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伟钟琪:雅典娜的神殿和爱琴海的瑰宝
第一日 抵达和预览雅典城
2015年11月25-30号,应我的儿子的邀请,我和夫人参加了一次历时四天的从巴黎出发到希腊的短小假期。除去坐飞机花掉的时间,在雅典我们呆了一天半,(25号下午和26号一整天。)上午乘飞机从巴黎到雅典历时约三个小时。在希腊陆地东面的最著名的旅游小岛Santonili 也是呆了一天半。(从雅典到该岛仅213公里,飞机腾空时间仅半小时。但加上两边机场耽搁的时间,还是一个半天没有了。)
出雅典机场
注:本游记的绝大部分是本人和家人所摄。例外者一定明确标注。
我们住在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阳台上就可以看见卫城和神庙,价格当然不菲。
上左后方山头上就是名震寰宇的雅典卫城
这是在该旅店顶楼餐厅用餐情形。注意背后大玻璃窗外正是雅典卫城的靓影。
一处古迹
类似这样的遗址在雅典随处可见。
雅典已经是欧洲的旅游名城,但规模比起巴黎还是小太多。当天下午,我们步行在城里转了转,就已经有个大概的了解。晚上7时,儿子租了四辆双轮电池自动平衡车,参加一个有8个人的临时小旅游团,还有一个导游。我们边走,导游边向我们介绍。我们在城里兜转了三个小时,得益于这个小车,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雅典城内的主要景点就大致看了一遍。由于那个平衡车自己会跑,多陡的坡都能上,只是不能爬楼梯,导游领着我们已经上了好多个山头,从各个角度和高度,都已经把卫城的夜景看了一个够。
这就是我们预览雅典用的自动平衡车,洋名赛格威(Segway)。现在中国的各种版本的仿制品就数不胜数了。
雅典夜景全览。中间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卫城。西文称作 Acropolis。
Acropolis帕特农神庙 夜间近景。
月下的卫城整体夜景
至于现代建筑,也不是全无可观之处。但与古代的遗址相比,实在难于让人感到震撼,就全部略去。
导游还带我们到市中心的地铁站里面去看了一个遗址。这个遗址是在开挖地铁隧道时发现的。地铁线路大概还挪开了一些,然后把整个遗址区盖到了建筑物中,地铁站同时就成了一个博物馆。隔着围栏,人们可以看到多少年以前的民居的残墙等。就是在地面上,也有一些可以透视的大玻璃窗,让人们在露天就可以直视遗址。
注意那个被盖起来的应当是下水道的工程水平。那可是2500年以前,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代。
花荫之下的街景
下图是临街的一个民居的门口。地下发现遗址,就用玻璃平板保护起来。住户走过这个玻璃板,才能到家门。
城中夜景,背景永远是那个栩栩生辉的卫城。
第二日之一 雅典卫城Acropolis
26号一早,我们就出发去登卫城。旅店离卫城的山脚不过300米,卫城的高度也不过一百多米。总之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步行抵达了久仰的卫城的大门前。
整个卫城里有三座庙宇,当然最大的是供奉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女神(Athena NIke)的帕特农Parthenon神庙。
这是卫城入口处
雅典卫城门厅
搭满的鹰架。维修永远进行时。
这两张照片是卫城的入口处的门厅。屋顶都还有一部分遗存。那居然完全是用石头拼起来的,每个构件重约一吨。想到2500年前,他们就有机械把那么重的构件举到那么高,当然了不得。
雅典卫城门厅残迹
雅典卫城门厅
可惜这三个神庙尤其是帕特农神庙毁损都非常的严重。屋顶早已不见。史籍所载之室内原来镶嵌满珠宝玉石的高达13米的雅典娜神像早已踪迹全无。保存最多的是四面的粗大廊柱。共48根现在还有46根在。除了廊柱,最宝贵的东西是在山墙东西两头的三角楣上和围绕神殿一周的屋檐下内外两层共96幅的浮雕。这些尚存的真迹都已经搬到山下的卫城博物馆(后面会讲)中。这里露天展示的都是复制品了。他们也没有复制全部。仅仅复制了还保留在自己博物馆中和被英国人抢到伦敦大英博物馆中的部分。完全没有踪迹的部分似乎无法复制。以前没有照相术,那些原型恐怕已经无法知晓。两头三角楣上的浮雕似乎也毁损太半,但他们大概是根据后人绘画把他们全部复制了出来。断头断手之处依然所在多是。也不知他们是为了保留残缺的美还是想时时提醒国人不忘国耻。
帕特农神庙背侧面。可与圆明园遗迹相比较。但人家的可是2500年前留下的古物。
廊株上的横梁太半还在。残缺的部分都在用同样质料的白色大理石修补。那些古物经历沧桑岁月都变得泛黄。新补上去的部分则全然白色,看上去新旧部分可是故意地一目了然。
从左侧面看帕特农神庙真的是残迹全貌。修复工程真的是大大大大哟。
就在神殿脚下,我们看见大量堆积的石材、加工出的半成品等。还有布告牌详细解释这些维修工程的来龙去脉。
威尼斯人的铁炮
这门铁炮是1687年威尼斯人从海上轰垮神庙屋顶的遗物。文明不同,你觉得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无价之宝,别人就是可以认为它一钱不值呢!
