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是从经济视角看待中印关系,也不要从印度内部政治斗争的视角看
【本文由“guan_15737071062314”推荐,来自《伊斯托利亚:印度为何“屡败屡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国人还是完全不了解印度。
印度在历史上重来就没有存在过,它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不是政治名词。英国人第一次整合了印度次大陆,并且把它塑造成一个国家的形态,至此,印度终于变成一个政治实体了。当今世界,有很多国家都是殖民统治塑造而成。
中国与印度完全不同,中国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是政治实体了,而且是稳定的政治实体。现在的共和国也是依据法统继承性,有如历史上的王朝更替,体现的是法统继承。
今日印度就是继承了英属印度,这是印度的法统继承,所以英国人划定的边界自然就是今天印度人认可的边界,这其实是很自然的。对于中国主张的历史边界,印度当然是不承认的,毕竟它是继承英属印度,这一点,中国人能理解的不多。中国是有悠久历史的政治实体,而印度是没有历史的政治实体。
至于中国人常犯的另一个错误认知就是殖民地思维,中国人认为,中印都是被殖民的国家,应该抛弃殖民思维,恢复自己的历史传统,不该被殖民思维限制,所以麦线是殖民者划定的,中印都应该抛弃殖民遗毒。中国人普遍是这么想的,可印度完全不是这样。前面说过,历史上的印度从来不存在政治实体,现在的印度政治实体的合法性继承自英属印度,这一点很多中国人不理解。
再说另一个话题,就是国际社会的规则。六二年打了印度主队撤退,这是典型的国人思维,国际世界则完全不理解。所谓的礼让三分那纯粹是中国人自己的规则,与国际社会毫无关系。自己主动撤退了,那么印度以及国际就认为中国实控线就是中国边界线,尽管中国主张历史线才是边界线,国际社会尊重现状而不是历史,否则没完没了。
另一个普遍存在的国家规则就是合理冲撞原则,这一点绝大多数中国人理解不了。印度的这些小动作在国际规则下,其实是非常合理的,这是欧美文化认可的,但是在中国人眼中,这是下三烂,不入流的流氓行为。
比如说,英国人就是墙头草,昨天骂你今天谈合作理直气壮的,澳大利亚也是这样,一方面羞辱你另一方要求合作,他们这么做很自然,中国人普遍不理解,这个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规则,合理冲撞原则。中国社会强调礼制,仁义,所谓礼让三分,所以呢,中国人完全不会玩这种游戏,一直在吃亏。
不要总是从经济视角看待中印关系,看待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也不要从印度内部政治斗争的视角看待中印关系,莫迪与人民党确实有转移国内矛盾的客观需要,往常都是选择巴基斯坦,很少选择中国。
中印的边界冲突实质就是两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与经济,内政关系不大,领土问题,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