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当今的公知有什么区别?
01.
作者:肖洛霍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88577/answer/1567975589
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野口米次郎:“如果当今中国的政治家和军人最终还是无法令人民安居乐业的话,能否像印度依附英国那样,把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交给日本管理呢?”鲁迅:“事情如果发展到那种地步,就是感情的问题了。同样是丧失财产,比起被强盗抢了去,还是被败家子浪费的好;同样是被杀,我宁愿被同胞杀害也不向外国人低头。”
以上对话内容记载于鲁迅的挚友内山完造的《上海漫谈》之中。
“如果把疯狂屠杀平民,毁灭文化遗产这些暴行叫做‘建立东亚新秩序不可避免地采取的手段’,那就是把兽类的生存方式当作人类生活的准则来顶礼膜拜,是在骷髅堆起的山顶上建立你们的亚洲一体观念。”----节选自泰戈尔对野口米次郎的回信
知识分子只是相对于普通人有更多的文化,多识几个字。
识字多少跟有无良知无关,鲁迅跟当今公知的区别,就是鲁迅有良知,当今公知没良心。
鲁迅:我真滴说过这句话,我就是那个肉只能烂在锅里的人。鲁迅就是死,也宁可血荐轩辕。
至于野口米次郎在此次会面之后于东京《朝日新闻》发表的《与鲁迅的谈话》,呵呵。
鲁迅于1936年二月三日在给增田涉的信里的评价是:
和名流的会见,也还是停止为妙。野口先生的文章,没有将我所讲的全部写进去,所写部分,恐怕也为了发表的缘故,而没有按原意写。
写到这里我发现野口就是一个外国公知啊,满口谎话。泰戈尔、鲁迅见过之后均与之交恶,请问,是泰戈尔和鲁迅出问题了还是这个野口出问题了?
所以呢,把鲁迅和如今公知混为一谈,试图洗白抹黑妖言惑众的:
“记得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都不宽恕。” ——鲁迅《《死》
与鲁迅的缠斗中,恶龙发现:这人怎么这么能打?而且,怎么打了这么久都不变我的同类?
迅哥作古之后,恶龙觉得很丢面子,便妄图让公知给鲁迅的遗体贴上鳞片再安上犄角,然后大喊:看,他已经被腐化了,他其实是我的同类。
结果发现哪怕是死了这么多年,这尸体仿佛也得了神性。鲁迅生前是水火不进,死了也百毒不侵,这鳞片跟犄角就是粘不上去,急得公知们团团转。这滑稽的一幕被人看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编辑于 2020-11-13
02.
默苍离
阴谋论者,右派,悲观主义
拉费耳伯爵
等 10,85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布尔什维克与白左的区别。
1,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鲁迅:“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公知:“恶之花绽放的土地。。。。”
2,鲁迅是爱国者,公知是爱美国者。
鲁迅:“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公知:“美国在世界各地打仗,但是他们并不侵占那里的土地,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头脑。”
3,鲁迅诚实,公知造谣。
鲁迅:“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公知(冒充鲁迅):“远看是条狗,近看是条东洋狗, 到了眼前,哦,原来是沫若先生。”
公知:“《八尺协定》证明了XXX”
八尺协定是北大钓神根据诸多网络谣言,精心编写的一篇著名钓鱼文,其中的核心内容,来源于所谓的中华苏维埃收取共产国际三亿五千万金卢布的收据……
这条鱼漏洞百出,但仍然钓到无数公知。
4,鲁迅主张民族自强,公知主张被殖民。
鲁迅:“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
公知:“若抗日意味着将老百姓骗到前线去白白送死,生命都没有了,国家有什么意义?国民都没有了,国家有什么意义?那还不如不救国,干脆亡国好了。”
5,鲁迅希望国人做事踏实,公知忽悠人投机割韭菜。
鲁迅:“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公知:“我在柬埔寨买的土地比澳门还大,为什么继续加码柬埔寨?”
6,鲁迅鼓励中国青年,公知欺骗中国青年。
鲁迅:“我又愿中国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公知:“英国地铁上的人都在看报纸看书……”
还有很多,我想不需要我一一列举了。
最后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结束回答吧。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编辑于 2020-11-09
03.
lion
以方方和鲁迅对比——有人把方方与杜甫,有人把她与鲁迅相提并论,所以我也姑且这样比——二者的显著不同:1)你读方方的任何文字,任何时期的任何文字,看不到思想和文化,只能看到观点(思想文化与观点的异同,不论);而鲁迅的思想,不消多说了,就文化而言,中国文化方面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迄今尚没有能与之匹敌的;西方文化方面,《文化偏执论》和《摩罗诗力说》。2)鲁迅说:“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解剖,分析批判的意思;用于自己,指自我反省和批判。所以鲁迅的一些观点和思想是有变化的,比如早期泛论国民劣根性方面的思想,后期则有《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中著名的论述: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再如,体现了鲁迅自我反省和思想演变的作品:收入《呐喊》的《一件小事》;《彷徨》的集子名,及其中的文章;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等,无不闪烁着自我反省的光辉。
而方方呢?她只会死鸭子嘴硬:我追责,我追责——你追个毛线责啊!你能不能先论证一下:第一,国家是否已经追责相关责任人?第二,你有什么追责的权利?第三,你怎样追责?……尤其对比西方社会体制及其疫情防控情况,她还一口咬定要追究土共体制的责任,还有说服力吗?
至于高晓松,陈丹青,易中天之流,就先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