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是如何靠代课点名发家致富的?
微信公众号 跳海大院/meerjump
虽然院办已经是一条蹦跶社会多年的老狗了,但每回看到“点名”这种字眼,还是像高考噩梦一样虎躯一震。7号到底开不开会不清楚,但今天,你的大学老师们肯定会点名!
▼
“被考勤支配的恐惧”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刺激体验(那些热爱课堂的奇葩乖孩子除外)。来的人希望老师点名,不来的人希望别人帮他点名。即便你拒绝去上课的理由有一万个,但你也不想逃课被抓住扣操勤分。解决这种难题,发展至今稍微靠点谱的方法只有两个。
一靠同学革命情;二靠通货来消灾。前者通常不那么耐用,存在不稳定性,于是通货消灾的“代课”产业应运而生 。
如果你对“代课”这一词感到陌生或无法理解,只能说明你已经是个社会老油条了。现在不爱上学的大学生们,都在找“代课”;而热衷学习或想赚点零花钱的大学生们,都在接“代课”。
虽然院办远离校园已久,代沟早就“一年一天堑”,为了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现状,我特地找目前还有学上的狗友打探了一二......
每个课程交流群 ——都是代课交易的窝点
▼
院办的狗友她二话不说,甩了张截图给我 :
群群满员的数据,让人不禁痛心疾首地想感慨:
大学课堂也太没有吸引力了吧
每一次逃课,都是一场学生和任课教师间没有硝烟的血腥谍战;而每一个打着“课程交流”的幌子搞代课交易的群,都是学生为应对这场战斗而建立的秘密大本营。
以社交软件为依托,将时间化作可置换的资源——说实话,除了不道德外,代课项目绝对是院办我见过的那些大学生创业项目里,最能真正体现出“互联网+”思维和“共享经济”理念的一个。
你可以在群中自行发布需求,等待别人接单——用在食堂吃一天饭的钱,换取整整两节课时间的自由 ▽
你也可以在想赚几顿午饭钱的时候,主动到群中发布代课服务信息 ▽
但你以为代课就是拿了钱去上课,点到名字喊个到那么简单吗?实际上,不同的课程,老师不一样,代课的“工作”也不一样。
比如院办狗友有一个叫“仿真实习”的课,一次上8个钟。课如其名:几百个大学生窝在课室里扮演着公司领导员工各层,模拟公司运营,最后写实习报告.....
但这种课对于快毕业的同学们来说简直多余到极致,平时实习就算了,回到课堂还要演实习???于是使用代课技能的时间就到了。
▼
200一天!!
为了200块,代课们上课扮演“社会人士角色”,课后给甲方同学写“虚拟实习报告”.....这种戏中戏,没有一个戏精的灵魂要怎样才能玩这场大型扮家家??
狗友的代课发来的真实实习日记
而在另一方面,网购都有风险,遑论代课——在点名这场战斗里,要找一个合适的好队友,不是想找就找得到的......有时,代课会侧面让你吸取偷懒教训——兜兜又转转,苍天绕过谁 ▽
真实故事源于网友@独酌在吃海苔
还有的时候,找到过于热衷课堂的代课会让你怀疑:我到底为什么要找代课??? ▽
真实故事源于网友@左屿.
找到一个合适的代课,和在你人生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没有任何区别。睿智的网友对于代课这件事,总结出了发人深省、让人细思极恐的一句话 ▼
代课之战,还未与教师正面交锋,多舛的命途就已让你伤痕累累。难怪有的同学会精疲力竭,找代课的时候近乎丧失常识心智 ▽
真实故事源于网友@一个芝士焗红薯
代课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是一场侮辱老师智商的行为艺术,但也帮助很多同学获得优秀的考勤分。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学校园里有能代课的学生,必然也有能对付的老师。
点名战斗 —— 师生智商的精绝较量
▼
是的,千万不要想着去侮辱大学老师的智商。说到底,代课不过是学生用来和老师打谍战的招式之一罢了。而老师,才是这场战争中花样百出,把点名玩得是扑朔又迷离,紧张又刺激的大boss。
Big boss is watching u
爱点名的人民教师,深谙先礼后兵之道。战役的号角,往往就是由Ta们,在开学的第一天,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吹响的 ▽
Ta们还会采取心理战术让你知道:既然老子能做到连着朗读3节课的PPT都不累,就不是吃素的。“点名还是不点名?”——不仅是一个关系你生死的问题,更是一场玩的就是心跳的游戏。
老师的心思你不要猜,分分钟送你surprise
等到真枪实弹上课堂,战役要落实到具体的点名方式上了,老师们也就要各自发挥特长,发扬兴趣爱好,大显神通了。
大学教师の初级战术
你蠢蠢欲动想逃课的小心思,在哪个年代都能被老师看出来。不同的是,21世纪里,诸如抽学号点名法,随机提问点名法,随堂作业点名法......这些易蒙混过关的老掉牙招,稍微有点创意的老师都已经弃用了。
但“上课被点起来回答问题”的阴影仍历历在目
如今,即便是看起来最原始的招式,都已经是是具备一定杀伤力的重武器了。
比如,院办曾呆过的暨大珠区,有位教马哲的袁先生,他喜欢拿着小纸条,把每一排落座的实际人数写到纸条上,然后载亲手把小纸条分发到每一排同学的手上签字......