据史书记载,这座神殿是在公元前447-438 年间用10年的时间全部建成。今天的断垣残壁尚且可以给人如此震撼,想当年神庙完美无缺的时候,那让人仰止之情,该是何等丰沛。从资料上查得,自1833年希腊独立以来,雅典卫城已经经过两次都是历时数十年的维修。现在这一次始于1975年。至今已有40年。如今有那么多的现代机械,和欧盟联合国资助的钱款,看那个进度,估计再要60年也完不了工。可以想象,当年的雅典城邦或者帝国,该是如何地不差钱哟。
再看资料,那些古代留下的雕塑原件已被一一拆下,移到山下的卫城博物馆中。留在山上的,都是原封原样的复制品。不过那些柱头、横梁,黄色的应当还是原件。
雅典娜胜利女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
只有在帕特农的背后,可以拍到比较完整的全景。看那残破,真让人伤感岁月之沧桑,历史之无情。
围绕卫城走一圈,看到四面的现代雅典城的建筑,除了面积似有数十平方公里,并且其中还点缀有好些古代遗留下的神殿廊柱之外,我就没有看见什么让人惊艳的东西了。
想当年雅典和数百个希腊城邦乃至后面的亚历山大大帝留下那么多烁古震今的业绩,而今的希腊,却只是欧盟中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实在是让人感慨系之。
这里是两个关于卫城维修工程的视频的链接,可供参阅。我刚才还试过,走得很好。
https://youtu.be/AsFB2FP1dAg
https://youtu.be/bwCNfQh8Woo
在帕特农神庙左侧的埃雷赫修(Erechtheum)神庙。左角那六个顶住房顶的女神像极为著名。后面还会谈到。
上面两张照片是卫城上除帕特农神庙外的另外两座神庙,规模都小太多。
(Odeonof Hero des Atticus)阿迪库斯音乐厅
就在卫城山头的的南麓,有两座可以容纳上万 观众的半圆形剧场遗址。这种大规模的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剧场,在古代,的确是为希腊和罗马文明仅有。这当然是他们的民主文明在文化上的表现。请看右面图中第一排的座位,可以理解为,那是显贵们的雅座。中间还有一个更大一些的位子,大概就是给执政官留的宝座了。有这点贵贱之分实在不足为奇。因为在其它的文明中,平民那可是根本就没有座位的。
我们也在那里坐下模拟观看演出的情形。
就我们在雅典逗留两天的观察,这里真还可称是秩序井然。我们没有感觉到在巴黎随处可见的紧张的感觉。比如,头天乘两轮车我们登上好些山头,都有游客情侣在那里深夜流连。而在巴黎,不等天黑,各个公园就关门闭户。小一些的不关闭的公园里,也必是人踪全无。想象人群熙来攘往的大街上大白天、甚至在闹市区戒备深严的珠宝店中,都不停地发生偷盗甚至暴力抢劫的事件,巴黎人不敢夜间外出到野地,自是可以理解。
我们进卫城买的那个套票仅12欧元,竟然可以在数天内游览出入除下面要说到的卫城博物馆以外的几乎所有景点,雅典市政府也算得上是很不贪心了。
第二日之二 赫淮斯托斯神庙 Temple of Hephaestus
这个神庙里面供奉的是火与铸造之神赫淮斯托斯。神殿有34根圆柱子,屋顶周围雕刻有“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十二伟绩”中的九个故事。这是雅典城内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神庙。屋顶都还完整保存,只是不能入内参观。这个神庙周围有数十亩方圆的绿地和一些附属建筑。想当年也必是繁盛非常。
