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当上州长?——克林顿的逆袭
对美国政治人物来说,打选战既是掌握政治权力的最好机会,也是九死一生的挑战。
每次打选战,都意味着投入此前积累的资金和资源,而一旦选战打败,这些都只能打水漂而不可能有回报。
哪怕背景再强的政治人物,只要在选战上连续输上几次,就会把之前的积累输的一干二净。之前支持的财团会改换目标,而支持者也会作鸟兽散。
比如,尼克松在艾森豪威尔时期做过八年副总统,频繁代表美国出场顶级国际活动,和赫鲁晓夫厨房辩论更是出尽了风头。但是,在1960年到1968年,尼克松在选战中连续走背运,输掉了总统选举,接着又输掉了加州州长选举,到1964年后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而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族长纳尔逊·洛克菲勒当上纽约州州长后,还想再接再厉当上总统,为此频繁参加党内初选,耗费大量资金后差点破产。
也就是说,在进阶州长的道路上,州众议员、参议员、或者联邦众议员、参议员,每一个关口都是巨大挑战,失败一次往往意味着输掉此前所有的积累。
而当上州长,还只是进入全国性政坛的第一步。
那么,如果你不是小布什,没有一个前总统的爸爸,是不是就只能在州里一场一场打选战,直到有一天打不动为止呢?
也不是,要想短期内在州一级政治中脱颖而出,还是有捷径的,那就是竞选州检察长。
第一,州检察长的职位,需要很强的法律背景,但收入并不高,很多律师对此视如鸡肋。因此,相对于其他职位来说,州检察长的职位门槛比较高,但竞争相对较小。
第二,州检察长能独立办案,权力很大,有机会和州里的企业界、社会团体建立联系。
第三,如果能干净利落地办出几个符合民众心理的案子,短期内很容易建立正面的政治形象,还能获得州内民众的高度关注。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当上州检察长,要竞选联邦议员,或者州长,都要顺利很多。
这就是比尔·克林顿的政治道路。克林顿创造了美国政治史上的纪录,30岁当选州检察长,33岁当选州长,46岁当选总统。除肯尼迪之外,克林顿是美国最年轻的当选总统。
1973年,27岁的比尔·克林顿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之前,他分别在乔治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在学生时期,克林顿就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担任过联邦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的助手。
熟悉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富布赖特作为罗斯福新政后参议院中美国南方民主党的代表,在50到70年代的美国政坛说得上是数一数二的重量级人物。
有金光灿灿的学历,以及政坛重量级人物的提拔,克林顿当时如果留在华盛顿的圈子里,也能有个很好的起点;如果要进入学界,也能进入很好的大学。
但是克林顿回到了老家阿肯色州,在州立大学当了教授。
阿肯色州算得上美国最穷的州之一,基本是个大农村,只有百来万人口。凡是上了东海岸大学的人,基本都再不回阿肯色。
可以想见,克林顿带着一整套金光灿灿的学历,回来服务老家阿肯色,立刻成了当地的知名人物。
阿肯色人一开始把克林顿看成东海岸回来的精英律师,用怀疑的眼光看他。但是,克林顿坚持在阿肯色的穷乡僻壤奔走,到处访贫问苦。
阿肯色人一直被东海岸的人轻视,克林顿谦恭的姿态,极大地满足了阿肯色人的自尊心。最后,阿肯色人接受了克林顿,把他看成自己人。
有了阿肯色人的认同,克林顿迅速在阿肯色政坛上崛起。回阿肯色后3年,克林顿当选州检察长;2年后,当选州长,之后又5次连任。
由于越南战争后,民主党在全美国政坛上处于守势,特别是里根时代以后,民主党更是在全国范围内被打得节节败退。
在这种背景下,克林顿代表民主党在阿肯色连选连胜,在共和党南部的大本营,局部逆转了战局,就产生了全国性政治影响。
从此,克林顿迅速成为党内政治新星,进入了民主党高层,直到1992年代表民主党出战大选。
1978年,卡特总统会见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