误
袁先生教学的严谨可见一斑。而此招因为不认脸,能花钱找代课,就能破解。
进阶战术: “认脸”点名
而洞察到代课现象的老师,誓要斩断这条邪恶的产业链。基于每个人的脸都是独一无二的——上课随机抽查一下印着学生姓名以照片的校园卡吧;或者,干脆让这些不自觉的学生把证件照交上来,每次点名都“对照”点。
试问有几个人是对自己的证件照有自信的?
这招...真好TM伤自尊啊
出于对对手的尊重,思想境界高的老师就放弃了该法,转为,每上一次课,就给同学们拍张大合照“做个纪念”——累是累点,但还把业余爱好融了进来,将“反逃课”从战术活生生提升成了一门艺术 ▽
不过,这种特立独行的奇招,难免偶尔会惊吓到学生 ▽
有搞艺术的,就有搞科学技术的。业务精通且与时俱进的老师想:对付学生有必要这么费时费力吗?不——分分钟应用下专业知识,秒秒钟实现点名智能化:人像识别技术下,一脸一红框,VR让陈旧的教室也化身科技的园地 ▽
心累的同学:讲台下坐着的我们都是胡萝卜红框框
高阶战:数字通讯の威力
说到了玩科技,大学教师怎么可能会不充分利用数字通讯的原理呢。故事,可能可以从川大说起。
川大比较有钱,就给每个学生都配备一台“课堂表决器”,除了可以拿来点名,还拥有选择、判断、排序、评教、分组、抢答等多重功能。可惜...不能拿来打游戏 ▽
如果院办有一个,每天上课都想按那个红色的C
但这种巴掌大的设备,一个人完全可以操作两台甚至三四五台。Students连代课都不用找,就可以轻松拆招.....简直是华而不实。而如何保证签到的人都是在场的,成为了大一个问题。
搞代码的老师于是就想:或许可以利用软件随即生成乱码,在场的同学才能获得乱码,并将之发送至指定邮箱 ▽
而搞信息学的老师,则决定利用wifi这种高频无线信号 ,把电脑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连接起来 ——wifi点名法就此诞生 ▽
类似的低配版还有开蓝牙
以上的解决之道听起来跟导弹一样高端,但打谍战的核心不是拼体力,上个课而已,还要自带笔记本去给学生开wifi,累不累?更懒机智的老师认为,带手机就够了——微信面对面建群点名,简单又方便 ▽
不过.....从学生的角度想一下,申请个小号,点名的时候,请狗友助攻,登录小号进群不就ok了么?
终极大招:幼稚园式点名法
当理工科老师实践在把所学应用进课堂的时候,一些老师选择回归童真,从幼稚园阿姨那取来真经———“下课后排好队去老师那儿盖章,每节课的章都不一样,到期末需要集齐27个,才不算旷课 ”......
遗失还不予补办...不知道,集齐27个是否可以换一包小饼干?
但就和“近身搏斗时枪不如刀好使”一个道理,“幼稚园”式的招并非不具杀伤力。事实上,在纵观大学教师被学生逼出来的各种奇巧淫技后,院办我发现,论起杀伤力来,没有哪一个可以和下面这招相提并论——给学生(以及他们的手机)编号,上课就...没收手机 ▽
“手机甩卖,30块起”既视感......
发明此法的老师,必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手工爱好者,以及手机收集癖。亲身体验此法的大学生,也必能享受到连自控力特别弱的小学生都享受不到的待遇,感觉大学学费都值回来了呢......
而在此战术下,没有一个学生,不是战俘。
K.O.
出其不意的安可:家乡话念ppt
当你的大学老师都“幸运”地学会了以上套路,你就知足吧。只要他还没有看到这个邪招,你的大学生活都应该还是多姿多彩充满希望的。
院办(历经风雨的)狗友有一位鬼神老师,为了更了解每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用了这样的点名法....
第一步:抽查你的学生证
(如果期间整了形,除了断定你是代课那还真是没办法了)
第二步:拿着学生证问你你户籍是哪?
(要是没打个预防针,哪个代课还能知道你家在哪?)
第三步:说两句家乡话来听听。
这还没有结束....
如果你的家乡话恰好得到老师的赞美
那么课堂得到升华的第四步就来了:
这节课的ppt你用家乡话来念
点名之战最后还是人民教师取得了胜利,老师认为,Ta们希望你好好听他逼逼学习才这样做,但是,一般迫于点名淫威去上的课,学生多半是会坐在教室里耍手机吧......
或者补觉......
对此,还是院办我的人生偶像、广州最早开始夹band玩metal的人之一、中大的物理教授,何广大哥,说得对。他说:
\
“通过扣你的操勤分,来约束你上课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
anyway,社会老狗院办,希望大家别把美妙的大学生活浪费在这种“勾心斗角”中,有这种时间不如多看看跳 海 大 院【doge脸】。
嘻嘻嘻,院办们的放假时间跟群众对调了
你们开始上课上班,院办们终于要放假啦!!
本文作者 | 夏猫
插画来源 | 你的英语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