神庙旁边一个博物馆里保留了许多在这个遗址找到的文物。这些文物之美轮美奂,表达了那个黄金时代的巅峰水平。人物的浮雕圆雕,都达到栩栩如生,无可超越的地步。
博物馆游廊
这个博物馆是在古遗址上的复建。注意墙体中还有一部分是原物。雕塑都有残缺。更完整珍贵的自然都在里面。
栩栩如生的圆雕整体人像
和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雕像那时同等级的完美无缺,登峰造极,无可逾越。
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在古希腊的辉煌之后,这里的文明又开始巨大的倒退,一直倒退到,类乎史前的陶器文明。
请先看上面陶器下面的时间标记,是公元前1400年,荷马时代。再看右面的陶片,居然是公元10-12世纪!其间2500年。这些类似的陶器中间居然隔着上面那些在希腊古典时代(公元前5-3世纪)的人物雕像!请大家想见一下,其间的历史文明起伏与倒退幅度有多大!
罗马时代古迹
左图是在雅典市中心看到的另一个site中,罗马时代留下来的古迹。可以明显看到,立柱的制造技术有明显改进。左面的7根柱子,除了中间那根应是后来修复的,都是整根。而帕特农神庙的柱头,都是一节一节拼起来的,每节的高度大多不超过75公分。右面这根最高的,下面三分之一是换过的。想必原物也应该是整根。
在这座城市里,其实我们还可以看到好些基督教的遗迹,其中有一些也相当古老。不过那个年代和艺术成就,总是比不过古希腊时代和罗马时代,这里略举一例吧。
第二日之三 卫城博物馆
下午的重头戏就是参观卫城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就在卫城北面也是背面的山脚下。那个尺寸专门设计,堪堪可以把帕特农神庙原大装进去。这是一个2007年建成开放的完全现代化的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的建筑。它的单独门票是5欧元。与法国巴黎比比,还真不算贵。
上面是博物馆建筑本身。底下是还在发掘过程中的遗址。雅典古城可以说地下到处都是遗址。
我们一走近这个博物馆,第一个印象又是,它整个博物馆悬空建筑在上百根粗大的水泥柱子上,而下面则整个是一片古代的遗址,到处都是各种房屋的墙体遗存,看那现场遗留的工具,发掘工作显然还在进行之中。进得博物馆,还看见好多处的地板是透明玻璃构成,我们还可以直视下面的遗址现场。
玻璃地板下的一处小古迹堆积。
博物馆分三层,真的就是模拟那个神庙的现场来陈列古物。
第一层陈列行政设施,还有通往第二层的坡道。
一楼入口处。里面底下都是玻璃板,两边都是文物。但精彩但都在上面两层。
第二层就已经有很多的文物了。那都是在神庙的地面找到的大量的供奉的物品。不过有人看守不让照相。
这里最精彩的展品是那个埃雷赫修小神庙的六个顶着屋顶的女神中的五个的原物。第六个已经被英国人抢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我们上午在山顶看见的已是复制品。不过那个复制品和原件可是惟妙惟肖,连那些被岁月磨蚀之痕迹也一样复制。总之凡人的肉眼是无法区别二者的。
埃雷赫修小神庙的六个顶着屋顶的女神中的五个的原物
