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高中教育的,“教育在批量产工具人”这话,我是这么理解的
【本文来自《现在的教育只是在批量制造工具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本身是从事高中教育的,也是搞艺术的。说说自己的观点。
1、所有的生物之间都是激烈的竞争和内卷,只有竞争才能使物种进步。你看那些美丽的花,不都是为了繁衍后代内卷的结果么?
2、可能有一天,机器能够替代人类的绝大部分工作后,人类在这个层面的竞争才会停止,转换到另外的层面。
3、绝大部分家庭,糊口不容易。下班后很多人还要开滴滴。崇高的追求,可能大家都有,只是绝大部分人没有勇气放下滴滴的方向盘去环游世界。
4、学文科的,很容易自视高人一等,我自己也是。问题在于,可能有的人追求的就是有钱能够养家糊口,有的人追求的就是完工之后可以酩酊大醉一场,有的人追求的就是炫富。这就是他们精神层面的最高追求了。人不能以自身的精神世界去衡量别人的精神世界。
5、是否有追求,不一定是教育的问题。我每年见数百个本二~本一线的学生。几乎所有考不上本科线的孩子没有阅读习惯、没有目标、安于现状……这样的结果真不一定是语、数、英以及老师的教法造成的,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您自己也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孩子不会变成这样,因为您和大多数家长不一样。假想,一样的教育,但是您孩子没有您的陪伴,而是文化、见识比您低很多的父母,他们会怎样?
6、换个教育方式是否会好?不会。您可以去看看《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纪录片讲的是中国老师把应试教育带去英国的故事。你看看英国本土的教学方法,真好呀,不讲究文法,讲究理解、思辨。但是教出来的孩子怎样?差生还是差生,而且整体的精神面貌比中国的差生还差好远。
7、大家都是工具人,都是可以被替换的,都是需要内卷的。有再崇高的理想,都得认清这样的现实。就好比动物园的狮子被换成了另外一只,观众看得出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