国舰用燃气轮机。

7,中国掌握末敏弹三模敏感器技术。

目前全球有五个国家具备自主研发末敏弹的能力,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

中国在末敏弹的总体设计、复合敏感器、稳态扫描、自锻成型战斗部和安全与引爆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07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引进中国末敏弹控制与目标探测识别元件与技术,用于本国末敏弹的升级。从中国引进军事技术,这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史上尚属首次。

作为一款智慧弹药,末敏弹的敏感器及其制导模式是核心技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末敏弹采用的是红外/毫米波双模复合敏感器技术,从一开始就与美国的“SADARM”齐肩。

在第一代末敏弹的基础上,中国的科研团队又开始向国际上首屈一指的激光/红外/毫米波三模敏感器技术发起冲击,并且已于近期取得成功,由此实现末敏弹研究的重大历史性突破。这让中国在末敏弹建设领域迈入世界军事舞台的前列。

8,电子元件。

因美欧的禁运,俄用于航天航空的电子元件出现缺口。中国拥有这些电子元件。

9,WS-43的巡飞弹系统 

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现场,中国军工展出一款名为WS-43的巡飞弹系统,俄参展团对此很感兴趣。

10,中国红外热成像技术领先俄国。

西方制裁禁止向俄罗斯出口技术,这为中国产品创造新机遇。

红外成像技术,俄罗斯是依赖进口的。以前只有法国、美国、以色列等国家能生产,中国公司已经取得突破,而且性能不亚于西方产品。

11,中国先进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是俄罗斯需要的。

二,中国需要的尖端俄国技术。

1,火箭发动机。

俄国RD-180火箭发动机是俄研制的一种液氧和煤油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最大推力可达400吨,是目前世界上同级别产品中最优秀的一种。无论从推力、重量,或是可靠性方面,该发动机均优于美欧的同类产品。

美国于1997年举行的招标活动中RD-180火箭发动机胜出,随即美国与俄罗斯签订总额为10亿美元的销售合同。俄方将在为洛·马公司的“大力神-3”和“大力神-5”两型火箭提供101台火箭发动机,

2,星载核电池;

俄国开发出一种超强的核电池,其续航可以超过百年。

这电池是一种基于镍-63的新型核电池设计,为提升电池的功率密度,设计上采用新的方向,比如包裹在10μm厚的三明治结构中,镍-63的最有效层厚度为2μm。

既可以提升电池密度,又能够防止危险放射。

这种电池的用途,更加适用于那些难以更换电池的应用,比如航天器或起搏器等植入设备。

3,先进的反导导弹。

俄国已发展出三代反导系统;

A135/A235/S500反导导弹。

A-135系统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

A-235反导防御系统由位于叶卡婕琳堡的“革新家”设计局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

相比于A-135系统40至50千米的拦截高度和350公里的作战距离,A-235系统的拦截高度和作战距离得到大幅度提升。

根据俄军方资料,A-235反导防御系统将通过3种型号的拦截导弹构成远中近三层反导能力。

其远程反导梯队主要采用以51T6为原型的反导导弹,中程则使用58R6等中程拦截弹,53T6M或45T6导弹则成为近程反导防御的主力。

相比于A-135系统,A-235系统主要区别在于机动性和非核弹头,同时计算机设备也得到进一步更新,采用地面站无线遥控制导,命中精度可以达到厘米量级。

俄军此前开展的拦截试验,发射的正是改进型53T6M型拦截导弹。

53T6M型大气层高速近程拦截导弹于2011年12月成功进行首次发射,可同时拦截单个或多个空中目标,能防御来自最新一代洲际导弹的攻击,有力完成保护指定地区安全的重任。

与之前A-135系统装备的53T6型导弹相比,53T6M型导弹配备新型发动机和现代化机载电子设备,并采用新型复合材料,不仅提升飞行速度,更大幅度增加导弹的可承受过载能力。