第三层最精彩,那就是神庙顶部的再现。长方形的展厅的两端是两个三角楣的复制。那上面的大批雕像已经遗失,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原件,大部分都是复制品。这回的复制品则用一种更白的石料。据解说,这些都是根据在大英博物馆的原物复制的。
下页右图是正面门楣的中部。表现的是雅典娜和他的哥哥海神普塞顿争夺雅典城的保护权。这里还有小比例的前后三角楣的群雕完整复制品。很大一部分形象现在已经不存。那个时代没有摄影术,想是根据后世历代雕塑家或画家的复制品或模拟画作复原。
雅典娜和她的哥哥普塞顿在争斗
第三层大厅的两廊则是两层共有大约200幅方形浮雕。一部分是黄色的原件,一部分是白色的复制品,还有一部分就是空缺。那每一个空缺自然都代表着希腊人无限的痛憾。
这些浮雕,原来都在帕特农神庙的屋檐下方。现在全数挪来此处。深色的是原件。浅色的是复制件。原件大体都被英国人抢走搬到大英博物馆。
空的地方是大英博物馆和其它任何地方也没有的部位。这些就只能是希腊人永恒的痛楚了。
伦敦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雅典帕特农神庙雕塑。照片抄自网上。
【以下这一段摘要自网上】“这些大理石雕像又被称作‘额尔金大理石(Elgin Marbles)’。1799-1803年间,额尔金伯爵被任命为英国驻奥斯曼帝国的大使(那时希腊还是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他私人对古希腊的建筑非常喜欢并有兴趣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开始拆除这些石刻雕像。他利用他外交官和贵族的身份(也许还有些其他手段),获得了奥斯曼当局的一个有争议的许可证(当时英国将埃及的管理权从拿破仑手中抢回交给了奥斯曼),可以搭设脚手架并将帕特农神庙建筑部件拆除下来(同时也拆除了卫城的其他神庙的部分雕刻)。拆除这些石像大约花费了他个人7万多英镑,后来由于债务危机,他想通过把这些石刻雕像卖给大英博物馆和拿破仑等买家来弥补些损失。对于额尔金的行为争议很大,有人支持认为他保护了这些文物,也有人说他的行为是汪达尔式的抢劫。经过国会的讨论,结果是不认为额尔金伯爵的行为有罪,并于1816年由英国政府出资35000英镑低价收购了这些文物。不过到今天希腊政府还在要求英国归还这些文物。”
展厅的一角还有电视在演示他们如何用现代的激光仪器清除古物上的黑迹而不伤石质。还有一个两平米方圆的用lego玩具制作的卫城整体模型。
乐高积木做的卫城整体模型
房顶结构图
从这个第三层展厅左面的玻璃幕墙看出去,就是高高在上的卫城和帕特农神庙,在夜晚的灯光下熠熠生辉。
希腊人当时使用的吊车模型
卫城大门的复原模型。
西方殖民列强有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是他们在殖民时代为落后国家抢救了无数的文物。因为那些国家或因政治失序,或因技术力量不足,当年并无法恰当地保护自己的文物,西方人则好像是替天行道,为全人类保护了共有的文化遗产。
但是具体到这座超级现代的博物馆,我想知道,大英博物馆的当局,还有什么理由不归还当年强取豪夺的文物。
博物馆一共三层。最精华的东西在第三层。去雅典如果只看卫城而不看这座博物馆,那可是损失了将近一半的精彩哟!
