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家的词,没法让他思考你有什么不同,伴随理论构建必然是词汇构建

【本文来自《持续低熵:我们是否需要用西方话语向西方解释中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要素组

    如此浮于表面的举措,居然赢得满堂彩,真是让人感觉无语。

    虽然,很无语,但是还是要说清楚,你现在的做法分明是另一种自卑。

    前几十年,学术圈把西方各类著作引入国内,翻译成中文。

    因为当时的崇洋媚外和实力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很强大,学者纷纷把里面的词翻译的过度得美好,过度得高大上,一副想要把中国的未来道路引上西方的发展方向。

    而现在,你们又走到了另一条奇葩的道路上,你们想把这些概念像择菜一样择出来,一一重新定义成“符合人们现在情绪的词语”。

    这就是你的所做所为。

    我为什么批评你?

    原因很简单,概念是孕育于理论之中,如果我们在中国实践所获得的成功之上,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更科学的理论,并在之后实践中得到反复验证,与它国之理论实践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那我们的话语权自然就上来了。

    而现在呢?

    我们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用得是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凯恩斯主义的实际操作手法,民间则有很多哈耶克自发秩序的拥趸,创新理论上则是熊彼特,曾经给国家建言献策的林毅夫教授,所提的新结构经济学,也是脱胎于新古典主义,结合了历史唯物论,用的是比较优势理论之类。

    我们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教科书全都是来自于西方,没有一样自己的独创。

    我们的政治学受到西方和苏联的双重影响极深。很多政治话语都是来自于列宁当初的著作。

    真正属于中国的有重大影响力的源典是一个都没有。

    那你们改来改去,争夺概念的解释权,争夺话语权,不还是在西方理论体系下倒腾吗?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不是被西方的话语统治,而是被它们的理论体系统治啊,连这都搞不清楚吗?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一种科学的、不同于西方的、新的理论体系,所谓的话语权,要在这个框架下建立才有意义,否则没有意义,也争夺不到话语权。

    在同一个西方体系下,争夺概念解释权,争夺话语权,都是无用功。

    即便是对内,起到的效果也只是制造混乱罢了。

    当然需要着重强调,革命性的新思想离不开与普罗大众相结合的重大实践活动,否则绝不会诞生。

    奉劝别光做表面文章。

这不叫表面文章。

开创自己的理论,和重塑词语的使用,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准确地说,二者是必然相互挂钩、相互影响的,西方很多词语的构建本身就是为理论服务的,从词根词源上体现理论的特点,这样,学术词语就成为复杂理论的精炼概括,并在人的脑海中构建直接勾连。

你提到的构建自己的原创理论这一点当然没问题,但是伴随着理论构建的,必然是词汇的构建,从词根词源上体现我们自己理论的特点,而不是让人一看到就想到西方理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一词本来就不是中国创的概念,这个概念来自工人阶级庞大、劳资矛盾激烈的欧洲,我们要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却总是因为自己是“社会主义”而被外曲解,因为西方一看到“社会主义”,就会想到自己的社会结构、社会矛盾,很自然地就自信地认为自己理解了现在的中国。

从传播的角度来讲,就是你用人家的词就没办法刺激别人去思考你有什么不同,不论你原创理论怎么构建,在英语世界,你都是“满脑子想着共产主义、天天要闹革命的激进分子”。

所以理论构建必然要做,词库构建也要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