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战 就是五千年前淮海战役, 发生于徐州
涿鹿之战
就是五千年前淮海战役,
发生于徐州,
(不在河北张家口,)
涿鹿,各方面的资料看,应不是今天的张家口。这样的话,就太靠北,接近红山文化区了。 最大的可能,或者一定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
先秦《世本》说,“涿鹿在彭城南,黄帝都之”,彭城就是徐州,没有争议。世是指世系,本就是来源起源。《世本》就是关于帝王世系起源的专业书籍,应是最可信的。后世也有同样观点。唐朝《汉书·刑法志》注:“郑氏曰:涿鹿在彭城南。”;南宋《路史》:“戮蚩尤于中冀,于是炎帝诸侯咸进委命,乃即帝位,都彭城。”清代毕沅《晋太康三年地记》:“阪泉涿鹿盖当如《世本》说,谓在彭城为是"。
现代史家,有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之称的吕思勉,几次强调,涿鹿即徐州。河北涿鹿是黄帝都城,《中国通史》中这样说:“涿鹿在彭城南,彭城是今江苏的铜山县。并且指出,河北涿鹿“皆据后世的地名附会,不足信”。《世本》是古书,是较可信据的”
至于河北涿鹿,也不是空穴来风。晋.王嘉《拾遗记.高辛》说,涿鹿之战后,即清查户籍,而“去蚩尤之凶,迁其善者于(山东)邹屠之地,迁恶者(实即拥护蚩尤的坚定派)于有北之乡”“有北之乡”,就是今河北省之涿鹿(涿州)。因蚩尤不归顺,黄帝杀之,身首异处,分别葬之。蚩尤的臣民人心不归顺,黄帝乃建蚩尤祠、加大蚩尤墓,选拔蚩尤部的贤者为相等等收拢人心的措施,天下乃服。
令我们惊奇的是,现今的山东鲁西南及河北都有大量的蚩尤传说庙宇墓地。传说文献考古,大方向统一,无矛盾之处。 既然蚩尤的臣民到了有北之地,把这地方叫做涿鹿,也就顺理成章了。
黄帝之所以“迁恶者”到大北方,是因为他认定蚩尤部乃南方之人,不耐寒冷。故迁其于“有北太阴之乡,欲冻杀之”,受点磨难,就像现在的劳动改造。这里透露一个重要信息,蚩尤是南方人。考古看,应属于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强势北上,和龙山文化冲突。 若此,感觉非常吻合。
前述,良渚文化优势明显。大汶口末期,已渗透到苏北一带,逼近中原。一场争夺大战,确实不可避免。若此,蚩尤应是良渚的最后一任首领。蚩尤战败后,良渚文化败落,良渚居民一部融于黄帝部落,一部逃往西南,成为现今的壮侗仡佬等民族,也即石家河文化,称为九黎三苗族,到大禹时,还有禹征三苗。一部逃往南洋。父系y单倍体基因o1,为良渚文化的父系特征。
这么看来,涿鹿之战时,黄帝正式的都城,应是石峁或者中原某地,胜利后涿鹿徐州应是处理后事的暂时性都城,相当于陪都。
就像后世的汉朝唐朝几百年,是刘家李家的天下一样,史前的上千年,就是黄帝家的天下。 或许后世的皇帝,就是黄帝转音而来。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