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可以惊掉下巴的景观。
下面图景是现在存世的最豪华壮观的身高12米,镶金嵌玉的雅典娜神像。她本来就该呆在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大厅中。这不是被西方人抢走的古物。2500年后,她怎么可能那么完好。【以下抄自“维基百科”】:
“在美国田纳西州的纳许维尔,有一座复制版的帕提农神庙,里面有一尊由Alan LeQuire建造的1:1比例重制品。Alan LeQuire是纳许维尔当地人,荣获重任,以留存至今各项原雕的描述史料为蓝图,花了8年时间以现代技术再现巨大雅典娜神像,在1990年5月20日公开揭幕。”
“现代版的雅典娜·帕提农因其空前规模以及详实再现菲迪亚斯原作的企图,而意义重大,而且这雕像为帕提农神庙增加了额外真实感,那就是其室内空间的东(北)部,仅仅是容纳此神像的空旷大厅,这个重制的雅典娜·帕提农给游客有亲身游历古神殿的气份。”
这个神殿和神像是复制品哟。
复制像高13米。石膏和玻璃纤维材质。金箔是真的,但比纸还薄。
这是雅典娜手中的盾牌的放大。
这里想说的是,上面描述过,神庙的修复计划已经实施40年,看今天的成果,完全修复还得至少60年。而修复这个神像当是下一个数十年的任务。可是美国人居然只花了八年就把这个复制品完成了。当然这是石膏和玻璃纤维材质的而不是大理石的,面上贴的金箔也是比纸还薄。先进富裕国家和不够富裕不够先进的国家实力还是相差太远哟。
美国人花这个功夫这个钱,自然表达了他们对古希腊文明的无限仰慕。想必不会因此打起版权官司。
不过西方博物馆中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文物也实在太多。这个事情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
27号一早,我们就乘一个中不溜的空客319去了闻名遐迩的Santorini岛。这个飞机能载百十号人,和我们上次在夏威夷岛坐的和中巴那么大的只能载10个人的小飞机可不是一回事。
27号一早,我们就乘一个中不溜的空客319去了闻名遐迩的Santorini岛。这个飞机能载百十号人,和我们上次在夏威夷岛坐的和中巴那么大的只能载10个人的小飞机可不是一回事。
先描述一下从书上看来的该岛的自然历史。这个岛大体呈新月状,从南到北转着圈走大约40公里。圆弧内的圆心位置还有一个圆圆的小岛。这个小岛的另一边,还有一段和这边对应的但较低较短的弧形岛。在正西方向则有一个大缺口 ,好像是故意空出来方便人们看日落的。这两段弧形岛的内面都非常陡峭,而外缘则十分平缓。假设海平面降下去一些,人们就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圆弧和一个圆心。太容易想象,这是这种地形一定是火山活动的遗留。古代地质研究告诉我们,这里在公元前1600年(至今则是3600年)左右这里发生过极为猛烈的火山大爆发,以至于它引发的海啸把南边200公里外的克里特大岛上的当时正值盛期的克里特文明完全摧毁。而且这以后这座火山还多次爆发。直到公元1500年左右那个圆心的火山口岛才最后安静下来。
圣托里尼岛地图
北端伊亚(OIA)小镇和中部德拉(Thera)镇是该岛的两个主要景点。左面绿色部分是建筑密集的悬崖地区。
机场所在地自然是这个岛上最大的平地。周围景色很单调不述。我们一共只有一天半的时间,看了五处景点。27号这一天其实就只看了一处,就是黑沙滩。这个景点离机场不远,就在山体背缘的海边。顾名思义,这里的沙滩都是由黑色的沙粒和砂砾组成。现在已是11月份,虽不能下水,但这个沙滩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奇特但印象。
黑沙滩上苗无人迹
然后第二站我们就去了这个岛上最著名的景点就是位于月牙形岛屿的最北端的OYA镇。那个小镇常住人口至多数千人,到了夏季,游客的数目一定是常住人口的数倍。现在则是出乎意料的冷清。以致一直到下午3点,我们都没有找到一家开门的餐馆。只好决定直接先去该岛最大的当有数万人口的城市FIRA。我们订的旅店也在那里。
