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目前电价分类,从中可以看出我们与美国的侧重点、优惠点有何不同

【本文来自《美国得州批发电价一度暴涨200倍,电力恢复又面临缺水危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猪猪的牛牛

    现在还有分不清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终端用户账单的神仙啊。

    得州的是上网电价,问题是你是直接接电厂的?不是说个什么神仙话。

    一般说的电网是指输电网,电厂到配电站,高压变电、输电线,不用钱的么?

    直接和各家各户对接的是配电网,从配电站接下比较低压的电,线路到家,一路的电线、几级的变压器、电表等等,不用钱的么?有的算在线路费里,有的算在终端费(月租)里,不叫电费就是不是获得电付出的钱了?

    加起来是销售价格,按传统各家说的价格都是不含税价格,税费能不包括在终端用户的账单里?

    最终的账单均价,按照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最新统计,2020年11月的得州均价是12.2美分。

    美国各地是分别定价。中部产能源,电便宜。两洋纯消费就贵。新英格兰均价是21美分,加利福尼亚均价是22.3美分。爱达荷电价9.7美分,关纽约人、洛杉矶人啥事,洛杉矶人能把爱达荷的电隔空传到自己家么?

    顺便再说一句,美国的电费定价嫌弃用电少的,对消费量大的家庭友好。举例吧:我有个朋友在休斯顿,他家一般用一千多度,固定月租约10美元,每度电12美分,算下来为每度电掏13美分。但是如果一个月用三百度,固定月租不变,而且每度电还得更贵,高一个多美分,算下来每度电实际掏16美分。一个月只用一百?呵呵呵。

    这可不是歧视,对批发让利是商场常识么。

你说的没错。因为电能“发、供、用”必须同步及电网输、配、变环节存在“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等特性,全球各国电网的电价都要综合考虑这部分损耗成本,以及如何分摊、分摊给各类用户的比例问题。以下是我国目前电价分类,从中可以看出我们与美国的侧重点、优惠点有何不同:

我国目前电价分类中,农业生产及排灌电价最低,其次居民生活电价,这两种用电电压等级最低,一般为220/380V,电能损耗占该等级供电量的比例最大,综合计算基本上没什么利润甚至是“倒贴钱”。为鼓励节能,居民生活电价实行“阶梯电价”,即月用电180度即千瓦时以内最低(约5毛多不到6毛,注意这是直接向供电公司交费的居民用户,租房户或某些小区用户可能会被房东或物业加收公摊费用),超180度至360度部分加收若干,360度部分以上再加收若干(大致如此,具体阶梯门槛各省或各电网可能不同),类似税收政策的“差额累进制”即收入越高纳税越多。

接下来是工业用电:大工业即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用户,占售电量的大头,其电价最低,原因是用电量大且电压等级高、综合损耗少;其次为普通工业(10kV及以下)用户,比前者要贵。以上两类用户不管用不用电都有“空载损耗”,所以每月所交电费账面上都有你说的“基本电费”相当于电网固定损耗费用,除非用户自己报停。另外近年来配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也逐步调高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电价。

最后一档是商业用电,含餐饮娱乐等商业及办公用电,这个电价要比其它都高。

由以上电价分类可看出,我国现行电价政策是把电网“输、配、变”整体损耗打包计算并主要分摊在了高电压等级的大用户头上,同时也体现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对高耗能产业的抑制、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优惠和补贴,同时还鼓励适度和节能用电以避免污染浪费。对比美国的“大用户优先、商业利益第一”和“电网30年不升级改造、能凑合就凑合”的资本家行为,我们的电价分类政策、含特高压和新能源技术在内的能源互联网建设及大规模城农网升级改造、甚至“宁花50万也要为月用电量不到50度深山居民组通电供电”等“非市场(二傻子)行为”,谁才是真正的兼顾“科技、节能、环保、惠民”可谓一目了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