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秀斌院士,听说您不喜欢数学竞赛?

反数学竞赛,本质上是一个媒体运动。比如说今天网上热传的这篇文章:

500

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8_10_15_475477.shtml

整篇文章没有院士的名讳,仅仅是结尾有一句:

作者系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钟秀斌采访整理。

钟秀斌同学就从记者变成了院士。

可内文说的很清楚:

在我们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在没有任何国际学术交流的封闭而简陋的环境中,数学学习一直从培养兴趣出发。我也因此在函数论研究领域有所成就,为数学发展做出了中国人的贡献。

知名院士,函数论,目前在世,这显然是杨乐(张广厚早逝)啊,怎么就变成钟秀斌了?

最有意思的是中科院主管的科学网:

500

杨乐的名字出现了,但出现在网站编辑通常占据的位置上,钟秀斌还是当院士。科学院管理的媒体尚且如此,下面的媒体可想而知。这样的媒体来谈奥数有没有用,你们敢信?

回到原文,杨乐说的是: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有很大差别。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好初等数学,打下一定基础再学高等数学,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被外在力量强迫着学习。当下全民皆举的数学培训,基本是一些解题技巧的灌输,已经脱离了数学教育思维锻炼的本质,尤其以得金牌为目标的培训更是不可取。

就像许多运动员,通过大运动量的极限训练,以金牌为唯一追求,这完全背离体育精神。这样的运动员也很少能成为体育家。

学好数学需要有悟性,否则难以入门。天赋与勤奋对于数学家而言,都非常重要。这个不好具体量化,现在学好数学需要更加勤奋。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一些家长、老师会给孩子灌输一些功利想法,影响到孩子做出偏离数学的选择。许多学纯数学的人,纷纷转身应用领域,甚至改学金融工程,投身投资界。对于有天赋的孩子,要有远大的追求——为科学和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仅仅是考虑职业和出路。

数学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纯数学,只有纯数学才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真与美。应用数学不一样,一般不是用真和美来衡量,而是以应用的广度和效用来衡量。真正对数学有兴趣、有才华的孩子,应该去研究纯数学,才能做出较好的贡献。一些颇有天赋学数学的孩子,因受到家长的影响而转向应用甚至转行,其实是颇可惜的。

1. 奥数本质上是解题技巧。

2. 数学研究需要悟性。

3. 希望更多有天赋的人来搞纯数学。

从杨乐院士的角度说,这些观点没什么问题。中小学学科竞赛,本质上是用基础知识“强行”解决深度较大的问题,对于各学科的深入钻研未必有决定性影响,杨乐应该是观察过自己的研究生,知道奥数成绩和学术成就关系不大。

但问题在于,无论学不学奥数,无论学不学数学,大多数人的目标根本不是为了研究纯数学,不是为了当数学家,而是为了谋一份好职业——往往是专业技术岗位,或是管理职位。而这也不算错,因为应用技术和管理人员是这个社会运行的基础,是产生财富增量的骨干。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当一个好工程师,当一个好的部门领导,说明中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国家。

从这个角度出发,奥数和其他学科竞赛的意义就很大了——从有限的知识和低等数学工具出发,解决貌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既考验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验逻辑深度,尤其促进估算、验算直觉。而这几项能力,对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工程师不需要发明新工具,管理者不需要给出无懈可击的证明,但作为整体,他们“凑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了自己的工资待遇,也决定了社会进步速度。作为一个从小学就频繁参加学科竞赛的前工程师,我认为中小学竞赛的意义很大。现在我做自媒体,在各种学术文章里找媒体线索,也非常依赖当年的一些基本素养。

总之,如果你认定自己的孩子是杨乐那样的天才,或是能请到“直指本质”的大师来做家教,当然可以不在意什么竞赛。但如果你认为孩子还是要先做好一个普通人,然后再考虑学术前途,那有机会还是让孩子接触一些额外的理科教育,就算不靠这个换高考加分,将来职业发展方面也用得上。

最后引用一下杨乐院士的自述,可以看到天才的发展历程和普通人的确不一样。院士未必就是一个好老师:

我从来不认为天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上学比较早,小学时对数学没有什么兴趣,成绩也不突出。大概从初二开始,我才对数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成绩也好起来。

现在有人过分强调兴趣是天生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我是江苏人,在上小学和中学时,经常跟着家长听京剧,对京剧逐渐产生兴趣、能听出味道来,但如果电台里播放的地方戏远离江苏,比如秦腔,我是一定会换台的。原因无他,就是接触很少,没兴趣。因此,要想培养兴趣,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多接触。数学也是如此,接触多了、多下了功夫,慢慢就会觉得并不那么困难;再多下些功夫,就能掌握得更好一点,开始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兴趣自然就来了。

但多接触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我知道现在不少孩子在小学时就开始上奥数,我认为现在奥数的偏难偏怪的许多内容,以及采取的强制灌输的学习方法,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反而可能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

其次,要有学习的自觉性。我前面说过,我上小学时,因为年纪小,还很不懂事,学习没什么自觉性,上课思想开“小差”,成绩一般。到了中学,学习才成为一件自觉的事。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也绝不是痛苦的事,它应该是一个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我看有媒体报道,现在有些中学在高考前要制造紧张与隆重的气氛,比如挂横幅、组织学生宣誓等,甚至要求学生到食堂排队买饭也必须拿书本来看,说是要充分利用时间,造成气势。我觉得这样很滑稽,非常过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