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5)

童年往事(5)《50年前大半道的过年》

童年时候过年虽然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但是年味还是十足。

六十年代末,那时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经济结构极不合理,重生产、轻生活,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正火热进行中,工厂不生产、农民不种地、学生不读书等,全国上下很乱的,老百姓生活质量也是很低的,一般家里能吃饱就很不错了。这样一来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是很重视,因为能吃饱、能团聚。过年的准备工作一个多月就开始了。首先是购买年货,那时候买年货可是比较麻烦的,先要带着户口簿、购粮证去粮管所领票:有粮票、肉票、油票、鱼票、鸡蛋票、肥皂票等五花八门。领票后购买年货要排队,一般情况下每样购到手大约要半天时间,想一想那个年代购买年货是多么不易,要有时间、要有耐心、要有票证,没有票证什么日常用品购买都是很困难的,还好那时我家是城镇户口,如果是农村户口就麻烦了,生活是很苦的。那时的供销社的店员都是肥缺,权力大的很,走后门现象比比皆是,比如买肉要那个部位就是店员的权力,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为过好年买年货麻烦一点也是高兴的;其次是加工年货,荤菜加工、点心加工、炒货加工等,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年前再杀一口猪,这样过年年货就丰富了,但是有这种条件家庭还是很少的,因为那个年代家里要养一口猪也不是容易的事,要有地方、要有食料、要有时间、要能吃苦等,我家邻居老许家就是每年养一口猪,他家人口多过年热闹,每年过年杀猪时候,我都会去吃杀猪菜,特别是猪血肠真的很好吃,直到今天想起来还是那么的香和好吃;第三是打扫卫生,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全家总动员除旧迎新干干净净过新年,同时,家里有小孩的还要准备新衣服,那时受经济条件限制及商店品种单一,没有新衣服卖,都是家里自己做,我父母工作都上班很忙,看到别的人家孩子过年都有新衣服穿也是很着急,我父亲是机械工程师,他利用出差机会购了一套做衣服图纸,年前晚上加班加点给我做件新衣服,每次做的衣服还是很有意思的,不是衣服长了就是口袋高了或者是衣领短了,还好那时我还小,过年有新衣服穿还是美滋滋的。我家的过年还是很简单的,他们都是南方人,平时工作都很忙,春节期间父亲要到矿里井下对采煤机械进行检修,母亲在医院工作,是唯一麻醉师,一有急诊需要手术要随叫随到,那时我是多么羡慕邻居家里过年热闹情景,而家里过年只有我和姐姐俩了。此外,年前家里还要买冻梨、冻柿子,再买点鞭炮,放在火坑烘一烘,过年放时特别响。忙完这些就等着过年了,大年初一早上要拜年,长辈们会发压岁钱,十元几元不等,在此期间,孩子们犯错误,长辈们会过完年再管的,同时,孩子们会把压岁钱收起来,留着一年慢慢用,童年时期很有年味春节就是这样过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