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骨灰送上天,日本奇葩葬礼爆火:地球已经阻止不了他们了

500

  庄子妻死,庄子不但不哭,还鼓盆而歌。如今,庄子的生死观,似乎异国他乡得到了“传承

500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余叶子

500

  死亡与葬礼,常常令我们感到沉重,讳莫如深。

  今年年初,横空爆火的一段“黑人抬棺”视频,猛然刷新了大众对殡葬的印象:

  身后事还能这样安排?

500

  非洲向来有着丧事大办的传统,他们不仅能把棺材做成各种奇异的造型,比如飞机呀、鲤鱼呀、球鞋呀……在抬棺时他们更是载歌载舞,向死者致以最后的致意。

  死亡,不再是悲伤、禁忌。

  不仅在非洲,我们的邻居日本,在对“死亡”这件事上,也是认真的。

  这不,最近飞升上天的“宇宙葬”都赶着排队预约了。

500

500

  乘气球或者坐火箭

  “宇宙葬”,顾名思义,就是把死者送上天去安葬。

  具体如何操作呢?

  首先得提前给自己挑选一个材质过硬的大气球。

500

  死者火化后,将骨灰磨成1毫米以下的细粉。

  然后放到气球内,注入氢气。

500

  亲友围着气球做完最后的道别,便放开牵着的绳子:走你。

500

  气球迎着风渐渐飞向天空,化作小小一点,直至消失不见。

500

  据专业人士介绍,这样的气球最终会飞升到35~50公里的高空,受低压高温的影响而膨胀爆炸,骨灰也随之烧尽,不留痕迹。

  如果你对这样的高度不满意,还有升级版Plan B——坐火箭上天安葬。

500

  一位名叫尾立寿美子的日本女士,在2015年去世后便尝试了这种安葬方式。

500

  美子生前很喜欢旅行,特别羡慕儿子有一份能环游世界的工作。

  在她故去后,儿子便把宇宙葬送给母亲,作为告别礼物。

500

  她的骨灰被装入一个小盒子,搭乘火箭飞向浩瀚太空。

500

  在火箭的燃料盒耗尽,自动与机体分离的时候,骨灰盒也会随之掉落,成为一颗流星,灿然划过天际,同宇宙融为一体。

500

  如果你觉得火箭也不够炫酷,还有顶配版Plan C——坐人造卫星环游太空。

  将骨灰盛放在特制的胶囊内,随发射器一同升空,进入固定的太空轨道,飞行数年到数百年不等(视价格而定)。

500

  每个骨灰胶囊都有编号,发射升空后能准确追踪定位,摄影留念。

  近年来,随着“宇宙葬”的爆火,日本相关企业也趁热打铁,花式创新,延伸推出了月球旅行、宇宙探险等升天模式,套餐繁多,新奇浪漫。

500

  如此拉风的丧葬服务,收费高吗?

  在日本,宇宙葬最便宜的“基础版”只需要24万日元(约1.5万人民币),但“高配版”则需花费1000万日元(约64万人民币)以上。

500

  ▲ 有日本公司推出的“宇宙葬”收费最低24万日元起

  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传统葬礼的开销在190万日元(约12万人民币)左右,东京地区均值更是高达230万日元(约14万人民币)。

500

  “没有钱都不敢死”,养老善终,成为摆在很多高龄老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宇宙葬这种新兴的丧葬模式,不仅有创意,且基础价格低于传统葬礼,正受到日本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500

  花式丧葬颠覆想象

  然而,在日本丧葬界,只有“宇宙葬”标新立异,一枝独秀吗?

