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山血脉的“高超音速兵器”? ——平壤阅兵式上的朝鲜“中程战术导弹”
今年1月14日夜,朝鲜在平壤举行了庆祝劳动党八大胜利举行的阅兵式,规模比去年的纪念劳动党建党七十五周年阅兵式要明显小一些,亮相的新式武器装备也不多,不过依旧有两个非常亮眼的看点。
一个是被标注为“北极星-5A”的大型潜射弹道导弹。在2019年“北极星-3”试射成功之后朝鲜并没有组织过后续的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最近这两次阅兵中出场的2型潜射(或者说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可能只是展示新一代导弹的设计构型,实际研制进度并不为外界所知。“北极星-3”的技术水平对于朝鲜这样一个后起国家来说已经十分令人惊讶,而“北极星-4A”乃至“北极星-5A”的性能指标预计将直逼美、俄、法、中四国的现役型号。
对“北极星”-4A/5A的进度,不妨先保守估计,朝鲜在测试下一代潜射弹道导弹的构型
另一种新登场的弹道导弹更 “可以理解”一些,首先它的出现解释了之前的一个问题:曾经用来作为“火星-7”中短程弹道导弹发射车的五轴(10×8)特种越野车,后来去哪里了?
“火星-7” 也就是外界所谓的“芦洞一号”,是朝鲜在1994年底试射的一种中近程弹道导弹。在当时外界普遍看低其性能,认为就是类似伊拉克的“侯赛因”式那样通过减小弹头载荷和增大燃料箱空间来实现“三弹并两弹、射程翻一番”,是一个大号“飞毛腿”。但2006年“火星-7”首次亮相平壤“太阳节”阅兵式时,外界才意识到显然是低估它了。实际上 “火星-7”的特征更接近“飞毛腿D”,就是苏联在被逼销毁了“奥卡河”短程战术弹道导弹之后对库存的“飞毛腿”实施改造升级后的产物。“飞毛腿D”采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燃料替代了早期型号使用的红烟硝酸和航空煤油,同时具备弹头/弹体分离能力,大大增加了突防成功率。俄罗斯甚至在1993年采用加装光学末端导引头的“飞毛腿D”进行了一次打击水面靶船的试验,这也是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首次常规弹头弹道导弹单发(不是齐射)打击并命中水面目标的测试,虽然这种导引头的性能具有较多局限性,但是现在回头看还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开拓意义。
在1999—2000年的第二次车臣平叛作战中,俄军“以使用代替销毁”的方式消耗掉了绝大多数剩余的“飞毛腿D”,一小部分则出售给埃及等国家,给“飞毛腿”在其诞生国的进化画上了句号。但在伊朗和朝鲜等后起国家,改进还在继续。“火星-7”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型号,它不仅加长了弹体,还使弹头具备了头/体分离能力,射程和突防能力都有了明显进步。在“爱国者”PAC-3投入实战部署之前,“火星-7”令朝鲜足以威胁日本西海岸地区。
为了运载和发射“火星-7”导弹,朝鲜对原有的MAZ-543发射车进行了改造,通过加入一个无动力轴,使其从四轴(8×8)变成了五轴(10×8)发射车。但是当“火星-7”被“金斯坎德尔”替代之后,这些罕见的五轴特车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2006年平壤阅兵式上的“火星”-7弹道导弹及其配套的五轴发射车
对朝鲜来说,“浪费”这些宝贵的特种车辆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导弹对于基础工业的依赖虽高,朝鲜尚且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大型特种车辆的很多关键技术和材料却是朝鲜不具备的,所以一定会有一个全新型号的导弹武器等着由朝鲜特色的五轴特车运载和发射。在1月14日的阅兵式上,这种导弹出现了。
“改头换面”的五轴特车和运载的新型导弹
在朝鲜劳动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也就是“八大”上,金正恩工作报告里包括了“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研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之类的话。外界对此大多不以为然,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被戏谑地称作“金斯坎德尔”的朝鲜新型战术导弹和一种外形类似美国“陆军战术导弹”(ATAMCS)的朝鲜炮兵战术导弹实际上已经具备了高超音速武器的大部分特征,也就是可以在大气层顶端自主飞行。我们甚至可以说朝鲜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一把能把上述武器 “送”上高空的“东风”了。
虽然出现得如此之快令人惊讶,但从技术原理上说也是顺理成章。从阅兵式上的照片看,朝鲜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加法”,就是把“金斯坎德尔”串联上朝鲜版ATAMCS,由于后者直径较大,结合而成的新型导弹弹体呈现出纺锤形状。
目前我们尚无法确定它是单级还是两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单级的可能性更大,毕竟朝鲜方面将其称为“战术导弹”,射程无需太远,是否可以头体分离也是未知数。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种新型导弹既然结合了“金斯坎德尔”和朝鲜版“陆军战术导弹”的特征,那就应该可以在大气层顶端做较长时间的高速飞行,从而成为富有特色的朝鲜式“高超音速武器”。考虑到“金斯坎德尔”的主要性能指标甚至已经比美国尚未完全测试完成的“陆军精确打击导弹”(PrSM)更好一些,那么如果这种被朝鲜解说员称赞为“世间最强兵器”的新型中程战术导弹投入使用,无疑会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同类产品里的佼佼者。
随着美国即将进行权力交接,朝鲜自然要考虑下一步的对美关系。全球新冠疫情虽然给朝鲜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但能将这种会严重削弱经济与国力的疾病阻挡在国门之外,也给予了朝鲜不少的自信心。“北极星–4A/5A”和这种最新型号的中程战术导弹都很可能在今年1月20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组织试射,除了科研测试要求外,也是一种带有“隔空喊话”式的实力展示。
这张照片上可见新型导弹整体呈现出类似纺锤形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