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五味】战神薛岳?三次大捷战绩掺水,一次大败全部输完

大家新年好,欢迎收看《历史五味》第16期。我是观察者网的萧武。

 

这些年来一直有不少人在网上说吹捧国军抗战,许多国军将领都被冠以战神的名义,薛岳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并且,还拍了一部以四次长沙会战为背景的电视剧,《长沙保卫战》,各方面的评价也都比较高。还有一部偶像剧,《战长沙》,也是以此为背景。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薛岳,以及长沙保卫战。

 

500

薛岳出身于保定军校,是粤军老前辈,辈分很高。而且,他较早就投靠了蒋介石,很受重用。在红军开始长征后,追击的中央军由薛岳统一指挥,一直追到四川。一路上除了追剿红军,还在解决贵州军阀王家烈、迫使川军裁军等问题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全面抗战开始后,薛岳也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

 

到长沙保卫战时,名义上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为陈诚,但实际由薛岳代理,参谋长为吴逸志。第九战区的作战区域主要是以长沙到衡阳一线为核心,包括整个湖南和江西两省,以及鄂南部分地区,期间薛岳兼任湖南省主席,指挥的部队主要是商震第20集团军、杨森27集团军、王陵基30集团军以及其它临时划归指挥的部队,总兵力始终保持在三十多万人。

 

此外,第一集团军卢汉部和十五集团军关麟征部,也曾在第九战区作战,但第一次长沙会战后调往云南,驻防滇越边境。

 

在四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以武汉为核心,核心任务为确保南京到武汉的航道畅通,统一由十一军负责指挥,所属部队约20多万人,但要守备的防线相当长,东起南京,西到三峡一带的宜昌地区,兵力比较紧张。但在每次作战时,都会从其它地区抽调部队参战。

 

在日军华中派遣军周围,国军部署的包括第三战区、第五战区、第九战区,以及在宜昌保卫战前后设立的第六战区。每个战区至少辖三个集团军的常备部队,加上一些机动部队,在华中地区日军外围,如果只看数量,国军部队就已经上百万了。

 

也就是说,从兵力和整体战略态势看,华中地区的日军处在国军四个战区的包围之中,国军又有兵力优势,那么应该是国军处在主动攻击状态,日军被动防御才合理。但事实恰恰相反,除了第五战区发动过一次攻势之外,其它各个战区都是处在完全被动的状态,日军想打哪个就打哪个,来去自如,国军对日军完全无可奈何。

 

而且,华中日军虽然同时面临三四个战区的压力,而且兵力一直在来回调动,但国军各个战区都是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乏策应配合,有时候甚至会相互掣肘,影响作战。比如在常德会战时,在派第十军增援常德的问题上,薛岳就态度消极,很不愿意。因为常德当时已经改为隶属于第六战区,薛岳认为常德得失,与自己无关。

 

也因为日军始终处于兵力比较紧张的状态,所以,占领的地区越多,自己就越被动。因此,在豫湘桂战役之前,日军在华中始终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每次进攻都是以捕捉战机,打击和消灭国军各战区的主力部队为目标,而不以攻城略地为目标。

 

理解了这个大背景之后,我们再来看薛岳指挥下的四次长沙会战,就会发现,全部是被动防御作战,而没有一次主动进攻。其作战指导思想也是利用日军的弱点,逐次抵抗,诱敌深入,一线部队逐步转入外线,攻击日军后勤补给线,等到日军进攻到长沙的时候,在长沙坚决抵抗,消耗日军,等到日军久战疲惫,后勤不继,被迫撤退的时候,国军再转入全线反击。

 

用先后担任第九战区副参谋长、参谋长的赵子立的话说,四次长沙会战期间,薛岳的作战指导思想实际上就是八个字,争夺外线,后退决战。薛岳在国内外媒体上大肆吹嘘的天炉战法,其核心实际上也是这八个字。

 

湖南地区本来就是丘陵地带,起伏不平,加上河流众多,水网纵横,日军从武汉向长沙方向进攻,沿途需要经过水网纵横的地区,如新墙河、捞刀河、汨罗江、浏阳河等大小河流,对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日军来说,交通十分不便。

