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这一代生了俩女儿不会失落, 倒是生了俩儿子的,发愁以后咋办

【本文来自《举个重男轻女反例,朋友父亲关心女儿学习不关心儿子,他说女儿要嫁出去但儿子跟自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大家回复很热闹,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具体情况没有和朋友确定,只是以我的观察说几句):

我朋友的哥哥不念书,家人应该找他认真谈过,但没有效果,而女儿不一样,更听话一些,心地也更软一点。这事儿令我惊讶的是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一位农村父亲对女儿教育的坚持,改变了我之前固有的“重男轻女”的刻板印象,并非所有地方都如此。

“重男轻女”这事儿的发生是有客观历史背景和经济背景的,除了固有的传宗接代观念,也和男性后代更容易分的土地有关。

我没听朋友说起她家土地的事情,感觉家里条件还可以,不算多富裕,但也不算缺钱。她自小就跟着父母去卖肉,给家里帮忙。大学毕业之后去了北京,后来遇到心上人,离京生活。哥哥还在家乡,和父母一起在县城生活。

而到了我朋友这一代人,周围坚持只生一个的,对生儿生女真无所谓;选择生两个的,最好一儿一女,如果生的都是女儿也不会失落,只是希望女孩儿能漂亮点,聪明点,学习好一点或者技能多一点。当然这是一、二线城市的情况。

倒是生儿子、尤其是生两个儿子的朋友,发愁以后咋办,从现在就开始想给娃准备房子,有的想干脆等娃大了,自己离开京沪,把房子留给孩子。毕竟要努力维持中产生活,对于非土著、能力又不是特突出的人来说,太不容易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