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的作用影响反而变小了。所有制的作用没有那么大
【本文来自《赵燕菁:平台经济:寻找最优的产权边界——答朱海就商榷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产权理论本身就很粗糙,不值一驳。
表明看起来是对的,应当把企业产权给与那些最能创造价值的人。问题在于实践中,最能创造价值的人,不一定是哪一个人,某个人在某个阶段能够对企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他取得了企业的所有权,但是到了下一个阶段,他就未必是企业最需要的人,但是通常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再次发生产权转移。
另外一方面,企业所有权的下一代未必具有企业家素养(这个是科学的均值回归理论),但是,产权通常会向下一代转移。
他们在瓜分国有资产时候,弄出一漏洞百出的产权理论,MBO的遮羞布而已。
企业变成私有产权以后,为什么没有继续呼吁,产权继续向有能力的人手里转移?你见到美的的何亨健家族把美的所有权无偿转让给方洪波吗?有人呼吁这个事情吗?
是否需要建立强力的措施进行所有权强力移转,制造激励那?这个是不可能的,会造成企业持续动荡,管理人想把公司装进自己的口袋,造成公司持续倒退。这种激励太强了
现在社会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所有权进入董事会,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给予高额的报酬,激励经理人管理好企业。
产权的作用影响反而变小了。所有制的作用没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