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刁民想害朕--回壶公评论《评龙应台的启蒙说》

500

是因为我脸大吗?怎么总觉得有人想打我的脸?

按理说鄙人无名小卒一个[1],不过最近一段时间,老觉着自己的人气在观网实在有点高啊(鄙人没有替吴秀波和范冰冰出头的意思),这不科学!

首先是上个月,网友“YAKIK”发帖《移民美国的中国人们》,说本人“片面化,情绪化的观点真是张口就来啊”。而且没想到该文直接上了观网首页,成了“爆款文”(点击88757,离10万+还差一点)。本人只好以《我的理想我的国--国庆节再论中国人为什么要移民美国》一文以作回应,再次阐述一下我依然认为正确的观点,同时指出这位网友文中的各种笑点。这位美国留学生表示“行吧…我先马克一下,等我国庆度假回来再来细细研究一下你的观点”。

结果刚清静一会儿,又来了!昨天早上继续在风闻发《为理想而战》的第15篇--《一条大河波浪宽》。有位网友“壶公评论”很快发帖《评龙应台的启蒙说》。帖子先是说观网是个左翼论坛,“特有的战斗性与民粹型的歌功颂德”[2]是掩盖不住的。

接着对本人在文中对龙应台的批判不认可。他认为“作为一方文化部长的龙应台其视野还是宽大的,也就是说自我设限少了一些,于是听其言有了透透气的感觉”。而“龙应台是学于德国,成长于斯的,但是没有好战分子戴旭的‘战国策’学派的情结;或评论龙应台是自由主义者,不过比希特勒的冲锋队好自由主义是有知的民粹,民粹是无知的自由主义。”

而后这位网友就开始在评论区各种表演了(莫非是中央戏精学院毕业)

“到观察网,终于明白爱国贼是什么意思了,如果说戴旭可能成为希特勒,你们这些爱国贼就可以成为冲锋队。但是,你们都成不了气候,因为你们代表不了广大的中国爱国者。”

“龙应台的对与错另作别论,龙应台的境界又岂是你们这些人可比,就是张维为来,也只能退而论之。”

“这个网站,怎么会搜罗这些不学无术,却出乖弄醜之徒,版主看来也只是戏弄人生了,思想者也能玩赵本山?”

“是理性的,爱中国依靠的不能是流氓无产阶级。观察网这一旮旯很值得关注。”

“观察了这些日子,很可惜的是,这个网站的网民很难有说出一点点道理的,除了谩骂似乎别无所能,你们确实是在耗费张维为教授的娓娓道来,何能立论于读者?何能立信于大众?

就凭你们这样的水平,就能爱国了?希望中国出一个希特勒,你们来当冲锋队吧?”

这些话让人一脸懵逼啊,我一直觉得大部分观网网友是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的。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位“前辈高人”啊,是“致力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倡导‘公平的正义’的理念”的,成名多年啊。

面对这样的“前辈高人”的打脸,我觉得有必要重视。我决定放大招,就用这位作者讨厌的金庸小说中的绝招:斗转星移[3]!下面是壶公评论在2016年的文章,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该文与我的《一条大河波浪宽》谈论的是同一件事情!

龙应台误说启蒙 (2016-12-22 09:50: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da0d6b0102xcom.html

在草根网录出【郎朗、《我的祖国》与我们】,这是一篇曾经引起关注的文章,最初发表于右翼网站【选举与治理】,引起一片鼓噪,尤其是对文中的“贱人”称谓,让那些中国右派受不了。文中所述,其实只是认证一类人性,所以有“贱人”之谓,以区别于小人、常人与君子。

这里提到的“贱人”指的是中国异见人士魏京生,近日龙应台重蹈魏京生之后。应该承认的是,魏某是一个政治奸人,龙应台言行更多的是一类心态。

2011年1月19日晚上,郎朗在奥巴马为胡锦涛举办的白宫国宴中演奏《我的祖国》。 中国异见人士魏京生发给美国国会领袖和国务卿希拉里的公开信说,在白宫国宴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中国音乐家一起羞辱了美国,因为现场演奏的是中国最著名的反美歌曲。

龙应台与《我的祖国》相关,是因为她想启蒙香港大学的师生,却不了反被启蒙了一下,这种相互启蒙,是两种不同的人性的交错,也是当代趣话。

龙应台讲启蒙,把一个小女人的心态说得淋漓尽致,可惜她说的不是真正的启蒙。即使是女人,这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强势的男人能够羽翼自己的所爱。龙应台宣扬的是张爱玲主义。

龙应台和张爱玲都是香蕉人,二人又都是离异的女人。她们对于庇护与舒适的向往胜于常人,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认可也异于常人,或曰张爱玲主义。

张爱玲是满清高官之后,其夫为原汪精卫政府宣传部部政务次长胡兰成。张爱玲难容于现代中国是其天命,“大河就是大河”自然在其主义中。1955年张爱玲即赴美国直到1995年孤独地死于加州公寓。