到那里已是下午4点。整个城市也是修在山头上,朝向西面小海内缘的山头上、悬崖边,为的就是看海、看夕阳西下。而岛外缘的平原上,则多是葡萄园和一些稀稀拉拉的农家。
山顶步道一段
悬崖上的城镇
在陡峭的向西山崖上修建的城镇。
山顶平地
最高的山脊上是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宽度只有三米的人行步道。看上图。这条路如此空旷,是因为现在不是季节,而且这里也不是人气最高的咿呀镇。这条路再往西,就只有一排房子,或者直接就是可以观景的悬崖边的露台。很大一部分住房就修建在这条路以西的陡峭的悬崖般的山坡上。为什么这样修?那当然是为了看海景,看日落。下去的小路都太陡,只能步行。看到有骡子队伍在这样的山经上驮运建筑材料(细看下图)。车都只能停在岛东面外缘的比较平坦的地方。
公路都在平坦的山顶。崖壁一带只能靠骡马来搞运输。
洞府
我们找到一个门栏,甚至没有牌号。店主告诉我们右近的一个有门的旅店的名称。叫我们找到这个门楼后,向左的第一个小门栏,推开就可以下行了。店主还特意问我们,有没有行李。如果没有,下午随时可来。如果行李沉重,则要五点到六点之间到,他们会安排人帮我们抗行李下坡。好在我们只住一晚,行李不多,就自己去了。
下了十来米的阶梯,就看到一个小门开着,进去以后,有一位笑容可掬的欧洲面孔的女士接待我们。一切都与正规旅店无异,在交钱后拿到钥匙。接着下阶梯,就可以看到沿坡建筑的左右两边大概五六套客房了。
我和夫人住的是从上往下数的第一层。这是最好的,因为位置高,看得远。我儿子和他的女朋友则住在下面第三层。中间隔着的第二层已经被别人租走。
这是洞府入口处的转梯。
院的底部推开第二扇门,则看到了我们在这里最精彩的景象。这里竟然是一座洞府,五星级宾馆级的洞府!说明白,这是一个在山体中打出来的深达25米左右的窑洞。但是里面有一个五星级宾馆应有的一切设施。
这是我们那间洞府的星辰卧室。
从里往外看。
这是我们夫妇的洞府但360度全景照。
进了门是一个小院似的露台。往外自然可以把大海和前面说的那个圆心岛一览无余,也可以看到小岛对面的那个外缘岛。正西的方向,则有大段海面,正好看日落。这当然不是偶然,而是特意的选择了。小院里有遮阳伞、晒太阳的躺椅。最精彩的是这个小院的内角还有一个温泉浴池,三平米方圆,里面有长流的40度左右的温泉水。
这是在露台里端的温泉浴池。
床不用说了,在最深处。背后居然装饰成云天的模样。靠前的右面是书桌,上面不仅有电视,还有音响,还有一台17寸的手提电脑。当然还有wifi。这可是我在外旅游从未见过的待遇。地下有吸潮器,入口处有空调。桌面有可供吃饭的圆桌,供休憩的软椅。一盏台灯放在墙上挖出的洞里。
墙和屋顶都不直不正,想必这都是故意,就是要去营造那种洞府的风味。再往外还有两个长长的沙发床。想来是为带孩子的夫妇准备的。
这是孩子们那间洞府的卧室。
这是他们的洞府全景照。
这是他们的客厅。
这个沙发可以留宿更多的人,比如孩子。
儿子告诉我,我们住的这套房是这个家庭式旅店的最高档的上房。只是因为冬季没有人住,才让我们以普通房的价格入住。老板说,我们是他们今年最后一批顾客。我们走后,他们就要锁门出去度假了。
露台。可以吃早餐,看夕阳西下。
东西都安顿好后,我们才出去找吃的。有很多土耳其式烤肉店,但不同的是这里烤的肉什么种类都有,尤其是猪肉很多。告诉你吧,这里还是欧洲人、基督徒的地盘。我们在这里两天,就看见一个黑人两个阿拉伯。这里的安全感,岂是巴黎那种鱼龙混杂的地方可比。
下午5时许,太阳开始下海。我们就在客房的露台上,静静地目睹了这里闻名遐迩的日落。红日就落在那个同样闻名遐迩的火山口岛外面的海中央,两边都还有前面说过的弧形外缘岛。一切都如天造地设般地完美。所以人们要在这里建城镇,开旅店了。
下面三张照片展示的是这个岛上最鼎鼎大名的“火山落日”。
中间就是火山口的小岛。对面是已被海水淹没的大火口湖的缺口部分。
太阳已经落下。
还剩最后的余辉。
天黑以后,无处可去,我们居然聚在一起打了一通扑克牌。就本人而言,这可是二十年没有过的事情。我们永远都是太忙,那里享受过需要打发时间的慵懒生活情致。睡觉之前,泡了二十分钟温泉,然后上床,一夜好觉。
第四日 圣托里尼岛(续)
到了第二天28号早上8点半,小院里的桌上已经摆上了店东送来的早点。相当地丰盛。
早上起床出门,看见早餐已经摆在小院的桌上。两个盖着的盒子里是主食。
我儿子和他的女朋友就在下面第三层吃早点。
看看照片,像不像神仙过的日子?
