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渑池之会——漂洋过海去喷你
今天中美高层会晤上,我方高层正式硬刚了美方,丝毫不落下风,值得浮一大白。
回想想1919年巴黎和会,日本要求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为了不丢失祖宗基业,顾先生准备了《山东问题说贴》,跟日本代表牧野伸显据理力争,不落下风。
但最后英法美还是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割让给了日本,而顾维钧先生因为国力孱弱无力反抗,作为中国代表团代团长,只能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那时有多屈辱?
顾维钧先生如果泉下有灵,看到102年后,2021年3月18日,中国终于能跟美国平起平坐,理藩院主管杨先生怒斥美方国务卿人权和双标问题,应该可以瞑目了。
顾维钧先生也肯定想不到,华夏大地上,从慈禧向十一国国宣战到仓惶西狩、八国联军进京、清朝丧权辱国地签署《辛丑条约》,到新中国南海造岛、航母出坞、蛟龙下水、嫦娥奔月、全国脱贫,不过才用了两个甲子,120年。
120年前,同样是辛丑年,英国、美国、日本、俄羅斯、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比利時、西班牙和荷兰十一个国家,携八国联军战胜的余威与庆亲王奕劻、两广总督李鸿章谈判,最终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
在辛丑条约中规定,中国需要赔偿4亿5千万两白银(庚子赔款),三十九年还清,拆毁炮台,允许外国军队在京郊驻扎,允许外国派兵保护北京城内的大使馆道歉,处理主战派大臣,改善水路河道改善贸易——从那时起,中国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20年后,时代不同了,情况不同了,中国虽然在国力上仍然逊于美国,但在军力、经济、文化、科技上,美国已经没有海湾战争时那种压倒性的优势了;面对美方,中方已经有了「坦诚而严肃」对等谈判的本钱。
这一次会晤是美国环节大选后,中美高层在阿拉斯加最大城市Anchorage(40万人口)的首次会晤,在会晤过程中,本来是双方互致两分钟欢迎辞的,结果美方不但发言超时,还一直在指责中国,干涉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结果被杨先生直接掀了桌子,只差指着鼻子硬怼了。
其实美方新任国务卿布林肯,最初也想玩一把八国联军的老套路,组团压制中国;显示美日印澳四国首脑在上周举行了“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形成的共识是确保印太地区(Indo-pacific)的自由开放,以及在网络安全、经济安全等议题的合作,并将矛头锁定在来自中国的挑战,比如大自然在南海的鬼斧神工,还有中国在南海的军力部署等等。
然后国务卿布林肯还访问了日本和韩国,想的同样是团结美国在中国周边的盟友,一起对中国形成围堵态势,进行战略施压,希望中方在核心利益上让步,成就他卓越外交家的美名。但是很明显布林肯成名了,全球媒体都在报道中美高层首次会晤的卓越成效——愤怒与指责。
其实这个「坦率而严肃」的沟通结果,早就能预见了。3月15号,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已经开始强硬抨击美国政府,称其「维护美国科技垄断和霸权地位,不择手段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
3月1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因为香港问题,对中方24位官员进行制裁。而且还放风说会讨论香港、新疆和台湾问题,只有对话达到美方期待的结果,才有后续对话。3月17日,中国驻美崔天凯大使在安克雷奇接受采访时,同样明确表态:
我们并不指望一次对话就能解决中美之间所有问题,所以对这次对话也没有过高的期待或者幻想。我希望,这能够成为一个开端。双方能够开启一个坦诚、建设性、理性对话和沟通的过程。
我们只是希望,任何这种双边活动不要以第三国为目标,不要损害第三国利益。
在跟中方见面之前先找一些别的国家谈一谈,发点声音、造点声势。其实这个做法没太大必要,也不见得有多大用处。就像有的人一个人走夜路会唱歌给自己壮胆,其实没有多大用处。有什么问题要跟中方谈,尽管可以面对面摊开来谈。
如果认为单方面或者找了几个别的国家给中方施加压力,中方就会妥协、就会让步;如果认为我们为了这次对话所谓“有成果”,就会答应任何一方的单方面要求——我劝人们最好放弃这种幻想,这种态度只会把对话引向死胡同。
所以这次对话不可能是一次可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的对话,我也觉得中美有可能取得的唯一共识,就是饭各吃各的。
中美渑池之会
但是这次对话,最有意思的一点,像极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一幕——秦赵渑池之会。当时秦国势大,但赵国不弱。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聚,秦王对赵王说:「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之后,秦国御史(记者)直接写了下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这算不算有辱国格?
像不像布林肯一开始的计划?中美高层会晤,美国义正言辞指责中国内政、网络攻击等问题,并表示美国和盟友不能不管,再让记者记下来美国如何痛斥中国的,像不像秦王令赵王鼓瑟?
然后美方一直期待中国让步,结果没想到杨先生直接表态掀桌子痛斥美方,像不像蔺相如?当时蔺相如拿着瓦缶走到秦王身边,说赵王听说秦王善为秦声,请秦王击缶。秦王不愿意,蔺相如又威胁秦王说:五步之内,相如可能溅大王一身血,逼着秦王敲了一下瓦缶,也让史官记了下来,这算是分庭抗礼,两家扯平。
杨先生说: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美国利用其军事力量和金融霸权执行长臂管辖权,并压制其他国家;美国滥用所谓的国家安全观念来阻碍正常的贸易交流,并煽动一些国家进攻中国;西方国家不代表全球舆论,美国是网络攻击方面的“冠军”;很多美国人其实对美国的民主没什么信心。
王毅外长说: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幸好现在是国势上升时期,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那时杨先生刚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当时美国反华势力极强,而杨先生那时作为驻美大使时,接受CNN的采访,摆事实讲道理说真相,通过舆论去影响美国公众的民意基础,配合国内的支持,最终中国得到了美国的一个道歉。
但不过20年后,中美实力对比早已不同往昔,已经有了分庭抗礼的资格;这时杨先生可以带着王者归来的姿态,回到阿拉斯加,说出这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老子为了国家忍了你们二十年了,今天国家牛逼了,老子不忍了!这种爽感,连抑郁症都能治好吧?!!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杨先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有多久没用这种口气跟洋大人说话了?而且这还不是在抗美援朝大军在侧,我们边打边谈的时候;而是在美国的地头(渑池)上,我们只靠着国力,就能跟洋大人分庭抗礼了。
真好。
完全贯彻了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要求。以前的规矩是你说了算,现在我们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大家商量着来,你说,吼不吼啊?
——吼啊。
第四十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