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上系统上不做好准备,技工再厉害也没有用武之地……

【本文由“寒江雪饮刀1”推荐,来自《发达国家技术工人操作误差仅千分之一,我国只能做到百分之一?》评论区,标题为寒江雪饮刀1添加】

作者说的过于片面了,诚然中国总体技工就技术水平来说要相对低一些,那也是因为工具,当地技术层次以及眼界所限。而你所说的大众之类的,我只能笑哈哈了。这种超级跨国公司,其生产线更需要的是精细化管理,人工所参与的活动也只是辅助工作。其实不止是大众,每一个大型企业都需要精细化管理和监督,尤其是这种细分领域极其多的企业。你现在看到的国产合资车基本生产线都在国内,他难道用外国人来生产?你不会告诉我现在发动机缸套需要人工来珩磨吧?

至于安装,这种主机厂安装那都是有严格的安装标准一般都是有参照物或者是定位销的。一是方便快捷增加速度,二是减少技术操作难度。如果有你说的技术水平难以和欧美相比,那只能说他这个系统和工业化是失败的。从大规模自动化数字化流水线开始,人家对工人的要求是越来越低的好吧……

再过二十年你信不信中国技工会完胜德国?对于你说的当下整体高级技工水平欠缺,我是认同的,那是因为中国之前的教育体制不同,每个人都是九年义务教育,然后上大学很少有人会去选择专校。这是导致我们缺少大量高级技工的主要原因,德国基本上有大半人是参加专校后直接进入工厂的。咱们是考不上大学然后再想办法进技校.....这个时候技校讲的理论又很肤浅,大部分都是表面性的,难以继续升华的。那你出来后也只能做个普通工人了......高级技工是需要理论知识辅助的,现在国内有几个研究生去做技工???你认为工厂会免费给工人培训吗?你会认为这样的高级技工可以拿很高薪酬吗……

目前咱们的高级技工年薪基本在20-30万左右,最好的我也没见过超50万的、除非做管理。还有高级技工他更多的不是在操作上而是理论上有突破,即系统性认知。换句话说,很多高级技工某些活还不如普工...至于某人说的光刻机,那个玻璃问题确实是技工问题。但又不算技工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你们说上马某个工程就上马,那怎么就不考虑技术储备呢?然后咱们光科学研究发展也不短了,这镜片工艺明知道差,怎么就不攻关呢……这数码相机的镜头哪一个是国产的,这么大市场应该有的赚啊……

说到底还是管理问题。这类技术或者是工人起码要十年才能培养出来,你不能马上拿出来就是干,这是不行的。技术工人和管理是相互叠加相互共进的,单独说技工技术不行那是不妥的,思想上系统上不做好准备,技工再厉害也没有用武之地……

站务

全部专栏