预计53T6M型拦截导弹的飞行速度接近4公里/秒,在大过载情况下机载设备依旧能够保持正常工作能力,除可配备数千吨当量核战斗部外,还可配备定向杀伤战斗部。

A-235反导防御系统拦截高度高、距离远,还可以用于拦截战略核武器。

S500系统射程500公里,既可反飞机也可反导弹。

这三种系统的搭配使用相当于一个个的“俄罗斯套娃”,拦截能力从低到高,各有侧重,也算是取长补短,各领风骚。A-235反导防御系统所配备的高层拦截弹最大拦截高度达到800千米,而S-400和S-500的拦截弹最大拦截高度则分别只有40千米和400千米。S-400配备的导弹安装有自动导引头,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而A-235反导防御系统则必须由地面操作人员通过无线电指令进行控制。S-500系统针对的更多是空气动力目标,A-235则针对弹道导弹和低轨航天器。

4,俄国先进的高超声速导弹和高能激光武器对中国是有益的。

高精度高超音速航空导弹——“匕首”。

该导弹可达10倍音速(10马赫),能穿透防空系统的拦截,还能够携带核弹头。 该导弹米格-31机腹下挂载,升空后投掷发射,可精确攻击水面舰艇,也能攻击地面目标。

高超音速滑翔器(弹头);

名为“前锋”的高超音速滑翔器(弹头),速度高达20马赫,具备很强的机动能力,能穿透现役所有反导系统。

滑翔器弹头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在大气层边缘以5-10倍音速飞行,可以空中机动变轨,“任性地”改变飞行轨迹,而目前美国所有反导系统的致命问题是,它们均针对具有可预测性和飞行路线基本不变的弹道导弹设计,探测到对方导弹发射后,根据导弹的方向和速度预先算出飞行轨迹,然后引导拦截弹实施拦截,但如果对方的飞行轨迹根本不可预测,反导拦截也就无从谈起。

俄罗斯还有Yu-74项目,据称在2016年成功进行过测试,由SS-19弹道导弹携带升空,速度达到12马赫,可进行高度和方向上的自主机动,以躲避反导雷达探测,Yu-74可能是Yu-71的升级版,测试成成后可装配到RS-28“萨尔玛特”重型洲际导弹上,每枚导弹可携带24枚Yu-74,能在1小时内打击1万公里内的目标。

激光武器;

俄国早在1970年代就研发成高能激光武器,多次照射美国卫星。更曾列装战术性坦克激光器。而今,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系统正式投入作战值班。

该激光系统能对抗任何来自空中的攻击,还能反卫星。

5,先进的航发和战略轰炸机。

最新的117S“产品”推力矢量发动机;

飞机发动机被称为“战斗机的心脏”,而这颗“心脏”里还有一个重要核心——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

简单地说这就是一种能够改变发动机飞行状态、实时监测发动机运行的一种转化为电子信号的控制方式,

苏35战机装备的117S发动机为矢量发动机,该发动机的“FADEC字电子控制系统”上下了很大功夫,实现信息采集控制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这种逻辑程序很难破解。

117S发动机是AL-31F发动机的深度改型,采用矢量喷口,最大推力14.5吨,不开加力时推力达到8.8吨,全寿命周期达4000小时。

俄国的图160战略轰炸机技术,可以对中国有助益。在大飞机用航发方面俄国也比中国先进。

6,先进的超远程空空导弹;

K100(原名R172)该导弹射程为200公里,增加助推器后还能提高到300-400公里,远远超过现有的西方导弹。

7,先进的核潜艇技术,和气垫船技术。

俄国先进的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亚森级攻击核潜艇是美国的噩梦。

俄罗斯在高速水翼船、气垫船、地效飞行器技术先进,对中国有助益。

8,先进的原子能技术。

在核能领域,

俄罗斯在核材料开采和加工方面积累多年的经验,其浓缩铀离心分离技术世界领先。

俄目前掌握将天然岩石层中含量0.7%的铀-235加工提炼成高浓缩铀,在此方面俄罗斯比美国领先15-20年。

俄罗斯在快中子反应堆核电站和微型核电站的研制设计、核安全、核废料处理等方面也占据世界领先水平。

俄国有先进的原子能技术,大量出口核电站。这对于缺乏能源的印度、希望掌握核武器技术的伊朗等有相当大的诱惑力。这对于中国也是有利的,中国同俄罗斯在中国合作建设核电站,获取俄国的核电站技术。

2012年始,俄罗斯计划帮助有关国家建造28座核电站,并负责设施的运转和维护,保证核燃料供应安全。

俄罗斯发明“熔体收集器”,让俄罗斯成为核电设施领域的技术领先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