龙应台前夫为德国人,育有两子,也算是一个国际人。这种游离于中国与它国的边縁人不把国家当回事,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龙应台没有能力讲启蒙,说了也是曲解。真正的启蒙是个体与整体的谐调,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没有上帝也要创造出一个上帝,希望上帝能够管住社会,更重要的是管住自己。

张爱玲主义当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如果我们读了1958年元旦一些旧文人在海外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不难明白新中国的建立对这些旧文人是一类如何惨烈的打击。

这些旧文人写到:

“若非八年前中国遭遇此空前的大变局,迫使我们流亡海外,在四顾苍茫,一无凭藉的心境情调之下,抚今追昔,从根本上反复用心,则我们亦不会对这些问题能认得如此清楚。”

张爱玲主义后来得到鼓吹,直至当前的龙应台的泣诉,不能不承认他们在痛苦中确实有了思考,尽管他们的文化视野与政治立场与新中国、与中国人民渐行渐远。

他们写到:

“中国现有近于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摆在眼前。这全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之生命与精神,何处寄托,如何安顿,实际上早已为全人类的共同良心所关切。”

这种泣诉当然不是为中国人民祈福,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灵魂与他们的肉身一样在飘泊,如同浮萍。

他们写到:

“中国问题早已化为世界的问题。如果人类的良心,并不容许用原子弹来消灭中国五亿以上的人口,则此近四分之一的人类之生命与精神之命运,便将永成为全人类良心上共同的负担。而此问题之解决,实系于我们对中国文化之过去现在与将来有真实的认识。如果中国文化不被了解,中国文化没有将来,则这四分之一的人类之生命与精神,将得不到正 当的寄托和安顿;此不仅将招来全人类在现实上的共同祸害,而且全人类之共同良心的负担将永远无法解除。”

文化是人群意识的发生,脱离了人群,文化本来就没有意义。看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自然而然地问到:你们说的文化是什么?

这个文化宣言的作者是随从蒋介石政权从大陆逃出的反动文人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了解那一代文化史的人对这些人的行为种种不难明白。

张爱玲和龙应台与他们不同的是,她们是两个小女人,旧文化人通常认为“小人与女子难养”,自然难登“宣言”大堂,但是她们有她们发挥作用的场所,她们的泣诉有时候更能够让性格懦弱的人或时代所接受,例如马英九和马英九时代的“中华民国”--呵呵,居然成为一个“国”的文化部长。

但是,我们注意到当前国民党的惨状和“中华民国”的垂死形态,这个“文化部长”的正负价值和历史作用也可以做一个恰当的评判。龙应台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陆产生一些影响,这一点与前期中国文化进入低潮期有关,当赵本山在大陆登堂入室的时候,龙应台的出现只是另外一类现象,亡流文化起码比阴沟文化好一些。不过,经历于此,我们必须承认此类鄙夫衰妇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现危机的征兆。在中国大陆,这类文化现象是与贪官污吏现象互为表里的。

 

壶公评论2016/12/24随笔

500

我还没用力,你却倒下了

可两年后,这位作者这样说:“在中国,能有龙应台式的感悟者凤毛麟角,她的观点印证了我们对康德、黑格尔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奇怪吧,同一位作者,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4]?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盗号?

可他开头就说:“近些日子浏览于一个冠名【观察者】的论坛,其实,许多年前就得到这个论坛的信息,只是近期许多论坛纷纷转行,它的存在渐渐领一方风骚了。

浏览其中,虽然没有多少‘孤山迤平,雷峰突兀’的感觉,但是还是有一些平实的文章可读,当然这些文章并不能掩盖另外的一方面:作为左翼论坛特有的战斗性与民粹型的歌功颂德。”

这逼格满满的文风明显没有变化啊,所以我只能推测这难道是所谓的“宫斗戏”表演?唉,还是希望大家能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

500

500

本地的帮派也太没有礼貌了

最后说一下,请各位想打脸的能不能有点礼貌:写完了帖子能通知我一下吗,难道私信或回复很困难吗?

[1]本人去年才知道观网,半年前才注册账号,三个月前才开始发帖。第一篇是7月6日的《老而不死,是为贼!诺贝尔奖官网为达赖喇嘛庆生!》。写的是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之日,瑞典人为达赖庆生三日。

但大部分帖子是自己写的书《为理想而战》的内容,我是打算全部发在观网,与大家一起探讨的。

[2]本人认为观网是个爱国主义者的集结地,但林子大了之后,什么鸟都有,带节奏的可不少。至于观网的战斗性的确是有的,但这是朝气蓬勃、血气方刚的表现,也是对众多祸国殃民的公知及其言论的愤慨和痛心疾首。可民粹型的歌功颂德,鄙人孤陋寡闻,不知何所谓也。

[3]当然也可以认为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降维打击”之类。

[4]到底是这位作者发生了什么,还是龙应台发生了什么,还是这位作者和龙应台发生了什么?脑洞好大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