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最紧张的一次面试,是在慕尼黑租房时

500

  做为资深海漂一族,在国外生活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要租房,退房,再租房。。。

  在我丰富的租房经历中,唯有在德国的租房经历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又令人感慨,值得写上一笔。

  目前在德国生活的瓜友们,准备好抽纸,我怕你们看了文章,引起共情,想起自己的租房经历,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500

500

  早在十几年前,我还在西班牙工作时,就已经从德国同事那里听闻了德国找房子难(特别是我司所在的慕尼黑)。

  一次,和一个要调回慕尼黑的女同事一起吃饭,她说她两周后有个interview(面试)。

  我以为她说的是工作上的面试,心想,她的新工作岗位不是早就确定了吗?

  她跟我解释道,不是工作面试,是未来房东要面试。

  原来,她正在慕尼黑找房子,看中的房子,有一个公开参观时间。

  如果你想看房,有意向的租房者需要联系中介或是房东,事先提交自己的资料,然后你可以在公开参观时间去看房。

  女同事跟我说,遇到特别抢手的好房子,同一时间有十多个人一起看房也是常有的。

  你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套房子,十来个人一起看房,这种压力就像毕业季找工作时,遇到500强组织的群面。

500

  好工作自然抢手,公司偏要叫你们聚在一起,精神上互相“群殴”,争取同一个机会。

  准确说来,你得到房子的机率比通过500强群面的机率还要低,毕竟房子只有一套,而公司可以一次招很多人。

500

  当时听了德国女同事的描述,我只觉得不可思议。

  没想到,很多年后,我就自己体验了一把。

500

  我刚搬到慕尼黑时,先是在公司的帮助下,租了一个带家具的小公寓

  这种带家具的business apartment,一般来说面积小,租金高,慕尼黑市区一套30多平米的小公寓,月租金要1000欧(人民币约7800元)左右,这还是六七年前的价格。

500

  常见的一室小公寓

  这种小公寓适合商务人士短租,却并不适合长期居家生活。

  德国人在租房方面的喜好有点与众不同,他们更喜欢租空房子。

  不带家具的比带家具的更受欢迎。

  有些房子甚至连厨房的橱柜都没有,需要租客自己装修厨房

500

  瓜友们可能觉得好奇,租别人的房子,还要重新买家具,那岂不是麻烦?

  其实这是因为德国人租房子大多是奔着长远去的,有些家庭会长年累月地租房住。

  如果把租来的房子打造成自己的家的话,那想要用自己喜欢的家具,也就很好理解了。

500

  搬到德国半年多后,稍稍熟悉了慕尼黑,我便开始自己寻找适合长租的房子。

  你想找一个面积适中,采光好,上班近,租金合理,房屋状况好的房子,在慕尼黑这可能比单身狗脱单还难。

  毕竟大家找男人的眼光各有不同,不一定要竞争,但是找房子的眼光却是相似的,你看上的房子,别人也看上了。

500

  我看上了一个离公司不远的80平米的两室一厅公寓,房子很新,是新装修后的第一次入住。

  新装修的房子,第一次寻找租客,这属于稀缺资源,相当于在大龄相亲市场上偶遇金城武。

  联系了房东,提交了资料后,我很幸运地获得了看房的机会。到了看房时间,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心里窃喜,看来竞争不太激烈嘛。

  后来,我才发现,这位房东没有采用集体看房,而是采用了车轮战。

  这一天里,平均每20-30分钟接待一组看房人,一个个轮流看房(实为面试租房人)。

  房东说,今天一共会有七八个人来看房。

  我:。。。。。。

500

500

  我去赴约看房前,特地和好友小M商量,我该准备些什么。小M是奥地利人,也在慕尼黑租房住。

  我俩分析了一下,按照房东的喜好来说,他可能会这么打分:

  外国人                  扣分

  中国人                  扣双倍分(怕我们用坏厨房?)