 

而且,国军在这条线路上彻底破坏了原有的公路等主要交通线,并且向一些地区放水,制造障碍。加上日军兵力不足,所以在前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都能在遭到日军攻击之后,迅速转移,成功转入外线,进入日军后方,攻击日军补给线。

 

因此,当日军战略意图清晰,在达成主要作战目标之后,毫不恋战,坚决撤退的时候,国军虽然能够在追击过程中给日军造成一定的杀伤,但实际上战果都非常有限。

 

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都是这种情况。日军开始进攻之后,国军一线部队稍作抵抗,就转入外线,放日军继续向长沙方向进攻。等到日军进攻到长沙附近的时候,国军再坚决抵抗,同时外线部队攻击日军补给线,迫使前线日军回撤,再在中途寻找歼敌机会。

 

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日军只是试探性的进攻,无意深入,更没有彻底攻占长沙的意图。所以,日军在进攻出发时只携带了一个星期的给养物资,但因为国军没有能够有力抵抗,所以日军能够持续作战半个月,已经超出了预期。

 

即便如此,薛岳也一度企图放弃长沙,退守衡阳。但十五集团军司令关麟征认为,此时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必急于放弃长沙,可以先坚守一下,如果日军攻势太猛,到时候再撤也来得及。结果日军只是常识性的攻击了一下长沙,发现国军没有撤退的意思,就主动撤退了。国军随即转入全线反击,一直到双方恢复之前的接触线,战役结束。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军投入兵力约十二万人,国军这边,第九战区所有部队都投入战斗。战后,薛岳打死吹嘘长沙会战胜利,上报的战绩为日军伤亡四万多人,但日军方面的记录称,实际损失仅有3500多人。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出动兵力与第一次相当,但收获要大得多。此时,军委会投入重金打造了两个机动作战部队,一个是泰山军第十军,一个是虎贲军74军,都在湖南境内。在日军开始向长沙攻击之后,军委会命令刚在上高会战中表现出彩的74军增援长沙,原本驻扎在衡阳一带,准备运往滇缅边境的第十军,也被临时拨归薛岳指挥。

 

但薛岳的指挥也是让人一言难尽,将这两个军几乎全部报销。74军本来是重金打造的攻击部队,擅长进攻,薛岳却非要命令他们去守长沙。在前往长沙的路上,日军在春华山一带伏击,将74军击溃,军长王耀武也几乎被俘,下属的师长廖龄奇战后被军委会下令枪毙。

 

第十军也是重金打造的攻击军,但在长沙危急的时候,薛岳将第十军的三个师分拆使用,一个师一个师的投入战斗,去增援三十七军,结果变成了三个师轮流挨揍,全部被日军打残,损失惨重,战后只能又被调往衡阳整训。

 

也就是说,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损失更大,两个重点打造的攻击军都被日军打残,是失败的一方,只是日军没有攻占长沙,在达到扫荡性攻击的目标之后,主动退回原防线,所以,战后薛岳又大肆宣传长沙会战胜利。

 

赵子立认为,前两次所谓的长沙会战的胜利,水分很大。国军所谓的梯次抵抗,实际上是被日军逐次击溃,国军所谓的争取外线,实际上是因为日军兵力不足,又要乘胜急进,所以放弃了外线,让给了国军。而国军在追击阶段的所谓求心攻击,实际上只是远远的跟着日军,真正激烈的战斗很少,也根本不可能对日军造成太大的伤亡。

 

第三次长沙会战,确实算是一次胜仗,薛岳浓墨重彩的吹嘘天炉战法,主要战绩就是第三次长沙会战。

 