  岛国人民对葬礼的操作,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

  不仅有浪漫的宇宙葬,还有精致的钻石葬。

500

  提取死者骨灰中残留的碳元素,加工制作成闪亮亮的钻石,既小巧精致,又可以随身携带。

500

  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仅制作费就需要248万日元(约15.5万人民币)。

500

  如果嫌钻石葬太贵,怕死不起,可以考虑树木葬。

  精致一些的树木葬在20万日元(约1.2万人民币)左右,可以在墓地周围种花种树,画风清新。

500

  糙一点的树木葬只需要13万日元(约8000人民币),性价比更高,操作嘛,自然更为粗犷。

  在指定地点的“树林墓地”里,挖出2米多深的地洞,将不同死者的遗骨一起埋进去,与大地融为一体,完事儿。

500

  死后被埋在唯美的樱花树下,尤其受日本人追捧。

500

  还有一种更极致的树木葬,是插根管子直到树木的根部,然后将骨灰磨成细粉,从管子里灌进去,精准送达树根,成为养料。

  这样的管子是公用的,谁都可以把骨灰倒进去。

  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混合“养料”,是否有熟人……

  如果想死后同认识的人埋一起,可以选择与朋友一起“合葬”。

  日本的“合葬”与中国传统的那种夫妻墓地不同,普遍流程是将死者火化后装入纳骨袋,然后放入一个很深很大的纳骨棺中。

500

  这样特制的棺材最多可容纳2万具骸骨,费用只需要10万日元(约6300元人民币),成为很多老人安排后世的热门选择。

  理由却有点心酸:孩子们不想接手家族墓地,自己也不想给子女添麻烦。索性一切从简吧。

500

  目前日本有550个这样的墓园,市场火爆,供不应求。

  此外,日本还有海葬、冰葬等小众的丧葬选择,相较于传统丧葬,这些新模式或出于环保理念,或是节省空间,或是降低成本,无不顺应了时代的需求。

500

  个性“增值服务”:

  比房地产还赚钱

  更令人服气的是,日本殡葬业不仅将葬礼办出了新高度,连周边服务都洋气到没话说。

  过去怀念故去的亲友,需要到墓地里去,而今,只要手机扫一扫,亲人便“回来”了。

  这种操作叫做“手机墓地”。

500

  逝者生前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设为墓地,一片海,一条街,一棵树都行。

  之后只要走到这个地方,拿出手机一扫,故人的身影便会温柔地显现。

  过去家里的祭坛比较大,旁白放在已故亲人的照片。

  而今二合一了,对着“小箱”喊一声“爷爷”,只听“叮”的一声,爷爷温暖的笑容便会渐渐浮现。

500

  如果亲人故去后想找僧人做法事,最高花费可达1.5万人民币。

  现在机器人和尚已上线,成本低至3000人民币。

500

  还有更迷你的诵经机器人,可以实现僧人在线念经,携带方便,不受时空限制。

500

  此外,各类精致的丧葬产品,无不击中了日本人对美的追求。

500

  ▲ 各色定制香烛

500

  ▲ 不二家棒棒糖推出的奶味线香

500

  ▲个性殡葬花艺

500

  ▲ 发光追思空间设计

500

  ▲ 各色殡葬工艺品

500

  ▲儿童棺材

500

  ▲ 宠物殡葬用品

  面对如此温情、时尚又个性的产品,谁不愿意掏腰包买下最后的“念想”呢。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日本平均每年的死亡人数近140万。

500

  ▲ 预计到2025年,每3个日本人里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

  庞大的“死亡消费”诉求让殡葬行业突飞猛进,成为比房地产还赚钱的致富秘门。

  洼田顺生在《尸体的经济学》一书中曾表示:日本殡葬业毛利率高达50%。不少年轻人都放下顾忌,争相加入与死亡做生意的行列。

500

  老龄化加剧的日本:

  死亡也是一种美

  日本殡葬业能迎来如此蓬勃的发展,除了老龄人口的实际压力外,还离不开大众对死亡的积极态度。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死并非终结与消亡,而是生的另一种延续。

  从《源氏物语》到川端康成,死亡一直是贯穿日本文学的核心议题,死同生一样,都饱含着耐人赏味的哀与美。

500

  人们不仅不回避死亡,更普遍追求死亡来临时刻的仪式感与平静状态。

  因为在佛家看来,如果死前能保持平静,进入寂灭的心境,便能助人觉悟,死后不再遭受轮回之苦,获得彻底的解脱。

  日本笃信佛教,常常以追求“寂灭”为乐:“死如出狱,死如再生”。

500

  日本经典名作《太平记》中也曾详细描绘过死亡最得体的方式:既要吟诗,又要自行了断。

  “日野俊基从他的长袍中拿出一轴白纸,用纸角擦了擦脖子,然后把白纸展开,写下了他的辞世诗:古来一句,无死无生,万里云尽,长江水清。写完之后,俊基把毛笔平放,用手理了理头发。就在这一瞬间,行刑者的长剑从后方倏然一闪。俊基的头颅向前倒下,身躯也随之倒下。”

  如此泰然、积极地追求死亡,实属日本文化一绝。

  2008年,日本电影《入殓师》上映,引爆观影狂潮。

  影片从入殓师的角度,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讲述一个个关于死亡的温情故事。

500

  ▲ 电影《入殓师》剧照

  不少日本人很是赞同影片传递的观点:

  人生不过一场旅行,死亡也是美好的。

  当下,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开始关注“死亡”,积极加入到预先体验死亡的大军中。

  各色殡葬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殡葬广告在网络上随处可见,明码标价,竞争激烈。

500

  ▲ 年轻顾客在体验棺材与丧葬服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这大抵是日本人对待生命的真实写照。

  最后的时刻,最后的告别,也要美而得体。

500

  从宇宙葬到诵经机器人,花样百出的日式殡葬背后,

  充盈着的,也许是对生命极致的珍惜与爱。

  对于未知的身后事,你怎么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