  不会说德语           扣分 

  没有成家养娃        扣分(因为不稳定,容易退租)

  有正式工作           加分

  公司是知名企业    加分

  收入高于平均值    加分

  瓜友们不必因为这些打分标准而感到激愤,这里倒也未必就是针对外国人的歧视,这只是房东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然而然的风险控制。

  倘若你是外国房东,看到咱们中国人的一个“大火爆炒”或者一顿麻辣火锅,你也会立刻小心脏一惊,妈呀,太可怕了。。。

500

  这样看来,我的希望渺茫,但也并不是全无机会,毕竟我司在慕尼黑是个可靠的企业,我的收入也还算稳定。

  我特地穿上了挺职业的套装,花了淡妆,努力把自己捯饬成一个商务人士的样子。

  带上了个人简历,工作合同,过去三个月的薪资单,护照及签证,并在心里默默地彩排了好几遍,我要怎么陈述自己租房的诚意以及我的优势。

  讲真,我找工作时都没有这么紧张。

  感觉我这不是去看房子,而是去联合国面试。


500

  我看了这套房子,果然很满意。

  房东看了我,果然是不满意。

500

  因为我们根本无法交流,他不大会说英语,而我的德语也不灵光。

  我们指手画脚地沟通了半天,我只好把准备好的一大摞资料都逐一翻给他看。

  他看了我的资料,大约也感受到我的诚意,面色稍有和缓,表示会认真考虑。

  我还没结束看房,门铃就响了,下一组看房人已经等在门外了。

  我一看,下一组看房人是一对德国人长相的穿得很体面的青年人,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妈淡,这个压力。。。

500

500

  回去等了两天,果然杳无音讯。

  想来,房东没有选择我吧。

  我决定再争取一下,又请朋友代为翻译,用德语写了一封邮件,跟房东表达我想租房的诚意。

  我在信里写道:

  “您的房子的装修设计非常高级,这种简约明快的风格,克制的家具颜色搭配原木色地板,正是我非常喜欢的。。。”

500

  (其实我之前在租房广告上看到,房东本人就是这整栋房子的设计师,所以忍不住拍了一通马屁。)

  “我留意到,您的房子里使用了某某品牌的产品,这正是我司的产品呢。很高兴您也是我司品牌的忠实用户,这一款产品我也曾参与研发,如果您以后有问题,也很乐意给您解答。。。”

  天啊,为了租房,我居然竭尽全力使出了溜须拍马的技能,想想都觉得羞愧。

  平时即使集团CEO站在我面前,我都不会这样谄媚。唉。。。

500

  追加了这封邮件后,我决定尽人事,听天命。

  又过了两天,奇迹发生了,房东通知我,最后决定把房子租给我!

  我理智地分析到,平时挑选租房者,应该不需要考虑四五天时间,我肯定不是他的第一选择。

  想来是,第一选择的租房者,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未能顺利租下,所以我就成了备用选项。

  不管怎样,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成功地在慕尼黑租到了心仪的房子,可喜可贺,老泪纵横。

500

500

  国内的瓜友可能想问,为什么在德国,特别是慕尼黑,租房竟然这么难?

  这个说来话长,用一个词来解释,就是僧多粥少。

  想要租房的人多,适合的空余房源少。

  以上两点,其中任何一点都可以写一篇社科论文。

  德国人是出了名的不爱买房,(近几年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利息降低后,很多德国家庭现在也考虑买房了)

  我认识很多很多德国家庭,孩子都生了两三个了,仍然在租房住。

  这在中国,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就算太太没意见,丈母娘也要逼你买房。

  在咱们中国人的世界观里,没有房子就约等于没有家,没有家那还结什么婚,生什么娃?

  德国人不这样想。

  一部分德国人确实是因为房价太高,无力负担,买不起房。

  但也有不少德国人,是主动地选择不买房。

  在他们的眼里,生活质量跟房本上写着谁的名字没有关联,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他们一样活得有滋有味,从不将就。

  

500

  还有不少德国人会觉得,拥有房产是一种麻烦,因为房屋意得味着维护和打理,倒不如租房来的省心。

  万一以后要工作调动,换一个城市生活,房产就会成为累赘,不如租房可以说走就走,来去自由。

  因此,在德国,租房并不是年轻人的短暂过渡方案,而是很多人长期的居家选择。

  在慕尼黑这样的城市,经济发达,外来流动人口多,租房的需求也很大,但是城市里的房源就那么点儿,释放出来的很少。

  这样一来,一套地段价格房型都合适的公寓,自然是众人争抢的香饽饽了。

500

  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在慕尼黑租了一套好房,这还不是happy ending。

  租上了房后,接下来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呢。

  在德国的租房经历,还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可以写成一部连续剧。

  租房之后的剧情,咱们下集见。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