夕阳西下,有情人在天涯。
九点半出发,匆匆去找那有名的红沙滩。顺着还算不错的蜿蜒山路走了一个小时,到了海边路尽头。有一个铁将军把门的小教堂。前面的路牌上写着红沙滩在望。但山体滑坡,禁止通行。不过道路并未拦断。我们斗胆向前行去。爬过嶙峋的石径,再转过一个山嘴。我们真的看见了那个久仰的红沙滩,那里还有几个游人的身影。但是前去的道路还要爬过一段更加陡峭的,显然并未铺设好石板之类的野路。我的夫人打了退堂鼓,我们就只好丧气地返回了。
远眺未能抵达的红沙滩。
Akrotiri的米诺斯文明遗迹
第二站是这个岛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史前古代村落的遗址Akrotiri。 据介绍,这个遗址有数批居民,都是毁于前面说过的那场火山大爆发。那真的是很古老的青铜时代的遗址了。根据科学历史断代,那场火山大爆发的确切年代是公元前1627年。在这之前,这个遗址已有大约500年的发展历史。相对于中国,是在夏朝后期和盘庚迁殷之前的商朝前期。
遗址保护大厅
大陶罐作坊
和意大利的庞贝一样,遗址原来完全被火山灰埋葬。现在火山灰已经全部清除。两边的水泥柱和木头的窗框都是后来添加,否则这些墙必会倒塌。
这个遗址也保护得非常的好,整个遗址有上万平米,全部被罩在一个大厅之内。和中国那个兵马俑的保护是同样的等级。不过这个遗址的年代可比兵马俑早得多。当然不及兵马俑的文明层次高。不过看那个作坊里的大陶罐,觉得他们已经有了手工商业。这么大而精致的陶罐,只能是专职的手工业者制作,也只可能是拿来交换而不是仅仅满足自用的了。
猫儿与青年。 这里的小动物都格外肯和人亲近。
注意这里只是米诺斯文明的一个小城镇或港口的遗址,不是像克里特岛上的宫殿遗址。其发展水平也已经值得惊叹了。
米诺斯文明是爱琴海地区在古希腊之前的上一个文明。时间早在古典希腊的比如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公元前12-前9世纪)早上好几百年。那是一个繁荣的青铜器文明,有强大的王朝,都城在克里特岛。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遗址中未有发现任何尸体。这和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下的庞贝遗址情况完全不同。想来,这里的火山爆发先兆足够明显,有个递进的过程,使得居民有决心和时间完整撤离。
出了这里,我们过了好几处小镇,都找不到吃饭之处,最后还是回到那个最大的FIRA镇,才选中一家中规中矩的饭店,吃了一顿饱饭。
人间天堂,伊亚小镇
下午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昨天因肚子饿找不到饭吃而没有访问的伊亚镇。旅游指南上说,那是个人间天堂之所在,全世界的人不远万里而来。一定是不会让人失望的。
我们发现现在冬季不多的游客中,竟有一半是中国人。来之前就听说,去年中国上映了一部名叫《北京爱情故事》的口碑不错的电影,里面有在这里取外景。这部电影让这个小岛这个小镇在中国声名大振。无数国人到这里来重复电影中的故事,蜜月旅行婚纱照。以致我们在这里看见一家摄影商店,用中文标榜,专门为中国人拍摄婚纱影集。
这里的旅游小径就不止一条了,而是围绕着还不算太陡的尽头半岛上下数层。房子都是白色,门窗的框子多是黄色,而有无数的大大小小的蓝色圆顶的东正教教堂点缀其间。房屋一层层铺满山峦,小径穿行其间。今天这里大概也就数百名游客,(一半以上是中国人。)和少量的尚且坚持营业的店家。气温嘛,也有十好几度,穿上毛衣风衣就足以御寒。照片嘛,那就多的是了。你们就目击吧 。
下午五点过鈡,太阳就开始下海。又看了一遍日落,就匆匆赶去机场,还车,安检、登机。当晚10点就回到雅典机场边上的一家旅店。睡到凌晨4点半再起床,乘6点半的班机,10点钟就回到巴黎的戴高乐机场。然后到parking取车,5天时间,付了129欧元存车费!中午之前,就回到了家中。至此,旅行正式告终。
尾声就是给儿子和他的女朋友打点行李,下午两点再出发,再到戴高乐机场,他们还要乘7个小时的飞机,回到美国波士顿呢。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