相比前两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前期阶段,日军未遭到国军的激烈抵抗,也未能取得类似击溃74军、打残第十军这样的战绩,所以,在进攻到长沙附近的时候,日军企图用攻下长沙来弥补之前的不足,从而出现了前两次没有出现过的状态,也就是日军在坚城之下强攻久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奉命坚守长沙的是第十军,这也是第十军打出泰山军的名声的成名之战。在作战中,国军始终牢牢控制着瞰制长沙的制高点,岳麓山,第九战区的炮兵在这里对日军形成了火力压制。日军在强攻不下的情况下,没有果断撤退,反而企图拼死一搏,孤注一掷,为外线国军向长沙方向增援提供了机会。

 

在国军外线部队先后赶到战场之后,已经对孤军深入的日军形成了包围态势,日军才仓皇开始部署撤退,已经为时太晚。加上此时前线日军已经接近弹尽粮绝,补给线又已经被切断,增援部队尚在途中,因此,日军只能仓皇撤退,途中遭到国军层层阻击,损失较大。

 

国军战后声称,日军伤亡约5.7万人。而日军战史记录中,此战阵亡1500多人,4400多人负伤,共计6000人左右。但总体来看,四次长沙会战中,第三次长沙会战确实是含金量比较高的一次胜利。

 

但因为前三次真真假假的“胜仗”,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后,薛岳非常骄傲自满,认为日军受此重创,从此后再不敢来犯长沙。到第四次长沙会战之前,重庆军委会根据各方面情报判断,日军正在集结兵力,有进犯长沙的意图,提醒薛岳,薛岳却满不在乎。

 

第四次长沙会战是豫湘桂战役的一部分,又称长衡会战,此战日军战略意图清晰,目标是攻占长沙、衡阳、柳州等地,打通大陆交通线,所以对长沙和衡阳志在必得。日军此战投入兵力远超过前三次,达到近二十万人,而前三次中,最多的一次,也只有十二万人。

 

日军此次进攻也不再是前三次那种扫荡性的进攻,而是东西两线同时进攻,东线突破国军一线阻击阵地之后,并没有急于前进,而是稳扎稳打,一边修整公路,确保补给线,一边等待西线日军突破洞庭湖防线,等到西线突破之后,东线马上转入进攻。

 

在战法上,日军此战也没有再轻易把外线让给国军,而是不断压迫国军整体向南撤退,退往湘南、赣南一带,西线则牵制和分割国军,让国军无法增援长沙,也无法快速增援衡阳。各部队只能在几个战场上各自为战,相互失去策应。

 

薛岳原计划继续复制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法,特意留下他最信任的粤军第四军,负责守长沙,但日军此战先从西线打过来,攻占了岳麓山,第四军仓促从河东向河西转移,遭到日军半渡而击,全军崩溃,留下指挥的参谋长赵子立和第四军军长张德能等,慌忙扔下部队,往衡阳方向逃跑。

 

原本作为会战后方的衡阳,这时就成了最后的决战战场。第十军在常德会战中被薛岳分散指挥,三个师都被击溃,正在衡阳整顿,此时就突然变成了决战的主力,奉命死守衡阳。但军长方先觉率第十军1.7万人苦战57天,国军增援部队还是赶不来,最终方先觉和下属发出著名的衡阳最后一电,誓言要杀身成仁,然后就投降了。

 

前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让薛岳一时声名鹊起,但第四次会战的惨败则让他完全失去了下属各部队的信任。在长沙失守之后,王陵基30集团军、杨森27集团军等,就不再服从薛岳指挥。蒋介石命令薛岳指挥部队向西撤,薛岳却认为这是让他去给广西看大门,坚决不干,蒋介石只好命已经升任27集团军副总司令的李玉堂另设指挥部,指挥部队增援衡阳。

 

薛岳的老领导张发奎在回忆录中说,国军在抗战期间从未取得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即便是国军以五倍十倍的兵力将日军包围,也不能全歼,日军仍然可以突围而去。所以,他认为国军抗战期间的几次所谓大捷,都是吹出来的。

 

薛岳在长沙保卫战中的战绩,也可以作如是观。当日军不以攻城略地为目标时,就会撤退,国军就会出现“大捷”,而当日军想要攻占长沙、衡阳时,薛岳的天炉战法也不灵了,完全无力抵抗和阻止日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