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里帮农民致富的教授形象不真实?来看看原型的故事

500

【文/观察者网 郭肖】“太扯了,90年代,全天下的人都已经向挣钱看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学教授不可能去无私帮助穷山僻壤的土包子们发财致富”,看完热播剧《山海情》中黄觉饰演的凌一农教授带领银川永宁县闽宁村民众脱贫的故事,一位网友如此评价。

今天,这篇帖子在网络上引发群嘲,有网友表示,但凡能够上网查证一下,都不会说出这些话。

500

《山海情》原名《闽宁镇》,是一部扶贫群像剧,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黄觉在该剧中饰演的凌一农教授,是一名在菌草和菌菇栽培产业方面很有威望的福建专家。

菌草是什么?据@央视一套 ,菌草是一种具有“特异功能”的草,可用来代替树木栽培食用菌、药用菌,发明菌草技术最初的目的就是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从根本上解决发展菌业需大量砍树的“菌林矛盾”,除作为食用菌培养基外,菌草株型大、产量高、适应力强,可大面积种植防止水土流失,或用作牲畜饲料、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

剧中讲述,1998年,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扶贫安排,闽宁村要尽快开展科技扶贫,发展庭院经济,从福建来的干部陈金山决定请来自己以前的老师,也就是著名的福建菌草专家凌一农出山,给乡亲们传授种双孢菇的技术。

500

在凌一农的指导下,当地民众成功种出了双孢菇,然而由于没有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市场上双孢菇的收购价格不断下跌,导致大家的蘑菇有烂在手里的风险。

原来只想踏踏实实研究菌草的凌一农此时又硬着头皮,天南地北干起了销售的角色……

销售的路上也不太平,因为挡了客商的财路,一度被对方追着打,完整视频戳↓

有观众曾调侃,凌教授太难了,负责种植,负责销售,还得负责挨揍;

500

500

500


然而,有网友在看完凌教授的戏份后,认为这段内容过于不真实,原因是“这可是90年代,那个时候,全天下的人都已经向挣钱看齐了,没有人会无私帮助穷山僻壤的土包子们发财致富,更不用说高高在上的大学教授,有些大学教授连自己的学生有难他都不会帮忙,更别说跟他毫无关系的老百姓。”

这位网友还信誓旦旦地表示,“我敢说,在整个90年代没有一个教授会是山海情里那样,导演瞎编瞎写蛊惑眼球也得让老百姓看着舒服啊,老百姓身边有这样的事儿吗?”

500

昨天,该帖子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群嘲。殊不知,凌一农教授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原型,他就是福建“菌草之父”林占熺。

500

据东南卫视报道,1997年,林占熺带领他的团队,在宁夏十几个县建立菌草产业扶贫示范生产基地,为当地农民举办300多期培训班,并建立起销售网络和渠道。

到2007年,宁夏已有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创产值近亿元,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福建-宁夏闽宁镇对口扶贫协作的一个重要产业,菇农亲切地称菌草为“闽宁草”、“幸福草”。

聊起在宁夏闽宁镇这段经历,林占熺曾用了一个词形容:后怕。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我没想到宁夏那个气候,跟我们福建差别那么的大。”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天上没飞鸟,风吹石头跑’。“所以第一年看了一下,就利用废弃的窑洞来种菇,砌墙来种……”

500

与剧中所描述一样,后来,看到亟待脱贫的民众,林占熺又扛起了销售的担子,签订了包种、包销、包技术指导的承包合同,他带着菇样,北上包头,南下兰州,天南海北跑起了市场。

30多年来,林占熺不但把菌草技术推广至全国31个省,500多个县,让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而且把菌草技术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卢旺达等13个国家建立示范基地,为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林占熺,今年78岁,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联合国菌草技术项目首席顾问。

有网友发现,近日,宁夏卫视在播《山海情》期间还专门插播了一小段林占熺的纪录片;

500

完整视频戳↓

如此来看,林占熺相比“凌一农”,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也接触过这类首席科学家,为了帮贫困地区脱贫,他们天天和农民在一起,真的很了不起;

500

500

500

还有网友指出,其实直到现在,那些扶贫干部们哪一个不是和农民打成一片,哪有什么所谓的“高高在上”?

500

500

500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如果果真如前面那位网友所说,从90年代开始,天下人都朝钱看了,没有人会帮助农民,为何会有这样的成绩呢?这样的成绩又为何来得如此快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