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桑葚的记忆,还是小时候在农村读跑学时,路边和田梗边桑树很多
【本文来自《果桑扶贫:人人能种的“懒水果”,如何形成产业闭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039857611638
小时候,爬上碗口粗的桑树,躺树杈上,摘乌黑的小孩手指大小的桑泡儿吃,一定要吃个饱才走。放学路上,看见低垂的桑枝上坠着成列的桑泡儿,也会忍不住撸它一把边走边吃。
那时根本没想到过这东西还能卖钱。
是的呢!情景一样!小时候在农村是读跑学,就是家里乡村或乡镇学校比较远,上学就是靠两条腿了,要走很多村里土路、田梗。路边和田梗边桑树很多,顺路就可以采摘很多桑泡儿吃了,怎么也没想到现在成了经济作物。到了夏天,北方也有桑泡儿卖,一般10元一斤,比较肥硕。但是这货确实不容易保存,很快桑泡表面就塌下去了。虽然还是酸甜口,但是已经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也不常买来吃,感觉这种卖的还是有些不放心。倒是有些公司把桑泡加工成饮料及果酒,我也买了一些品尝。原味的桑葚汁(饮料)不是很甜,有些酸,据说具有保健功能,我感觉夏天用来解渴、解暑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