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党的领袖的作用非常重要!

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党的领袖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关键时刻甚至能够起到决定历史进程的作用。

毛泽东个人因素在带领中共走向成功最终成为全国执政党是至关重要的。他对形势的判断总是比其他领导人要清醒和高明。毛泽东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的能力就是与古今中外的伟人比起来也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很多决断或决策常常别出一格,非常人所能及。

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中曾经说过,毛泽东一生最艰难的时刻有两次:一次是1946年夏天决定与国民党决裂,另一次是1950年10月中国究竟要不要出兵抗美援朝,两次毛泽东都是足不出户,思考了几天几夜才最终作出决策。前者关系到中共的前途与命运,后者关系到新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当然,二者最终都与中共的前途与命运休戚相关。

中共党内能人很多,有的擅长理论思维,像陈独秀、王明、张闻天等人;有的擅长打仗,像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等人;但能像毛泽东那样既是理论高手,又是打仗达人,能文能武,军政双优的全才,尤其是危机时刻能够表现出来超强决断力的人,无疑只有毛泽东。

在很多关键的情况下,假如换一个人,大概很难像毛泽东那样想,更不用说那样做了。因为大部分人会受各种教条的束缚,毛泽东却经常能够天马行空,打破这个东西。这里面有他的性格因素,也涉及到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视野。

以1946年毛泽东决心与国民党决裂,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例。那个时期,无论是和是战,要下决心都非常困难。1946年,二战才刚结束不久,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美苏都想和平,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来说更是这样。中共与国民党决裂,就意味着战争,国民党有美国撑腰,中共有苏联支持,国共之战会不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谁也说不清楚,哪个地方擦枪走火,都可能把美苏卷进新的战争。即使不会爆发世界大战而仅限于内战,中共在当时的力量无疑也不能够与国民党相提并论,中共要战胜国民党的几率并不大。

毛泽东是人不是神,如果是全知全能的神做决策,根本不存在惊心动魄的“决断”二字;是人做决策,就要受到环境、际遇、气质、胆略等因素的影响。正确的决策往往具有穿透历史指向未来的作用,能够透过历史的迷雾直达背后的本质,但正确的决策又总是伴随着那么一点时运,时运永远只垂青拥有超凡胆略同时又身居领袖位置的人。不过,决策一旦失误,领袖个人以及追随他的团队就有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也就是伟大的领袖可遇不可求的原因,英明的领袖既需要非同凡响的才能,也需要历史机遇的格外垂青。

毛泽东在1946年前后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做出了两个重大决策,第一个是提出“敢不敢打”的问题,中共要敢于和国民党进行战争。

1946年,他首先给党内政治局几个常委写信,简要分析了世界与全国形势。当时全国正好提出的口号是迈向和平民主新阶段,中共中央也刚刚发出指示,要求全党准备走议会道路,交出中共领导的军队,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还做过《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最初他还不敢把与国民党决裂的想法告诉全党,甚至不敢告诉太多的高级干部,他要先做通中央决策圈内几个主要领导人的思想工作。共产党利用国民党忙于接受地盘的机会,派遣2万干部十万大军挺进东北。毛泽东指示林彪打四平,当时并不就是要与国民党争天下,而是要告诉国民党,中共打赢了你就得承认中共在东北的合法性,要是打输了再说。哪知四平一仗林彪战败,兵败如山倒,军队不得不退到松花江、北满一带。四平一战的胜利给了国民党极大信心,蒋介石决心要彻底解决中共武装力量。

等到1946年与国民党打起来了,毛泽东又提出第二个重大问题:就是“敢不敢胜”,也就是敢不敢把战争进行到底,争取夺取全国政权?

对此,当时大多数中共领导人还想不到甚至还不敢想这个问题,与国民党打仗本身就很危险。当时在东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富春、黄克诚二人。他们给中央写了一封长篇报告,陈述了二次大战以后苏联受了很大的伤害,不能马上支援中共,国民党现在得到美国强大的支持,四平一仗,共产党不得不从城市走向农村,重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目前中共的实力,还不具备与国民党对决的条件,所以我们现在要忍让,积蓄力量等待国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起来反攻。

在1947年9月之前,中共在军事上都很被动,处处防御,还丢了不少根据地。很多领导人关心的是:要不要继续打?能否打一两个翻身仗,打后就赶快和平下来,再和蒋介石好好谈判,但此时的毛泽东的想法显然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毛泽东在答复李富春、黄克诚等人的信中说:中共的困难都是实情,但蒋介石的困难比中共更多。国民党忙于接收地盘,兵力分散,人心不齐;二次大战以后国际进步力量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我们如果坚决斗争,可能比退让要好得多;如果没有斗争精神,结果将极坏。

事实证明蒋介石就是比毛泽东困难,毛泽东当时就是要占地盘、扩大根据地、扩大军队,但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的领袖还有好多远比共产党更棘手的事情要做。

要想把这场仗打到底,就先得使党的干部有战胜的信心。毛泽东告诉全党,不仅要打下去,而且一定能取得胜利。他的办法是不断发电报给全党分析形势。一直到1947年底,整个形势也真的就是按照他设想的那样。

短短三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共军队势如破竹。除了台湾和西藏,以及少数盘踞在深山老林等偏远地方的国民党军队外,全国很快就解放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